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1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工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6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5264篇;相关期刊522种,包括太平洋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七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2008年全国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发展战略研讨会、首届建设弘扬海洋文化研讨会等;海洋强国的相关文献由1108位作者贡献,包括殷昭鲁、胡波、崔野等。

海洋强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6 占比:3.75%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5264 占比:96.15%

总计:26275篇

海洋强国—发文趋势图

海洋强国

-研究学者

  • 殷昭鲁
  • 胡波
  • 崔野
  • 易爱军
  • 殷克东
  • 王雪慧
  • 陈明义
  • 刘大海
  • 张开城
  • 张晨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于兰
    • 摘要: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海洋,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未来与海洋休戚与共.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经略海洋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的议题.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树立全新的海洋经济发展理念,为建设海洋强国保驾护航,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 万剑锋; 陈名松; 张斯琦
    • 摘要: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对涉海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海洋信息类人才更加重要。所以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海洋信息类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开设海洋科学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广西区内海洋信息类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各高校提供海洋信息类人才培养可优化路径,为政策效应的最大化发挥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启示。
    • 摘要: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海洋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谱写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蔚蓝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洋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海洋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我们正加快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
    • 邓文金; 林晓峰
    • 摘要: 2021年12月10日至11日,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和厦门文化旅游局共同主办的海洋·非遗文化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参加本次论坛的领导、专家及有关单位的代表近200人,会议收到论文162篇,全文收录130篇。总结这次论坛,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果显著。会议的主题“海洋·非遗文化论坛”体现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符合党中央关于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的要求。与会专家学者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闽南文化大有文章可做”的指示精神,紧扣论坛确定的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论坛安排四位专家作大会主题发言,分三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分组汇报交流。论坛时间虽短,但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和学术创见为我们奉送了一次丰富的学术盛宴。
    • 刘彦珊; 崔乃霞
    • 摘要: 3月17日是国际航海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以下简称“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借助央视新闻直播平台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以下简称“海博馆”)首次展出《世界航海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近年来,国家对海洋测量制图十分重视,海洋制图事业蓬勃发展。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海洋。更加离不开海洋,现代化海洋测量制图已经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图集》是海洋地图制图的标志性成果,是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产物。
    • 马忠法
    • 摘要: 海洋成为陆地不可再生资源日渐耗竭后此类资源提供的主要场所,海洋开发也将成为未来人类获取财富的主要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我国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能力、建设海洋强国之目标,但实现这些需有法律制度作保障。当下我国海洋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其不足仍十分明显:一是缺少国家战略层面的定位和海洋基本法;二是涉海事务多头管理,部门利益、条块分割等不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维护国家利益;三是海洋技术发展投入严重不足。为此,可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将海洋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完善海洋开发法律制度,制定海洋基本法,明确相对集中统一的主管机构,注重海洋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为完整行使我国海域的主权及其资源的充分开发以及开发利用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区域和公海领域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 胡浩婷; 张乔民
    • 摘要: 本访谈主要围绕张乔民教授的热带生物研究展开。珊瑚礁保护对我国海岸线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权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热带生物海岸研究工作具有跨学科合作优势,科技工作者要面向国家需求,主动作为,积极维护海岸带生态安全,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努力。
    • 张奇
    • 摘要: 水上机场作为具备完整产业链的海上经济产业,结合其通用航空属性的优势,能助推深圳发展为彰显海洋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先锋城市,支撑集海洋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服务业于一体的特色化海洋产业发展。本文对当下政策环境及行业发展进行了解读;全面评估深圳建设水上机场的基础条件,并建立产业发展与城市融合的适应性模型;最后,从海洋中心建设、城市发展、通航产业等多角度,提出建设深圳水上机场的策略建议。
    • 摘要: 岩土工程西湖论坛(2022)拟定于2022年10月21—23日在杭州花家山庄召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当前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海洋环境极端多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涉及大量的岩土工程问题。结合国家海洋强国、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需求,更好地为我国工程建设服务,本次会议主题设定为“海洋岩土工程”。
    • 张磊
    • 摘要: 中国“海洋国土”的系统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然而结合已有研究和使用现状,仍有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澄清。其一,“海洋国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讨论时应注意时代是否合适;其二,“海洋国土”并不具备国际法和国内法客体的法律地位,因此在论及“合法性”问题时需要审慎使用;其三,“海洋国土”立足于中国现实,是关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符合国家经济、资源、政治、安全和发展多方位内在逻辑,充满政治情感色彩。“海洋国土”概念与理论极大推进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也将是国际海洋法进一步发展的中国贡献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