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联合检验

联合检验

联合检验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9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专利文献93818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国实用医药、中国医药指南等; 联合检验的相关文献由43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红博、于超、代艳杰等。

联合检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0.31%

专利文献>

论文:93818 占比:99.69%

总计:94107篇

联合检验—发文趋势图

联合检验

-研究学者

  • 于红博
  • 于超
  • 代艳杰
  • 何丽萍
  • 何立婷
  • 侯志慧
  • 全鑫
  • 刘倩倩
  • 刘延溪
  • 刘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常荣
    • 摘要: 目的研究联合检验血凝4项和D-二聚体在孕妇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武汉市新洲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妇90例作为A组,同期孕妇90例作为B组,对2组进行血凝4项及D-二聚体联合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B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较A组明显更低,而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较A组则明显更高(P0.05);孕早、中以及晚期的PT则表现为进行性降低(P0.05);孕早期TT水平明显高于中、晚期(P0.05)。结论于妊娠期间开展血凝4项以及D-二聚体联合检验,可以为产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性用药提供依据,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 宋春雁
    • 摘要: 目的分析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患者的痰标本,并进行真菌培养、涂片镜检。统计比较真菌培养、涂片镜检结果。结果200份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66株(33.00%),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55株(83.33%)、热带假丝酵母菌5株(7.58%)、光滑假丝酵母菌3株(4.55%)、曲霉菌3株(4.55%)。200份标本中涂片镜检阳性40株(20.00%),包括真菌孢子及菌丝24株(60.00%)、真菌孢子无菌丝14株(35.00%)、菌丝2株(5.00%)。真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涂片镜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真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均可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且各有优缺点。其中,真菌培养诊断价值高、耗时长,涂片镜检操作简单、阳性率低,建议进行联合检验诊断。
    • 赵旭
    • 摘要: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尿液分析仪、尿液沉渣镜检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为医院检验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进行尿常规检查的200例患者,留取尿样分为采取尿液分析仪检验的观察1组与尿液沉渣镜检的观察2组,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观察1组与观察2组尿常规检验患者经不同尿检方法的对应检验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情况(>5个/HP阳性率、3个/HP阳性率、5个/HP阳性率(70.00%,69.00%)、0.05;组间红细胞计数情况方面,观察1组与观察2组>3个/HP阳性率(85.00%,85.00%)、0.05。结论: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肾功能变化,有助于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检验中应用尿液分析仪与尿液沉渣镜检法的最终检验结果接近,均可用于普通尿液的初步检查。为了提高疾病检出情况、助于疾病早期治疗,可以联合进行检验,促进患者预后。
    • 刘洋恺; 赵钰
    •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以及糖类抗原(CA125)单独检验与联合检验对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来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就诊的85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已确诊的83例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在院体检的83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观察组、肝硬化组及对照组,3组分别进行AFP、AFU以及CA125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对3组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标志物单独检验及联合检验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不同检验方式与病理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组患者AFP水平、AFU水平、CA125水平等肿瘤标志物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敏感度与单独检验比较更高(P0.05)。AFP、AFU及CA125单独检验与病理检验的一致性较差(Kappa0.75)。结论AFP、AFU以及CA125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对原发性肝癌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和金标准病理检验具有较高一致性,诊断敏感度较高,还可用于肝硬化病变的鉴别诊断,故值得临床应用。
    • 朱丹
    • 摘要: 目的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并分析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检验科当中进行常规检验的血常规检验标本当中抽取1000份血液样本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对所有的抽取血液样本均常规进行血涂片检验,并同时开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总结2种检验方法联合在一起所发挥的检验作用。结果①1000份血液样本中经过复检,存在异常血液样本(阳性)992份,而经过血涂片检出异常样本971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出异常样本966份,血涂片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出异常样本990份,和复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以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在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约登指数、误诊率方面的检验价值明显优于2种方法单独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血常规标本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细胞的阳性率与复检结果的相符性最低,血涂片检验的相符性次之,联合检验的相符性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型的血检查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能提升检验的质量,可以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
    • 白刚
    • 摘要: 目的评价尿液潜血试验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本文调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到我院开展尿常规检验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共入选研究2000例(2000份尿液标本)。对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常规实施尿液显微镜检和尿液分析仪检查,同时对于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①2000的尿液标本确诊阳性标本1987份,经过尿液分析仪检出阳性标本1937份,经过尿液显微镜检出阳性标本1935份,通过联合检验检出尿液阳性标本1985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病症进行尿液潜血试验方案进行检验的过程当中,通过显微镜检和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是常规的检验方法,2种检验方案都具备良好的检验效果,可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发挥准确的检验质量,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建议对2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徐穷; 徐可为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四川省屏山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结肠癌39例,直肠癌33例),另选取同期院内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不同分期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统计血清肿瘤标记物单独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计算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50、CA125、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4期患者CEA、CA19-9、CA50、CA125、CA72-4水平高于T3期,T3期高于T1-2期(P<0.05);观察组患者CEA、CA19-9、CA50、CA125、CA72-4单项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EA、CA19-9、CA50、CA125、CA72-4单项检测指标(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提供可靠依据。
    • 池善春
    • 摘要: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2021年9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尿糖检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针对尿糖检验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结果及联合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考确诊结果,早期肾损伤29例,未发生早期肾损伤49例,尿糖检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及联合检验的特异度分别为79.59%、89.80%、95.92%,灵敏度分别为51.72%、68.97%、89.66%,准确度分别为69.23%、82.05%、93.59%,不同检验方法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生早期肾损伤的患者相比,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尿葡萄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尿糖检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方法,进行早期肾损伤的筛查与诊断,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联合应用两种检验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率、漏诊风险,便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 韩晓艳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检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本院46例危重症患儿(支气管哮喘),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25(OH)-D3与VDBP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25(OH)-D3检测后,特异度为84.78%(39/46)、敏感度为73.33%(22/30)、准确度为80.26%(61/76),VDBP检测后特异度为76.09%(35/46)、敏感度为80.00%(24/30)、准确度为77.63%(59/76);联合检测后,特异度为91.30%(42/46)、敏感度为96.67%(29/30)、准确度为93.42%(71/76)。对比结果,联合检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果。危重症患儿25(OH)-D3、VDBP分别为(0.89±0.61)ng·mL、(7.12±3.55)ng/mL;健康体检人员25(OH)-D3、VDBP分别为(5.34±2.62)ng/mL、(19.48±6.82)ng/mL;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重症患儿采取25(OH)-D3联合VDBP检测,具有高临床价值。
    • 伍广; 徐守阳; 陈睿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1—12月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接诊的4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的4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诊断,并比较血糖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血清C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在多项血糖指标上差异明显,经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可予以明确区分,临床诊断价值非常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