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脂质组学

脂质组学

脂质组学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14030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等;脂质组学的相关文献由683位作者贡献,包括沈清、刘虎威、白玉等。

脂质组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4030 占比:99.93%

总计:214185篇

脂质组学—发文趋势图

脂质组学

-研究学者

  • 沈清
  • 刘虎威
  • 白玉
  • 戴志远
  • 陈康
  • 俞喜娜
  • 崔益玮
  • 张燕平
  • 李诗言
  • 陈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武丹彤; 张月; 常亚娟; 艾民
    • 摘要: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导致机体部分或全身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目前,在AID发生发展过程中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和监控病情的生物标志物,导致AID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影响其预后。而脂质组学通过对生物体中脂质的种类、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系统性研究,从机体脂质代谢途径寻找生物标志物。随着对AID研究的不断深入,脂质组学在AID生物标志物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未来其将为AID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等提供新途径。
    • 韩梅; 黄有军
    • 摘要: 脂质组学是一种基于高通量的测序技术,可有效研究脂类家族的各种脂质分子,进而阐明脂类物质在生物体中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理。本研究综述了近几年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进展,主要介绍了散弹枪脂质组学和基于色谱分离的质谱方法,为今后脂质组学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 黄莹洁; 刘鑫; 黄成; 史雪姣; 赵倩楠; 田源; 代龙; 张加余; 满玉清; 王少平
    • 摘要: 目的采用脂质组学方法研究干土鳖虫和甘草制土鳖虫两种饮片中的脂肪油含量。方法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采用连续回流方法提取土鳖虫焙干品和甘草制土鳖虫中的脂肪油,采用脂质组学技术,辅以SIMCA-P 14.0和SPSS 20.0软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土鳖虫两种不同炮制品中的脂质进行系统分析,并找出其差异成分。结果在土鳖虫干品中鉴定出85个脂质成分,其中甘油脂(GL)37个,脂肪酸(FA)37个,甘油磷脂(GP)10个,固醇脂(ST)1个。经PCA和OPLS-DA分析,结合VIP值和Pcorr的变量,以P<0.05为阈值,得出两种土鳖虫炮制品差异性脂质成分有68个,其中GL 32个,FA 26个,GP 9个,ST 1个。且多种脂质成分在两个炮制品内的相对含量不尽相同。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土鳖虫中的脂质成分影响较大,这为不同土鳖虫炮制品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 王琳; 林雪松; 丁楠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脂质组学差异。方法2015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患者107例和NASH患者92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分析。结果与NAFL组比,NASH组有3种游离脂肪酸(FFA,12:0、18:1和20:0)、2种二酰甘油(DAG,36:3和36:4)、16种三酰甘油(TAG,52:4、52:5、54:4、54:5、54:8、56:5、56:7、56:8、56:9、58:4、58:8、58:9、58:10、58:11、60:6和60:12)、2种磷脂酰胆碱(PC,36:5和38:6)、1种磷脂酰丝氨酸(PS,33:0)、2种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36:2和39:1)、2种胆固醇脂(CE,20:4和22:6)、4种鞘磷脂(SM,36:3、38:2、40:1和42:1)、3种神经酰胺(Cer,40:1、41:1和42:1)水平升高,3种FFA(16:1、22:4和22:5)、1种TAG(54:2)、3种PC(32:1、35:4和38:3)、5种磷脂酰肌醇(PI,32:1、34:1、34:2、36:4和40:4)、5种缩醛磷脂酰胆碱(PlsCho,34:2、36:2、36:4、40:5和42:5)、7种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lsEtn,36:6、38:5、38:6、38:7、40:7、40:8和42:7)水平降低(P<0.05)。结论NAFL和NASH患者血清脂质代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血清脂质组学分析可进一步明确不同分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脂质代谢特征。
    • 郑韶爵; 朱厚荣; 罗佳佳; 刘攀道; 罗丽娟; 刘国道; 董荣书
    • 摘要: 为分析大叶山蚂蝗对缺磷胁迫的响应,在水培条件下对其进行正常供磷(+P)和缺磷(-P)处理,并检测干重、磷含量及叶片脂质的变化。结果发现,-P处理10 d后,大叶山蚂蝗的地上部干重和磷含量显著降低。随后,对叶片的脂质组分析共鉴定到240个脂质,其中-P与+P处理间的差异脂质82个(上调43个,下调39个)。-P处理上调的脂质均不含磷,包括38个糖脂、3个甘油脂和2个固醇脂。而-P处理下调的脂质均为磷脂,包括14个磷脂酰乙醇胺、8个磷脂酰甘油,6个磷脂酰肌醇,5个磷脂酸,3个磷脂酰丝氨酸,1个磷脂酰胆碱,1个溶血磷脂酰胆碱,1个磷脂酰乙醇。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以不含磷的脂质替代磷脂是大叶山蚂蝗叶片适应缺磷胁迫的机制之一。
    • 朱浩; 高普均
    • 摘要: 肝脏能量代谢是一个受多种刺激调节的动态过程。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人类研究通常集中在空腹状态。作者推测NAFLD患者餐后肝脏脂质代谢存在独特的改变。
    • 李孟孟; 宋英华; 刘宝秀; 薛鹏; 任薇; 柴文琼; 刘桂芹; 朱明霞; 王长法
    • 摘要: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法脂质组学研究三粉(Sanfen,SF)驴和乌头(Wutou,WT)驴肌肉脂质和脂肪酸组成、差异脂质、潜在生物标记物和代谢途径。结果表明,2种驴肉均鉴定出1101种脂质分子,属于13个亚类。甘油三酯为德州驴肌肉优势脂质,其次是磷脂;甘油二酯相对含量在SF驴肌肉中显著高于WT驴肌肉(P0.05)。共筛选出37种差异脂质分子(投影变量重要性值大于1和P<0.05),其中SF与WT驴相比,32种上调,5种下调。利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筛选出11种脂质分子可作为区分SF和WT驴的主要候选生物标志物。差异脂质分子主要富集的脂质代谢通路包括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生物合成途径、α-亚麻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本研究在脂质分子和代谢水平分析德州驴不同品种肌肉脂质的差异,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
    • 王筱迪; 周金杭; 曹雪; 高文浩; 尹乾隆; 任皓威; 刘宁
    • 摘要: 为深入了解婴儿时期人乳中复杂的脂质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及具有高采集命中率的顺序窗口采集所有理论质谱模式(sequential window acquisition of all theoretical mass spectra,SWATH)对不同泌乳阶段人乳中的脂质进行鉴定及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泌乳阶段的人乳中共检测到229种脂质。根据“脂质代谢途径研究计划”中的分类,共检测到五大类物质:甘油酯类(glycerolipid,GL)主要包括24种甘油二酯和28种甘油三酯;甘油磷脂类(glycerophospholipid,GP)主要包括33种磷脂酰乙醇胺、21种磷脂酰胆碱、8种磷脂酰丝氨酸、13种磷脂酰甘油、10种磷脂酸和7种磷脂酰肌醇;鞘脂类(sphingolipid,SP)化合物共22种;甾醇脂类(sterol lipid,ST)化合物共10种;脂肪酸类及其衍生物(fatty acids,FAs)共4种。随着泌乳期的延长,GL、SP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而GP、ST、FAs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本研究实现了人乳中脂质的全面定性与相对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同时搭配SWATH采集模式,为科学模拟各阶段人乳及开发不同段龄婴幼儿奶粉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闫玉珠; 于燕; 刘俊叶; 赵和平; 王冀邯
    • 摘要: 目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数患者并发脂肪代谢紊乱。本研究探讨不同亚型的ONFH的脂代谢表达谱模式。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ONFH)组(n=16)、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组(n=29)、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n=32)。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串联(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 tandem apparatus,UPLC-MS/MS)技术对受试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脂质代谢物的检测,鉴定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对代谢物表达谱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计算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来衡量各脂质代谢物的表达模式对各组样本分类判别的影响强度和解释能力。筛选出不同组间倍数改变(fold change,FC)>2、P1的脂质代谢物作为差异脂质物。其中,AONFH组和SONFH组中共同存在的差异脂质物被视为ONFH的共有差异脂质物,单独存在的差异脂质物被视为AONFH组或SONFH组的特异性差异脂质物。在差异脂质物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评价差异脂质物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依据AONFH组和SONFH组患者的疾病分期信息,分析差异脂质物与疾病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血浆样本中共检测到1358种脂质代谢物。与NC组相比,AONFH组和SONFH组脂质代谢谱表达模式均有显著差异。分别在AONFH组和SONFH组患者外周血中筛选出62和64种差异脂质物(FC>2,P1),且均以上调为主。进一步鉴定出AONFH组和SONFH组共有的差异脂质物有9种,AONFH组有6种脂质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7,它们分别为1-myristoyl-2-docosahexaen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血清素(serotonin)、PE(19:0/22:5)、PE(19:0/22:5)、cholest-5-en-3-yl beta-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AONFH组鉴定出特异性差异脂质物53种。SONFH组鉴定出特异性差异脂质物55种,SONFH组有6种脂质物的曲线下面积大于0.9,分别为1D-myo-Inositol 1,2-cyclic phosphate、L-pyroglutamic acid、DL-carnitine、8-amino-7-oxononanoic acid、Clobetasol和presqualene diphosphate。AONFH组中有9种差异脂质代谢物与疾病分期有关,分别为LPG 18:1、serotonin、PC(22:4e/23:0)、PC(19:2/18:5)、hypoxanthin、PE(18:1/20:3)、LPE18:1、1-stearoyl-2-arachidonoyl-sn-glycerol、PE(16:0/18:1);随着AONFH疾病分期由Ⅰ/Ⅱ期向Ⅲ/Ⅳ期进展,该9种差异脂质物含量呈升高趋势。SONFH组中有8种差异脂质代谢物与疾病分期有关,分别为TM6076000、4-(1,1-dimethylpropyl)phenol、D-617、asarone、phenylac-gln-OH、肌酸(creatine)、leu-pro、8-amino-7-oxononanoic acid;随着SONFH疾病分期由Ⅰ/Ⅱ期向Ⅲ/Ⅳ期进展,该8种差异脂质物含量逐渐升高。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临床工作中常见AONFH和SONFH患者的血浆脂质表达谱特征,鉴定出了与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有关的差异脂质物,为探索ONFH的脂质代谢变化和挖掘新型敏感性、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 张美兰; 赵康宇; 张立伟; 何东平; 郑竟成
    • 摘要: 研究了溶剂法提取微拟球藻脂质的工艺,对比了氯仿-甲醇(体积比1∶1)、氯仿、异丙醇、石油醚、正己烷-乙醇(体积比1∶1)、正己烷、乙醇7种溶剂对微拟球藻脂质得率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的影响,确定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微拟球藻脂质提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后采用UPLC-Q-TOF-MS对所得微拟球藻脂质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微拟球藻脂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7.5、提取温度65°C、提取时间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微拟球藻脂质得率为(15.87±0.21)%,EPA含量为(14.49±0.14)g/100 g。微拟球藻脂质中检出17种脂质,其中12种脂质含有EPA,含有EPA的脂质占总脂质的45.24%。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