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专利文献79335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云南教育:小学教师、四川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等;
“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文献由170位作者贡献,包括阮庚梅、何忠云、回俊青等。
“角的初步认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9335篇
占比:99.81%
总计:79484篇
“角的初步认识”
-研究学者
- 阮庚梅
- 何忠云
- 回俊青
- 时海霞
- 朱乐平
- 朱流芳
- 林俊
- 胡小勇
- 费岭峰
- 陈德坤
- 高之俊
- 于芳
- 于蓉
- 任敏龙
- 何婷
- 何惠英
- 何洁霞
- 倪芳华2
- 先维强
- 冯冬春
- 冯怀勇
- 刘全涛
- 刘北荣
- 刘旭洲
- 刘晓林
- 刘涛
- 刘烁
- 刘茶英
- 刘贵堂
- 利娟(执教)
- 卢专文
- 叶丽1
- 叶杰军
- 向仁军
- 吕月涛
- 吕立峰1
- 吴娜
- 吴敏
- 吴永生
- 吴燕(执教)
- 吴秀梅
- 周卫东
- 周甜
- 唐军
- 唐少雄
- 姚先珍
- 姚新付
- 孔维琴
- 孟兆山
- 安丹诺
-
-
-
方少杰
-
-
摘要:
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究中形成数学概念,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背景,笔者对“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
-
何洁霞
-
-
摘要:
数学游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素养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在“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教学中引入学生喜爱的游戏元素——七巧板,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从拼七巧板入手复习角的相关知识,打破了沉闷的复习气氛,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以七巧板为复习活动的学具,可使复习更有趣味,而且能让学生在拼七巧板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和提升素养。
-
-
钱蔚
-
-
摘要: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理解教材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角的抽象性,低年级学生不容易建立数学角的几何表象。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建立数学角的几何表象呢?又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有效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由模糊到清晰、从直观到抽象的角的认识呢?我们基于理解,进行了教学改进与思考。
-
-
刘全涛
-
-
摘要: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9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角师:图形王国有两位老朋友非常想念大家,千里迢迢赶来和大家见面,但是因为疫情需戴上口罩,大家还认识它们吗?生:三角形、长方形。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师:大家猜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字--角,那什么是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种新图形。
-
-
吴娜
-
-
摘要: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培根说过:“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这说明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分析与比较教材的重要性。因此,笔者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对“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角的初步认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理念的基础之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呈现方式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
-
李国政
-
-
摘要: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比较难的学科.探寻适合儿童学习的教学路径,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进一步推进.从"角的初步认识"着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探索和分析,进一步寻找出适合儿童学习的优良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儿童的小学数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要内涵和主要概况还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如何将数学知识导入到数学课堂中,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下面的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反思,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
-
-
谢红芳
-
-
摘要:
cqvip:近些年,众多教育界有识之士发出“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的呼吁。笔者不禁思考:在当下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否都是“真学”?在各级教研活动中,笔者听过不少教师教学苏教版二下“角的初步认识”,发现的确存在着不少“假学”现象。笔者认为:教学,不仅要为“学”而教,更要为“真学”而教。
-
-
陈美慧
-
-
摘要: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指引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帮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完成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生活化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兴趣为根据,引入适当的生活元素,密切关注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指引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与操作,调动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身边的数学,促进学生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角的初步认知”教学为例,就如何开展走进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学展开了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