诗意
诗意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0年内共计639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90篇、相关期刊2193种,包括文学教育、青年文学家、诗刊等;
诗意的相关文献由567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民、徐恩存、王崧舟等。
诗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90篇
占比:100.00%
总计:6390篇
诗意
-研究学者
- 王玉民
- 徐恩存
- 王崧舟
- 冯铁山
- 李娟
- 王文霞
- 罗方扬
- 俞敏洪
- 夏爱华
- 张丹
- 张永生
- 张长辉
- 石修银
- 赵丽宏
- 邢海珍
- 邵大箴
- 于丹
- 佚名
- 张伟
- 张思齐
- 李丹崖
- 牛锐
- 王敏
- 王芳
- 王飞
- 田忠辉
- 若荷
- 蒋登科
- 陈竹
- 陈静
- 余玮
- 吴永福
- 周凯
- 安静
- 尚辉
- 张敏
- 张立国
- 张超
- 本刊编辑部1
- 朱华贤
- 李少咏
- 李慧
- 汤正良
- 沈奇
- 王彧浓
- 王新芳
- 王静
- 王飙
- 郎绍君
- 郭文成
-
-
史英霞;
赵丹青;
孟祥彬
- 《中国园林》
| 2020年
-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许多景名都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景名是风景园林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园林景点的高度凝练,是为景观增色、体现诗意的途径之一.借助地名的三要素,从景名的音、形、义3个层面分析圆明园四十景的诗意表现,以期为今后景点的命名提供一定借鉴.音的层面,音节恰当、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景名平仄更能体现诗意;形的层面,景名文字的选用和书法艺术的题名都可体现景观诗意:义的层面,引用典故、借助已有景名和创造诗意景名均可体现园林的诗意.
-
-
张晗
- 《新闻爱好者》
| 2020年
-
摘要:
《人生一串》是哔哩哔哩与旗帜传媒联合推出的一档烧烤美食类专题纪录片,其第一季与第二季均有超过7000万次的播放量,引爆收视狂欢,并始终维持在8.6以上的高评分,成为一部或可称为现象级的美食纪录片.但其成功不仅在于题材、拍摄及营销,更重要的则是对于"烟火气"或日常生活的"诗意"这一概念的挖掘与贯彻,以及视角下沉式的对于市井生活与人物的重视,这使其成为一部可进一步分析的文本作品.现以《人生一串》为例,分别从构成日常生活"诗意"这一概念的组成部分入手,分析作品的主题、内容及营销上的成功,最终重新复归这一概念,对这一概念进行阐发.
-
-
-
郑伟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诗经》的文学阐释是一个只有在经义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讨论的问题,它在最大程度上取决于诗意和经义的结合方式,涉及《诗经》的读法.根据"诗可以观"的读法,宋人在读者自我理解的层面上释放经义的潜能,从而置换出一个相对独立的诗意空间,并极大地解放了诗歌的人情世界.在这种情况下,诗歌的贞淫邪正并不妨碍观风知政或观己得失的经学功能,学者们也就不必过分纠结于诗意和人情的自然属性了."诗可以观"的文学阐释学功能即在于此.它将诗意嵌入了诗经学的意义结构之中,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来谈论《诗经》的文学阐释史.
-
-
张克锋
- 《学习与探索》
| 2020年
-
摘要:
"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的一般的特色",是指画中有"诗意"."诗意"是诗的本质,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是一个超越现实和功利的境界.画是视觉艺术,其本质是造形,因而画中不一定要有诗,但画中有诗会增加绘画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画中有诗"不是评价一幅画好坏和高低的唯一标准,但可以作为一个批评维度,尤其应该成为中国画的一个批评维度,以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
-
-
冶鸿德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法国著名作曲家布列兹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举足轻重的先锋派大师,创作于1946年的《第二钢琴奏呜曲》是为他获得作曲家声誉的重要作品.该作品对曲式结构、音乐句法、织体形态、发展逻辑等进行了个性化的重构.音高以十二音序列为背景,但在运用序列的过程却突出了动机化思维,节奏体现出明显的结构音响理念,作品强调逻辑控制的理性与自由模糊的感性之间的对比与冲突.该作品虽然不如布列兹最著名的作品那样形成了系统的技法体系,但它已经显示出布列兹标志性的创作理念,并贯穿其后的创作之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