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计算机断层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3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0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476087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磁共振成像、介入放射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无损检测新技术交流会、第十四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等;计算机断层成像的相关文献由1603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王毅、吴书裕等。

计算机断层成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0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76087 占比:99.91%

总计:476535篇

计算机断层成像—发文趋势图

计算机断层成像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王毅
  • 吴书裕
  • 康克军
  • 李翰威
  • 骆毅斌
  • 齐宏亮
  • 张丽
  • 张朋
  • 曾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户彦龙; 窦文广; 朱止平; 薛明媚; 刘苏娟; 梁长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不同CT征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搜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初治药物敏感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5例,治疗前均行胸部CT检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检测(CD3^(+)、CD8^(+)、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NK细胞绝对计数),分析不同CT征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差异。数据符合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M(Q1,Q3)]表示,使用非参数Wilcoxon两样本秩和检验。结果肺结核病灶累及≥4个肺段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942.240(750.380,942.240)个/微升、144.240(119.075,227.770)个/微升和127.180(100.290,164.260)个/微升,均低于<4个肺段的1028.385(900.993,1366.833)个/微升、220.465(164.865,301.360)个/微升和168.380(136.978,210.138)个/微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60,P=0.018;Z=-2.778,P=0.005;Z=-2.656,P=0.008);干酪性肺炎为主型的外周血CD3^(+)、CD8^(+)、CD4^(+)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852.585(624.833,991.250)个/微升、288.380(257.338,371.198)个/微升、457.960(368.238,611.820)个/微升和108.510(97.383,205.045)个/微升,均低于渗出浸润为主型的1040.220(920.510,1307.145)个/微升、374.750(320.145,468.865)个/微升、594.720(453.760,720.455)个/微升和158.030(133.380,200.235)个/微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81,P=0.001;Z=-3.213,P=0.001;Z=-2.391,P=0.017;Z=-2.147,P=0.032);合并空洞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304.470(261.800,377.110)个/微升和111.450(95.570,160.000)个/微升,均低于无空洞的365.835(311.745,457.833)个/微升和161.255(129.925,207.893)个/微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64,P=0.030;Z=-2.335,P=0.020);合并结核胸膜炎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804.895(727.945,998.515)个/微升、408.365(318.280,611.903)个/微升、1.330(1.058,1.828)和152.855(129.670,204.788)个/微升,均低于无结核性胸膜炎的1040.220(979.180,1311.530)个/微升、611.980(488.890,702.070)个/微升、1.720(1.220,2.100)和224.680(158.380,299.590)个/微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34,P=0.000;Z=-3.397,P=0.001;Z=-2.038,P=0.042;Z=-2.773,P=0.006)。而肺结核优势肺段(尖后段及背段)与优势肺段合并其他肺段两组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CT征象可以直观初步预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的高低,便于临床医师对患者免疫功能做出早期评估。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成像CTA——CT血管造影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磁共振血管造影今后本刊将在文中直接使用以上专业术语的英文缩写,不再注明英文全称。
    • 张勇; 张妍; 丁金立; 张磊; 郑凤莲; 顾卫彬
    • 摘要: 目的探索双层探测器光谱CT利用50 keV低能级图像对挽救颅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扫描失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光谱CT上行颅内CTA扫描失败的31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50 keV图像与常规图像上血管的CT值及相对于胼胝体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可诊断性评分、血管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难易程度。统计分析采用Wilcoxon检验进行分析。结果50 keV图像上颅内血管CT值[如颈内动脉C7段为(388.39±131.08)HU、基底动脉为(376.34±114.57)HU]均高于常规图像[如颈内动脉C7段为(202.61±53.60)HU、基底动脉为(196.18±50.22)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keV图像上颅内血管CNR(如颈内动脉C7段为43.15±23.07、基底动脉为24.22±14.17)均大于常规图像(如颈内动脉C7段为19.45±9.37、基底动脉为15.90±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keV低能级扫描可提高图像的诊断价值,且诊断评分≥2的例数比常规图像明显增加。50keV低能级图像更易进行血管多级分支的VR。结论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 50keV低能级图像的优势可挽救部分颅内CTA扫描失败的情况。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成像CTA--CT血管造影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磁共振血管造影今后本刊将在文中直接使用以上专业术语的英文缩写,不再注明英文全称。
    • 栾玉龙
    • 摘要: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华第一医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与病理学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的检出结果及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分别将两种检查方式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敏感度进行计算。结果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阳性48例,阴性12例。经CT检查诊断为阳性44例,阴性16例,其中仅有43例为真实阳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73.33%;MRI检查诊断为阳性41例,阴性19例,其中仅有35例为真实阳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68.33%。CT检查阳性检出率较MRI检查升高,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检查相比,CT检查孤立性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均升高(P<0.05)。结论相比于MRI检查,CT检查在保证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检出率的诊断基础上,其阴性预测值、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可明显提高,诊断价值较高。
    • 施楠楠; 张九龙; 张屹俊; 章礽荫; 施裕新; 单飞
    • 摘要: 目的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GN)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该院经手术及病理学确诊的9例腹膜后G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5例患者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患者仅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患者同时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腹膜后GN CT平扫显示低密度结节或肿块影,MRI T1加权像(T1WI)呈稍低、等信号,T2加权像(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轻度延迟强化;(2)腹膜后GN边界清晰,病灶可沿周围组织器官呈钻缝样、匍匐样生长;(3)邻近大血管可被包绕但无侵犯。结论CT和MRI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腹膜后GN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信息。
    • 文雨婷; 李万江; 李真林; 潘雪琳; 帅桃; 刘嘉丽
    • 摘要: 目的探讨超低管电压(70 kVp)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High-strength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DLIR-H)技术降低冠脉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72例临床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6例。A组扫描方案:70 kV,智能mA调节技术,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为30 HU;对比剂总量16 mgI/(kg·s),DLIR-H重建。B组扫描方案:120 kV,智能mA调节技术,NI为22 HU,对比剂总量32 mgI/(kg·s),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两组均以10 s的对比剂注射持续时间计算对比剂注射流速。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5分法,图像噪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用于图像质量客观评估。结果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满足诊断要求,A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的背景噪声标准差值(12.36±2.86)明显低于B组(19.06±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与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的SNR(36.40±11.71、35.01±10.95、35.32±11.33)明显高于B组(20.77±3.76、20.33±3.46、20.15±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RCA、LAD和LCX的CNR(48.47±13.61、47.08±12.72、47.38±13.12)明显高于B组(26.25±4.79、25.82±4.54、25.64±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对比剂平均用量(22.87±4.06)mL和辐射剂量(0.82±0.15)mSv较B组(48.64±7.09)mL、(2.23±0.93)mSv分别降低了53%和63.2%。结论与传统扫描方案相比,超低管电压联合DLIR-H算法行CCTA扫描,图像质量优,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与对比剂总量均明显降低。
    • 陈希希; 江晓勇; 杨志辉; 许永明; 王德顺; 余日胜
    • 摘要: 目的探讨胰腺包裹性坏死(WON)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46例胰腺WON患者的CT、MRI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中WON单发33例,多发13例;病灶呈椭圆形26例,圆形12例,不规则形8例,最长径11~231 mm;囊与囊相通24例,囊液成分复杂38例,囊液内含脂肪11例,胰管离断综合征22例,胰管扩张16例,胰腺炎表现40例,邻近血管改变27例(血管穿行11例,囊内脾动脉瘤3例),周围脏器改变17例。所有病灶增强后囊壁及分隔均呈轻度或中度强化,囊内成分未见明显强化。结论胰腺WON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些重要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
    • 朱振国; 张军祥; 杜东海
    •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早期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通过病理诊断或介入穿刺检查确诊为肺癌的患者80例以及肺部良性病变患者40例,分别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水平,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联合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磨玻璃结节比例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64排螺旋CT诊断共有阳性病例77例,阴性43例,其中16例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患者漏诊为良性病变,13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的患者误诊为肺癌;肺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高于良性病变组,CEA、NSE、ProGRP、CYFRA21-1阳性率分别为52.50%、76.25%、38.75%、77.50%高于良性病变组17.50%、30.00%、10.00%、35.00%(P<0.05);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早期诊断肺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0%、62.50%、85.83%、83.87%、92.59%,其敏感度、准确度高于单独CT诊断80.00%、75.83%,高于单纯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灵敏度78.75%、准确度74.17%(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CT相较于单纯CT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
    • 户彦龙; 窦文广; 岳军艳; 王鹏铭; 牛俊梅; 梁长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初治药物敏感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标准化治疗过程中结核空洞的转归及影响其治疗6个月仍未闭合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初治空洞性肺结核119例,治疗前行胸部CT检查均合并直径≥10mm的结核空洞,对其治疗1、3、6个月进行随访,将患者治疗6个月时结核空洞是否闭合分为空洞未闭合组(39例)及空洞闭合组(80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空洞闭合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空洞未闭合组中≥40岁组58.8%(20/34)、发病时间>1个月组40.8%(29/71)、单发空洞组40.0%(34/85)、空洞直径>20mm组53.7%(22/41)的比例分别高于<40岁组22.4%(19/85)、发病时间≤1个月组20.8%(10/48)、多发空洞组14.7%(5/34)、空洞直径10~20mm组21.8%(17/78),单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4.661、5.205、7.052、12.38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此四项均可增加抗结核治疗6个月空洞未闭合的风险(P<0.05)。结论年龄、发病时间、空洞数量及空洞直径均是影响肺结核空洞闭合的重要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