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记物
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82170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河南外科学杂志、实用癌症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江苏省第五次胰腺外科学术会议、2007'国际普通外科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交流大会、第二届中国外科周厦门2003学术会议等;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文献由31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延龄、徐风亮、倪泉兴等。
血清肿瘤标记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82170篇
占比:99.99%
总计:982291篇
血清肿瘤标记物
-研究学者
- 张延龄
- 徐风亮
- 倪泉兴
- 傅德良
- 华宇明
- 虞先浚
- 陈炜
- 黄聪武
- 于法明
- 候军辉
- 冀子中
- 唐健雄
- 姜东亮
- 安谱光
- 张群华
- 张雷
- 徐日
- 徐近
- 曾辉
- 李冰
- 杜卫东
- 杨浩
- 王丽
- 王唯成
- 秦云玉
- 程博
- 范金云
- 袁祖荣
- 许祯杰
- 阮俊钢
- 雷伟
- 魏民
- 黄建安
- Antila R.
- Drescher C.
- Fruscella E.
- Heikinheimo O.
- Jalkanen J.
- Karlan B.
- Kemmotsu H.
- Ludovisi M.
- McIntosh M.W.
- Mouri T.
- Tatekawa Y.
- Testa A.C.
- 丁倩
- 万小平
- 万晓燕
- 于同波
- 仇为民
-
-
杨根辉;
查国华
-
-
摘要:
目的 分析晚期胃癌患者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与和替吉奥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2021年黎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的方式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采用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联合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EA(癌胚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糖基抗原)]、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生活质量(机体功能、认知水平、感情表达、社会能力、角色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CEA、CA125、CA199水平均得以降低,但是联合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全部降低,CD8+水平同步升高,P<0.05,但是联合组的变化幅度要高于参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以提升,但是联合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与和替吉奥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并对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产生影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
朱振国;
张军祥;
杜东海
-
-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早期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通过病理诊断或介入穿刺检查确诊为肺癌的患者80例以及肺部良性病变患者40例,分别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水平,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联合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磨玻璃结节比例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64排螺旋CT诊断共有阳性病例77例,阴性43例,其中16例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患者漏诊为良性病变,13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的患者误诊为肺癌;肺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高于良性病变组,CEA、NSE、ProGRP、CYFRA21-1阳性率分别为52.50%、76.25%、38.75%、77.50%高于良性病变组17.50%、30.00%、10.00%、35.00%(P<0.05);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早期诊断肺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0%、62.50%、85.83%、83.87%、92.59%,其敏感度、准确度高于单独CT诊断80.00%、75.83%,高于单纯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灵敏度78.75%、准确度74.17%(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CT相较于单纯CT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
-
-
崔雯瑄;
焦文静;
赵薇;
杜彦艳;
田国;
张金艳;
马鸣
-
-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诊断及其临床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66例ESCC患者,作为ESCC组。收集ESCC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血清肿瘤标记物包括癌胚抗原(CE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等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另选取无良恶性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相对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不同TNM分期中各指标的表达水平,制作ROC曲线评价FIB、FAR、CEA和SCC-Ag对ESCC临床进展的价值;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SCC组FIB、FAR、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II~IV期FIB、FAR、CEA和SCC-Ag水平明显高于I~II期,同时,ROC曲线显示其对ESCC临床进展均具有预测价值(P<0.05),且四者联合检测对ESCC临床进展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FIB、FAR、SCC-Ag高值组(以ROC曲线得到的cut off值为界值)患者N分期和TNM分期均明显高于低值组(P<0.05);FAR高值组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和T分期也明显高于低值组(P<0.05);CEA高值组患者TNM分期明显高于低值组,男性多于女性(P<0.05)。结论:血浆FIB、FAR和血清CEA、SCC-Ag水平与ESCC诊断和临床进展密切相关,与单独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相比,四者联合检测用于预测ESCC的临床进展效能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徐穷;
徐可为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四川省屏山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结肠癌39例,直肠癌33例),另选取同期院内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不同分期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统计血清肿瘤标记物单独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计算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50、CA125、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4期患者CEA、CA19-9、CA50、CA125、CA72-4水平高于T3期,T3期高于T1-2期(P<0.05);观察组患者CEA、CA19-9、CA50、CA125、CA72-4单项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EA、CA19-9、CA50、CA125、CA72-4单项检测指标(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提供可靠依据。
-
-
安宁;
解学芳;
纪铜镇;
刘涛
-
-
摘要: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联合动态检测在评估中医辅助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手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助中医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差异;Spearman分析治疗后临床疗效与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NSE,预判中晚期肺癌发生事件的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生存分析,评估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74,P=0.015);治疗后临床疗效与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NSE预判中晚期肺癌发生事件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0.65 ng/mL、16.34 ng/mL、36.12 ng/mL;治疗后观察组两年内无事件生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908,P=0.015)。结论:中医辅助治疗中晚期肺癌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无事件生存率;血清肿瘤标记物可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客观指标。
-
-
高颜凤;
李文;
庄茜茹
-
-
摘要:
目的分析顺铂和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放疗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顺铂、紫杉醇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低于对照组,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和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CC可降低SCC、CA125水平,近、远期疗效更佳,患者3、5年生存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
-
杨丽娜
-
-
摘要:
目的 探讨P-糖蛋白抑制剂对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研究组给予P-糖蛋白抑制剂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糖蛋白抑制剂对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疗效的提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较高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
-
段兴秋;
田琨;
张云辉
-
-
摘要:
目的:揭示血清肿瘤标记物(CEA、NSE、CYPRA21-1、CA199、SCC、CA125)与间质性肺疾病之间的关系,肿瘤标记物阳性率及水平在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pulmonary disease, ILD)、支气管哮喘、肺癌中有无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ILD的患者100例,收集同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51例,为对照A组,同期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53例,为对照B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中CEA、NSE、CYPRA21-1、CA199、SCC、CA125的水平,比较三组中不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差异。结果:ILD组血清CEA、NSE、CYPRA21-1、CA125的阳性率与肺癌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 0.05),ILD组、肺癌组中CEA、NSE、CYPRA21-1、CA125的阳性率均高于支气管哮喘组(P值均 0.05),ILD组、肺癌组中CEA、CYPRA21-1、CA199、CA125的水平均高于支气管哮喘组(P值 ILD组 支气管哮喘组(P值均 0.05);结论:① CEA、NSE、CYPRA21-1、CA199、SCC、CA125在ILD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升高的临床意义目前尚无统一结论;② 支气管哮喘患者中CEA、NSE、CYPRA21-1、CA199、CA125阳性率及水平明显低于ILD及肺癌组;③ 多种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及阳性率在ILD与肺部恶性肿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标记物对两者的鉴别作用有限。
-
-
冯才厚;
林万里;
陈颖
-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应用血清肿瘤标记物评价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并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血清肿瘤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9例,疾病稳定21例,疾病进展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8.33%.治疗后,部分缓解组患者CA125、CEA、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疾病稳定组和疾病进展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血清肿瘤标记物能有效反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
赵江峰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方法:将80例于2019年4月到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SLE患者及同时期4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分别作为SLE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CEA、CA125、CA199、CA153水平、IgG、IgM、IgA水平及不同分型患者的CEA、CA125、CA199、CA153水平、IgG、IgM、IgA水平。结果:对照组与SLE组的CEA、CA153水平并未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SLE组的CA125、CA199水平、IgG、IgM、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SLE活动期亚组的CA125、CA199水平、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SLE稳定期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