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服务
航运服务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70篇,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经济、水路运输、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76203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上海物流、物流技术、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海市航海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航运服务的相关文献由21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阳、吴明华、梅深等。
航运服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6203篇
占比:99.85%
总计:176472篇
航运服务
-研究学者
- 刘阳
- 吴明华
- 梅深
- 殷缶
- 池洪
- 侯剑
- 刘彩芳
- 周克成
- 周甫宾
- 唐思远
- 彭颖
- 李文娟
- 柴慧
- 王丹
- 董岗
- 赵恒
- 郑胜英
- 闵华
- 陈继红
- 上海内外房产信息咨询事务所
- 东城
- 亚宁
- 代湘荣
- 任声策
- 何伟东
- 余承农
- 冬烨
- 刘东梅
- 刘丽娟
- 刘伟华
- 刘垒
- 刘奇
- 刘娜
- 刘崇顺
- 刘巽良2
- 刘强
- 刘强1
- 刘晋
- 刘朝晖
- 刘超然
- 刘长俭
- 刘鸣华
- 初良勇
- 初良勇1
- 包艳丽
- 华克涧
- 华实
- 史东梅
- 史慧珍
- 叶成林
-
-
林一
-
-
摘要:
7月,《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在上海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排名前10位的国际航运中心依次为:新加坡、伦敦、上海、中国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新泽西、雅典-比雷埃夫斯、宁波舟山。据悉,这是宁波舟山港继去年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全球十强后,成功巩固并保持了这一地位。据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包含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3个一级指标,宁波舟山港在港口条件、综合环境两个指标方面相对得分较高。
-
-
赵博
-
-
摘要:
数字化已逐渐成为航运业新的赋能因子。促成数字化运输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怎么打通“最后一公里”?路径构建是关键。从最近十年来的全球贸易格局新变化看,航运业需要在全球化、区域化贸易之间具备某种属于运输的弹性服务,针对现代物流模式“端到端”诉求,航运企业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全程化解决方案。海上运输可以被认为是两端陆运的“中点”,如果要串联全程供应链,就需要航运服务具备“集成性”。
-
-
孙鸣岐
-
-
摘要:
一、引言国际上的“船东互保协会”Shipowners Mutual Assurance Association(简称:保赔协会,P&I Club)历来被认为是属于船东自己的组织,其显著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第三者责任险互保的方法为入会船舶/船东提供名目繁多的各类风险保障。在200多年的历程中,保赔协会不仅为服务全球的船东和管理海上保险的风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提供了专业、高品位的航运服务。
-
-
涂成祥
-
-
摘要:
2021年6月1日,海南海事部门牵头起草的地方性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自9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以打造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海南自贸港国际航运业为主要目标,对标我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航运管理制度,内容涵盖船舶检验、船员、营运、进出境、税费和航运服务等一系列现代航运要素。
-
-
张永锋
-
-
摘要:
国际航运中心作为上海"五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性与基础性支撑,"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由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文聚焦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判新发展格局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及主要任务.
-
-
曾锦;
李莉
-
-
摘要:
随着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深入推进,航运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大力完善航运产业条件,助推自贸港建设是当下海南航运产业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列明了建设自由贸易港对海南航运产业的总体要求,然后分析了海南航运业与建设自贸港建设在航运制度体系、港口发展硬件基础设施、货物运输自由、航运服务环境、航运邮轮业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就航运产业完善途径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
-
-
-
摘要:
"经济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海运是国内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先导,是连通全球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2020年全球贸易量为129.5亿吨,其中海运贸易占比达89%。2016年2月18日,中远海运集团在上海扬帆起航。作为全球最大综合航运企业,公司成立伊始即以承载中国经济全球化使命为愿景,积极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成立以来,航运产业集群累计投资超过2180亿元,船队综合运力增加近3000万载重吨。
-
-
-
-
摘要:
交通运输部发布海铁联运三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近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海铁联运列车运行与货物追踪接口》《海铁联运列车磅单报文》《海铁联运需求车提报报文》三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这几个都是由连云港港主持制修订的全国首批海铁联运信息化行业标准。三项标准颁布后,将提升连云港在全球航运业的标准话语权,有力推动我国多式联运、海铁联运的发展,大大降低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为海铁联运的跨区域跨业务协同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为新的起点,港口关于行业标准化的科研工作仍在继续,这对于推动提升连云港航运服务能级,打造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
-
慕光宇;
孟鸥;
高巍
-
-
摘要:
近年来,国家高度注重航运企业服务能力建设,航运服务业开放性发展程度进一步提升.辽宁航运服务业以基础航运服务为主,高端航运服务能力不足.文章分析了辽宁航运服务现状,针对服务能级较低、航运高端人才匮乏、航运服务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提出建议、对策,以提升辽宁国际航运服务能力.
-
-
徐天宝;
薛冰
-
-
摘要:
6月28日,山东海运旗下"山东德泰"轮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山东海运与德国莱茵集团10艘18万载重吨干散货船项目完美收官,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诚挚贺礼。近年来,山东海运坚持聚焦远洋运输主业,充分发挥业务板块之间的"耦合效应",整合海运物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各项举措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山东海运实现营业收入近19亿元,同比增长近30%;实现净利润逾1.8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刷新公司业绩最好水平。
-
-
刘阳
- 《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中国港口经过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数个吞吐量过亿的大港.巨大的吞吐量固然能突显大港的地位,但大进大出的模式除了提供大量外贸和就业机会,增加码头装卸等低附加值收入外,并没有给整个港口城市带来多大的收益.本文跳出业界援引较多的航运服务层次高低等级的框架,从航运活动涵盖的要素出发,围绕着航运要素来展开评价。用网络分析法来评价拟选港口城市的航运服务水平,需要建立该目标问题的层次结构,确定每个层次的元素,以及分析各元素相互间的依赖关系。本文从要素基础、要素产出、要素配套服务等三方面进行评价比较。但由于国内统计资料针对航运的内容偏少,如船舶险、船舶融资贷款、海事处理、口岸通关效率、教育培训、信息化等方面无法找到完整数据,因此作为定量分析在指标的选取和确立上存在不足,有待今后的补充与完善。
-
-
-
王世福;
张璟琳;
魏哲
- 《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老港区改造项目的研究,归纳出在目前深水海港主导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老港区更新发展的几种模式,并以广州黄埔老港区为例,寻求符合其现状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升级开发策略与途径.首先,通过分析广州黄埔老港及其临港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发展契机和再发展的优势所在,认为黄埔老港区的再发展不能脱离港口产业而独立存在,应当保留港区特色,与深水海港联动发展,形成同时具备港区特点和城市功能的产业集群区(航运服务中心区);其次,针对黄埔老港区的项目实施、投资模式、国企占地市场化处理和高级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更新策略.本文探究了老港区城市更新的动力、核心内容以及策略途径,为我国滨水城市的老港区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中稀缺的滨水岸线资源,让老港区的再开发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提供了兼具时效性与可行性的借鉴.
-
-
-
陈思雨;
郁秀峰;
史慧珍;
龙晨吟;
吕元磊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沿海港口城市面临着船舶大型化、港口深水化、运营集团化等宏观市场的变化,为共享有限的市场和资源,全球性港口联合周边区域性港口逐渐通过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优化港航发展格局.港口功能和服务范围与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区域功能息息相关,港航服务成为区域协调的重要抓手.沿海新兴的港口城市需要通过科学预测港口在区域港口群中的位置和分工,谋求错位发展、系统发展的新局面.港口功能的进一步确定也为港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对浙江台州头门港的研究表明,在区域港口群结构逐渐明晰的背景下,新兴港口城市规划应从以下四个层面拓展规划策略:①对接区域主要港口,融入区域港航服务体系;②探索港航物流机会空间,拓展腹地新思路;③立足临港产业基础,推动港口发展;④依托港口服务能力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
-
陈思雨;
郁秀峰;
史慧珍;
龙晨吟;
吕元磊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沿海港口城市面临着船舶大型化、港口深水化、运营集团化等宏观市场的变化,为共享有限的市场和资源,全球性港口联合周边区域性港口逐渐通过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优化港航发展格局.港口功能和服务范围与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区域功能息息相关,港航服务成为区域协调的重要抓手.沿海新兴的港口城市需要通过科学预测港口在区域港口群中的位置和分工,谋求错位发展、系统发展的新局面.港口功能的进一步确定也为港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对浙江台州头门港的研究表明,在区域港口群结构逐渐明晰的背景下,新兴港口城市规划应从以下四个层面拓展规划策略:①对接区域主要港口,融入区域港航服务体系;②探索港航物流机会空间,拓展腹地新思路;③立足临港产业基础,推动港口发展;④依托港口服务能力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
-
陈思雨;
郁秀峰;
史慧珍;
龙晨吟;
吕元磊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沿海港口城市面临着船舶大型化、港口深水化、运营集团化等宏观市场的变化,为共享有限的市场和资源,全球性港口联合周边区域性港口逐渐通过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优化港航发展格局.港口功能和服务范围与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区域功能息息相关,港航服务成为区域协调的重要抓手.沿海新兴的港口城市需要通过科学预测港口在区域港口群中的位置和分工,谋求错位发展、系统发展的新局面.港口功能的进一步确定也为港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对浙江台州头门港的研究表明,在区域港口群结构逐渐明晰的背景下,新兴港口城市规划应从以下四个层面拓展规划策略:①对接区域主要港口,融入区域港航服务体系;②探索港航物流机会空间,拓展腹地新思路;③立足临港产业基础,推动港口发展;④依托港口服务能力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
-
陈思雨;
郁秀峰;
史慧珍;
龙晨吟;
吕元磊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沿海港口城市面临着船舶大型化、港口深水化、运营集团化等宏观市场的变化,为共享有限的市场和资源,全球性港口联合周边区域性港口逐渐通过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优化港航发展格局.港口功能和服务范围与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区域功能息息相关,港航服务成为区域协调的重要抓手.沿海新兴的港口城市需要通过科学预测港口在区域港口群中的位置和分工,谋求错位发展、系统发展的新局面.港口功能的进一步确定也为港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对浙江台州头门港的研究表明,在区域港口群结构逐渐明晰的背景下,新兴港口城市规划应从以下四个层面拓展规划策略:①对接区域主要港口,融入区域港航服务体系;②探索港航物流机会空间,拓展腹地新思路;③立足临港产业基础,推动港口发展;④依托港口服务能力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