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褐藻糖胶

褐藻糖胶

褐藻糖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92525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食品与药品、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肽及天然创新药物研发学术会议、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学术年会、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等;褐藻糖胶的相关文献由51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波、于广利、刘建军等。

褐藻糖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2525 占比:99.92%

总计:192673篇

褐藻糖胶—发文趋势图

褐藻糖胶

-研究学者

  • 李波
  • 于广利
  • 刘建军
  • 刘昌衡
  • 吴祥庭
  • 张永刚
  • 张淑平
  • 欧阳藩
  • 王伟
  • 程忠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金华; 刘红英; 姜帅; 郑文静
    • 摘要: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酸解在低分子量海带褐藻糖胶制备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酸提取法制备海带褐藻糖胶,测定在不同HCl浓度(0、1、2 mol/L)、不同降解时间(40、50、60 min)、不同降解温度(70、80、90°C)条件下微波辅助酸解得到的褐藻糖胶的分子量,分析不同降解条件对褐藻糖胶分子量的影响,并与水浴辅助酸解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HCl浓度、降解时间、降解温度的升高,酸解产物的分子量降低,且温度对降解产物分子量的影响最大。与水浴加热相比,微波辅助酸解降解产物的分子量更低。在80°C,HCl浓度为1 mol/L,降解40 min以上,比较容易制备低分子量褐藻糖胶。微波比水浴加热更容易对褐藻糖胶的硫酸基造成破坏。在2 mol/L HCl条件下,微波和水浴辅助酸解60 min,分别在70和90°C观察到明显的硫酸基脱除现象。[结论]采用微波辅助酸解法制备低分子量褐藻糖胶时,要注意硫酸基脱除的问题。
    • 胡乃华(编译)
    • 摘要: 褐藻糖胶也称为岩藻黄质、岩藻多糖、褐藻多糖,是一种硫化的多糖,常见于海参、海藻等褐藻纲及海藻类的植物中。研究发现,具有特定硫酸化结构的糖类结构域在生物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褐藻糖胶寡糖进行精细的结构表征,尤其是确定其硫酸化结构,对于理解褐藻糖胶的结构-功能关系至关重要。
    • 李荣蓉; 付燕红; 赵紫涵; 阮新; 付学军; 孙利芹
    • 摘要: 为更好地开发海带资源,分别采用DEAE-Sepharose FF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凝胶色谱对海带褐藻糖胶粗品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用于褐藻糖胶的分离,均分离出3个组分,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出的组分命名为D-1,D-2,D-3。高效液相凝胶色谱分离的3种组分命名为H-1,H-2,H-3,其分子量分别为193.148,74.407,44.452 kD。对D-1,D-2,D-33种组分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3种组分对DPPH自由基和·OH均表现出一定的清除能力,且分子量越小,清除自由基能力越强,体外抗氧化活性越好。
    • 刘雪; 任晨瑜; 刘新; 张绵松; 白新峰; 王令书; 崔婷婷; 史亚萍; 刘昌衡; 贾爱荣
    • 摘要: 为研究褐藻糖胶中具有抗凝血活性的寡糖组分,从羊栖菜中分离纯化得到褐藻糖胶(命名为SFF),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化学法测定SFF的单糖组成、分子质量、理化性质。采用盐酸降解法降解SFF,并通过Bio-gel P4凝胶色谱柱对寡糖组分进行有效分离。采用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评价寡糖组分的抗凝血活性,筛选高活性且低分子质量的寡糖组分,通过质谱法解析其结构,探究抗凝血SFF寡糖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SFF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67.11∶26.69∶2.54∶3.66。SFF分子质量较大为708 kDa,总糖、蛋白、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别为56.44%、1.14%和26.22%。盐酸降解产物经凝胶色谱柱分离得到5种寡糖组分P1~P5,这5种寡糖组分均可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其中P1、P2、P3对APTT的延长作用高于P4、P5,P3的延长作用尤为明显;对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无延长作用。高抗凝血、低分子质量寡糖组分P3的质谱分析表明,P3是一种高纯度寡糖组分,主要由二硫酸化岩藻三糖组成。本实验筛选出一种具有良好抗凝血活性的高纯度寡糖组分,丰富了抗凝血褐藻糖胶寡糖的研究。
    • 王胜男; 付晓婷; 许加超; 高昕
    • 摘要: 目的:探究羊栖菜褐藻糖胶(SFPS)对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AAPH)诱导氧化应激斑马鱼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检测SFPS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及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及验证SFPS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优化AAPH诱导斑马鱼氧化应激模型,并分别以三个表型指标胚胎存活率、卵黄囊大小和心跳速率以及斑马鱼体内细胞死亡率和活性氧(ROS)生成率来评价SFPS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SFPS主要由75.30%±1.77%的总糖、21.39%±1.07%的硫酸根,1.78%±0.19%的蛋白质以及1.47%±0.02%的多酚组成,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59、0.69 mg/mL.此外,SFPS在50~200μg/mL范围内对斑马鱼胚胎无毒性,并对AAPH诱导引起的斑马鱼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型.其中,在最优浓度200μg/mL显著提高斑马鱼胚胎存活率(100%,P<0.05),显著降低心跳速率(101.37%,P<0.05)和卵黄囊大小(111.80%,P<0.05),对斑马鱼体内细胞死亡和活性氧生成的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70.55%和50.68%.结论:SFPS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AAPH诱导氧化损伤的斑马鱼表现出优越的体内抗氧化能力及氧化损伤修复能力,这表明SFPS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在保健食品及化妆品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王胜男; 付晓婷; 许加超; 高昕
    • 摘要: 目的:探究羊栖菜褐藻糖胶(SFPS)对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AAPH)诱导氧化应激斑马鱼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检测SFPS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及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及验证SFPS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优化AAPH诱导斑马鱼氧化应激模型,并分别以三个表型指标胚胎存活率、卵黄囊大小和心跳速率以及斑马鱼体内细胞死亡率和活性氧(ROS)生成率来评价SFPS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SFPS主要由75.30%±1.77%的总糖、21.39%±1.07%的硫酸根,1.78%±0.19%的蛋白质以及1.47%±0.02%的多酚组成,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59、0.69 mg/mL。此外,SFPS在50-200μg/mL范围内对斑马鱼胚胎无毒性,并对AAPH诱导引起的斑马鱼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型。其中,在最优浓度200μg/mL显著提高斑马鱼胚胎存活率(100%,P<0.05),显著降低心跳速率(101.37%,P<0.05)和卵黄囊大小(111.80%,P<0.05),对斑马鱼体内细胞死亡和活性氧生成的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70.55%和50.68%。结论:SFPS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AAPH诱导氧化损伤的斑马鱼表现出优越的体内抗氧化能力及氧化损伤修复能力,这表明SFPS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在保健食品及化妆品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薛明真; 何珊; 翟润翔; 庄雪菲; 刘墨林; 庞荔丹
    • 摘要: 目的 以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为模型,研究褐藻糖胶(fucoidan,FPS)与海洋深层水(deep sea water,DSW)联合用药对胰岛素抵抗及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T2DM大鼠模型,然后给予FPS、DSW或DSW与FPS 3个剂量联用,给药期间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以及摄食摄水等一般情况,给药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取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BG、TC、TG、LDL-C、FINS、HOMA-I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显著减少.而与模型组比较,DSW、FPS及DSW与FPS联用治疗均可以明显改善大鼠FBG、TC、TG、HDL-C、LDL-C、FINS、HOMA-IR等指标,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提高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且DSW与FPS高剂量联用组的改善作用更显著.结论 FPS与DSW联用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胰岛素抵抗,且在改善T2DM相关的认知障碍方面具有较好疗效.
    • 程雨菲; 朱晓岩; 马爱军; 潘旭东
    • 摘要: 目的探讨褐藻糖胶对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的作用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ApoE^-/-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饮食)、模型组(颈动脉套管+高脂饮食+生理盐水)和褐藻糖胶组(颈动脉套管+高脂饮食+褐藻糖胶),每组12只。8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脂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观察小鼠右侧颈总动脉病理改变,ELISA法测定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褐藻糖胶组小鼠血脂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明显减少,IL-1β、IL-6、TNF-α表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F=8.31~190.73,P<0.05)。模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褐藻糖胶组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下降(F=50.22~120.59,P<0.05)。结论褐藻糖胶能够通过下调NLRP3炎性小体通路抑制炎症而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王俊; 柯珂; 覃佑康; 卓民权; 余超鹏; 秦高雄
    • 摘要: 褐藻多糖是一种天然的硫酸杂多糖,是羊栖菜多糖中最具药理活性的成分,在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炎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羊栖菜多糖的药理活性与其褐藻多糖的含量密切相关,褐藻多糖的硫酸化程度越高,发挥的作用越强.本文就褐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讨论,希望能对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张也; 庄静静
    • 摘要: 褐藻糖胶是一类来自于海洋褐藻和无脊椎动物的杂多糖,主要成分为硫酸化的岩藻糖及少量的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糖醛酸等.现有研究表明,褐藻糖胶具有诸多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降糖降血脂、神经保护等.本文对褐藻糖胶目前研究的主要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