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蛋白水解

蛋白水解

蛋白水解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7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6592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技术与市场、农业工程学报、中国畜禽种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暨延边黄牛产业发展研讨会、2013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十九次年会、第四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等;蛋白水解的相关文献由1560位作者贡献,包括姜瞻梅、H·董、任娇艳等。

蛋白水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7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6592 占比:99.87%

总计:126754篇

蛋白水解—发文趋势图

蛋白水解

-研究学者

  • 姜瞻梅
  • H·董
  • 任娇艳
  • 孔保华
  • 李剑峰
  • 马海乐
  • J·王
  • 何荣海
  • 刘骞
  • 张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丹; 孟维艳
    • 摘要: 牙周炎是一种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能引起结缔组织和牙槽骨的破坏而导致渐进性附着丧失,最终可能导致牙齿脱落。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慢性牙周炎的重要致病菌,具有包括脂多糖、菌毛、血细胞凝集素和胞外蛋白酶在内的多种毒力因子,其中牙龈蛋白酶提供的蛋白水解活性占该生物体产生的一般蛋白水解活性的大部分(85%),已被认为是必需的毒力因子。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的分类、分泌、致病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作一综述。
    • 王超; 高磊; 赵子健; 赵玉娟; 杨舸; 牛春华; 李盛钰
    • 摘要: 为探究益生菌为附属发酵剂对干酪品质提升作用,分别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NA136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AS185为附属发酵剂生产切达干酪,并对干酪成熟期间的质构特性及游离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含量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益生菌对干酪中蛋白质、脂肪、水分、pH等基本理化指标并无影响;在干酪成熟90 d时,益生菌组干酪中的杆菌和球菌活菌数均高于7.5 lgCFU/g;随成熟期延长,益生菌组干酪的硬度和咀嚼度逐渐增加,黏聚性和回复性逐渐降低,同一成熟期硬度略低于对照组;植物乳杆菌NA136对天冬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及丙酸、丁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影响了干酪的咀嚼性;乳酸片球菌AS185对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及异丁酸、异戊酸、戊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对干酪的质构无影响。2株益生菌可作为附属发酵剂应用于切达干酪加工,并对干酪风味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 曹瑛瑛; 汪月; 张卫兵; 张忠明; 王莹; 宋雪梅; 乔海军; 杨晓丽; 文鹏程
    • 摘要: 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凝乳酶制作切达干酪和切达干酪类似物,分析干酪成熟过程中各蛋白水解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揭示地衣芽孢杆菌凝乳酶对切达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C_(DF)组(添加地衣芽孢杆菌D3.11凝乳酶所制切达干酪)、C_(D3)组(添加地衣芽孢杆菌D3.11凝乳酶但未添加发酵剂制成的干酪类似物)和C_(CF)组(添加商品凝乳酶所制切达干酪)干酪蛋白含量、pH 4.6-可溶性氮、12%三氯乙酸-可溶性氮、5%磷钨酸-可溶性氮、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着成熟时间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并且成熟期间C_(DF)组干酪均显著高于C_(CF)组干酪(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分析表明,C_(DF)组干酪α-酪蛋白水解程度较大;pH 4.6-可溶性肽段分析表明,随着干酪的成熟,总肽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但疏水性肽与亲水性肽的比值呈持续下降趋势,在成熟第6个月时,C_(DF)组、C_(D3)组和C_(CF)组干酪疏水性肽与亲水性肽比值分别为2.668、2.822、3.788。主成分分析表明,3组干酪的蛋白水解程度与成熟度呈正相关,与疏水性肽和亲水性肽的比值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凝乳酶制作的干酪蛋白水解度更高,但其疏水性肽比例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地衣芽孢杆菌凝乳酶在干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李星; 顾雨香; 任青兮; 陈浩然; 关凯方; 刘海燕; 李启明; 马莺
    • 摘要: 通过测定UHT奶在贮藏过程中蛋白水解,蛋白在胶束相和乳清相的分布,乳蛋白糖基化位点变化,探究乳蛋白在贮藏过程中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UHT奶中菌落总数增大,纤溶酶含量增大.UHT奶在内外源酶的作用下乳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热处理导致从胶束表面脱落的κ-CN和乳清蛋白以热诱导聚合物的形式,在贮藏过程中重新结合到胶束表面,从而使胶束粒径增大,牛乳表观黏度增大.贮藏过程中胶束Z eta电位逐渐降低,流动行为指数n逐渐降低,说明牛乳呈现出更明显的剪切变稀能力,暗示胶束结构更加松散.贮藏过程中UHT奶色泽加深,美拉德反应继续进行,其产物半乳糖基赖氨酸和Nε-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不断增加.
    • 顾龙建; 程学勋; 吴巨贤; 李咏梅; 谢婧; 周育媛; 曾环旭; 黄晓
    • 摘要: 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兼具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具有营养性、安全性的抗氧化肽由于其独特的功能近10年来一直是多肽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报道,本文综述了抗氧化肽的来源,并分析了制备抗氧化肽的方法存在的优劣性;此外,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以期为抗氧化肽活性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 高兵; 韩志芬; 曲滨; 李巍; 杜广刚
    • 摘要: 目的 分析猪烧伤创面愈合不同时期创面渗出液蛋白质和蛋白N端动态变化,确定评估创面进展关键转折点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方法 西藏小型猪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伤后第0~2天(2 d)、第2~4天(4 d)、第4 ~6天(6 d)、第6~8天(8 d).用固体酒精燃烧30 s制作4组5 cm大小深二度皮肤烧伤创面,并将环氧乙烷灭菌的泡沫敷料切成适当的尺寸并置于创面内以收集创面渗出液.利用末端胺底物同位素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相对或绝对定量技术(TAILS-iTRAQ)从猪烧伤模型的创面渗出液中建立了一个时间分辨的蛋白质组和N-末端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解释接受烧伤患者的异质数据集,确定表皮和真皮来源蛋白质的差异丰度和蛋白水解过程在评估创面进展关键转折点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候选物.结果 研究从猪创面渗出液中收集了1060种可定量蛋白质和1667种neo-N-末端的数据集.通过单向方差分析,确定了416种蛋白质和371种neo-N-末端的丰度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以及188个neo-N-末端子集[它们相对于整个蛋白质的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裂解)].IPA富集分析显示,与炎症相关的通路(巨噬细胞中的活性氧/一氧化氮合酶、急性期信号传导、补体系统)和损伤有关的通路(凝血系统)在烧伤后第4、6天(聚类2和3)具有高丰度以及与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的蛋白质在愈合阶段(第8天)(聚类4和5)具有高丰度.对猪烧伤创面模型和患者数据得出的时间分辨蛋白丰度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上皮黏着连接动态相关的蛋白质丰度变化具有极高的相关性(0.84 ~0.98),其中黏附蛋白Zyxin(ZYX)、Ras GT-Pase激活蛋白IQGAP1(IQGA1)、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肽酶1(HTRA1)可作为创面负压吸引治疗治疗患者创面渗出液中愈合进程的标志.结论 通过采用iTRAQ-TAILS分析来自猪烧伤模型的创面渗出液,鉴定了体内许多已知和新颖的蛋白水解加工事件,反映了这种高度复杂的组织反应中蛋白酶活性的关键域.
    • 母运龙; 柯欢; 郭添荣; 李慧; 张崟
    • 摘要: 肉味香精是改善食品风味的重要物质,对食品品质的改良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促进肉味香精的研究,文章从肉味香精的研究历程、蛋白水解技术、产香机理和提取分析技术几个方面分析了肉味香精的研究进展.在蛋白质水解技术方面,主要包括酸法水解、酶法水解和发酵法水解;在肉味香精的产香机理方面,主要包括美拉德反应、硫胺素的降解、肽的降解、氨基酸的降解、糖类的降解和脂质氧化的降解.总之,尽管近年来肉味香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尚有蛋白质水解度普遍较低、制作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量难以控制和味道不够丰富等问题.因此,文章为解决这些问题和肉味香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李思宁; 唐善虎; 任然
    • 摘要: 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B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与传统酸奶发酵剂(Y)共培养条件下,对发酵乳的酸化特性(pH值和滴定酸度)、蛋白水解活力、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含量、肽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及还原能力进行研究,以探讨共发酵对发酵乳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发酵乳的酸化能力和蛋白水解活力增加(P<0.05).EPS主要由传统发酵剂产生,不是造成不同菌种发酵乳抗氧化能力差异的原因.发酵乳在冷藏期间肽含量和还原能力均表现出上升-下降的趋势,于第7天达到峰值.与单一Y相比,Ba或Lp与Y共发酵可提高发酵乳的蛋白水解活力、肽含量和抗氧化能力(P<0.05).Y-Ba/Lp发酵乳在冷藏期内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P<0.05);Y-Lp比Y-Ba发酵乳有较低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但有较高的羟自由基清除率(P<0.05).本研究表明,益生菌共培养可以提高发酵乳的抗氧化能力,这种作用主要源于益生菌的蛋白水解特性.
    • 任海东; 李兴飞; 成吕睿; 鲁绪强; 刘军; 时玉强; 华欲飞
    • 摘要: 为研究不同乳酸菌在豆浆中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合豆浆发酵的菌种组合,从酸奶发酵剂中分离出乳酸菌26株,其中包括嗜热链球菌9株,保加利亚乳杆菌5株,嗜酸乳杆菌3株,副干酪乳杆菌2株,乳双歧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瑞氏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各1株,从中选出9株乳杆菌和2株双歧杆菌分别和1株嗜热链球菌CG45-1进行混合发酵,分析发酵产品的微生物组成、质构特性以及游离氨基和风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CG90-2具有较强的蛋白水解活性,由它制备的发酵豆乳中的游离氨基含量为0.958 mg/g(以亮氨酸计).植物乳杆菌CG47-2和鼠李糖乳杆菌CGS-1风味物质产生能力较强,发酵豆乳中2,3-丁二酮含量分别为0.47722和0.61899 mg/kg.而发酵乳杆菌CGF-1和副干酪乳杆菌CG3K-2的发酵产品质构特性较好.综合分析,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的乳酸菌组合适合于发酵豆浆,可应用于开发适合豆浆发酵的发酵剂.
    • 石阳阳; 江远智; 李瑞; 严利文; 赵建新; 陈卫; 张灏; 杭锋
    • 摘要: 植物乳杆菌具有多种健康功能,但其在牛乳中生长不良问题限制了在发酵乳中的应用.该研究将前期筛选的具有一定蛋白水解能力的乳酸菌菌株(1株瑞士乳杆菌、2株干酪乳杆菌、1株乳酸乳球菌、1株肠膜明串珠菌、2株嗜热链球菌、2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分别与植物乳杆菌在牛乳中协同发酵,并测定其产酸能力、植物乳杆菌活菌数、抗氧化能力以及感官性质.结果表明,协同发酵方法可促进植物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生长,活菌数最高达到(8.72±0.05)lg CFU/g.协同发酵乳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普通发酵乳,其中Lc24/Lp发酵乳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达到(78.57±1.9)%和(81.99±0.56)%,且具有良好感官品质.协同发酵方法解决了植物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生长不良的问题,扩大了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