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感受
主观感受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77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绘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5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460篇;相关期刊605种,包括大众心理学、青春岁月、集团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5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2012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联谊会等;主观感受的相关文献由1012位作者贡献,包括肖艳楼、李庆恒、袁浩等。
主观感受
-研究学者
- 肖艳楼
- 李庆恒
- 袁浩
- 孟继贤
- 李燕
- 丁元竹
- 余春艳
- 佟志臣
- 倪永红
- 傅秀章
- 冯艺
- 刘伟静
- 刘剑
- 刘欣华
- 刘灵辉
- 刘珏
- 刘珑
- 刘艳
- 刘道顺
- 卫泽珍
- 叶倾城
- 吴一兵
- 吴丽丽
- 吴俊燕
- 唐雄丽
- 孙秋华
- 宋润霞
- 崔凤
- 崔媛媛
- 张一敏
- 张恩祥
- 张熙
- 张玉洁
- 张琦
- 徐辉
- 戴铜
- 时贤君
- 曹玥
- 曾伦武
- 本刊编辑部
- 李丽梅
- 李亚飞
- 李春旺
- 李梦
- 李秀娟
- 李雷
- 杨国
- 杨柳
- 杨钰蝶
- 林宇凡
-
-
陈锦华;
杨婷;
宿文俊
-
-
摘要:
意象指的是客观事物在人心中所形成的主观感受,在心理学上意象指的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组织与融合。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原始社会文明的起源地,是响应国家大时代发展下的文化号召,是专家学者们钻研历史、传承文明的活化石。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中将城市中的物质形态归纳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种意象元素,这五个意象要素通常被人们用来做城市规划等设计。文章所及的村落意象就是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五要素的再运用。
-
-
秦琴;
柯青;
谢雨杉;
汪传雷
-
-
摘要:
健康网站是用户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来源,在线健康信息的质量关系到患者、医生、网站运营商等所有相关者的利益。网站页面元素是在线健康信息的载体,用户对信息质量的评价依赖于对页面元素的感知。本研究基于在线健康信息质量评价原则划分页面元素,采集和分析相关页面元素上的注意力分配;利用调查问卷收集质量评价数据,分析质量评价与页面元素注意力分配的相关性;通过凝视提示回顾式发声思考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用户的主观感受,以解释质量评价与页面元素注意力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其他页面元素,用户在医生认证资质和广告上的注意力分配较多;用户对健康信息权威性、保密性、公开性和广告政策的评价分别与相应页面元素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正相关,对补充性和归因性的评价分别与相应页面元素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负相关,而对合理性和透明性的评价与相应页面元素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不相关;最后,从用户主观感受的角度揭示了注意力分配和质量评价产生关系的内在原因。本研究丰富了在线健康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为改善在线健康信息内容质量和健康网站界面设计提供了参考。
-
-
李绍光
-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吸附性义齿理念指导下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新乡新华医院收治的94例无牙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义齿修复方式,观察组采用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上下颌压痛点个数、咀嚼效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修复前两组患者主观感受、上下颌压痛、咀嚼效率、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佩戴3个月后语言功能、佩戴舒适感、义齿稳定性、咀嚼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5、7.939、9.940、7.735,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3个月后上下颌压痛评分低于痛点个数少于对照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2、6.461,P<0.05);观察组修复3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1、7.279,P<0.05)。结论:采用以吸附性义齿理念指导下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能够有效提升修复效果,减轻上下颌压痛,改善咀嚼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
袁策;
张明宇;
李双旭;
刘继凯;
吕晨歌;
刘乾昌
-
-
摘要:
本文从老年人在住宅楼梯间内的照明需求出发,以天津市内15个老旧小区内的老旧住宅楼梯间为研究对象,对其照明空间指标、照明环境指标和照明参数指标进行现状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状主观评价。结果表明60岁及以上人群对楼梯间内各区域照明现状评价未达到满意程度。此外,其对梯段处、平台处、入户门门锁处、单元门门厅处和楼梯间整体照明的满意程度均低于60岁以下人群,且除楼层平台地面均匀度和光色氛围满意度外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实测数据与主观评价的结合分析,60岁及以上人群对楼梯间照明整体满意程度与踏步处照度、平台处照度和门锁处垂直照度呈正相关。其中梯段处照明需求与踏步处照度呈正相关,平台处照明需求与平台处照度和均匀度呈正相关,门锁处照明需求与门锁处垂直照度呈正相关。因此现有老旧住宅楼梯间内梯段处、平台处、入户门门锁处照度均需提升,且照明设计及指标应根据老年人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及改善。
-
-
岳泓伶;
杨广斌;
安静;
冯雯蕊
-
-
摘要:
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作为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师生的教学科研环境质量和身心健康。采用问卷调查(声景宁静度、美景度和声舒适度、声要素特征、喜好度)及实地声源数据勘测对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校园声环境进行研究。从视听角度,校园环境美景度与宁静度显著相关(0.315≤r≤0.575,p<0.01),且偏向宁静的环境中,风吹树叶、流水声声舒适度与宁静度呈正相关(0.116≤r≤0.281,p<0.05)。从校园声要素特性及声要素喜好角度来看,各场地中主观强度分值大于1的,受访者能明显感知到该声源,且校园师生偏爱风吹树叶声(1.39)、鸟鸣声(1.34)、流水声(1.29)。声级实测结果表明,西门、一号球场、一食堂、学院楼及二号生活区A声级都超过限值55 dB(A),均值为55~60.8 dB(A),白云湖湖畔、图书馆广场、龙文山和图书馆旁银杏林等休闲区域A声级均值为42.7~55 dB(A)。校园声环境质量评价可做为校园声景观优化的依据。
-
-
王莹
-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护理中应用知信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8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以知信行护理模式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认知率(95.24%vs.71.43%)和治疗依从性(97.62%vs.73.8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主观感受指数表现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40例,占97.56%)患者的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例,占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疼痛、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知信行护理模式应用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护理中能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主观感受指数,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感,提高整体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
陈玮;
高东东;
路建华
-
-
摘要:
针对某车辆加速时车内存在严重轰鸣音问题,本文采用“源±传递路径±响应”的分析思路,结合经验数据对该问题进行排查,通过提高模态频率和安装吸振器切断传递路径,使加速轰鸣音得到显著改善,极大提升了车内加速时的主观感受。汽车承载着各种载荷,如发动机的激励、路面的激励等。当载荷频率与局部模态频率一致就产生共振,车辆会发出轰鸣音。
-
-
张熙茹
-
-
摘要:
通过简要介绍室内软装色彩搭配与色彩心理学,分析室内软装色彩搭配对人心理造成的重量感影响、空间体量感影响、温度感影响、情绪感影响以及主观影响等,并尝试围绕室内软装色彩的构成及关系、软装色彩搭配的基础原则、用户对色彩搭配的空间感受、用户情感体验与主观感受等方面,就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室内软装色彩搭配策略进行探究。
-
-
-
-
摘要:
据《广州日报》2022年4月1日A4版报道: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4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9%的受访家长感到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够强。83.7%的受访家长对孩子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表示满意。但也有68.9%的受访家长指出学校安全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实操。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安全教育离家长们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与此同时,对于受访家长主观感受也需理性看待。
-
-
霍晓宏;
樊雅琴
-
-
摘要: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完善化。但过于繁重、机械重复的作业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进而抑制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课业负担的认识,学界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课业负担是一种客观负荷,是学校、教师、家长等施加在学生身上的、客观的、统一的学习量;第二种观点认为课业负担是一种主观感受。
-
-
李春艳
-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歧视的主观感受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歧视现象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湖南省郴州市城区老年人,对其进行老年歧视的主观感受、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流行性学.rn 结果:调查对象对年龄歧视的主观感受量表的得分为(3.00±0.59)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支持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man相关分析,老年歧视的主观感受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rn 结论:通过提高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可能降低老年人对年龄歧视的主观感受,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
-
-
杨肖丽;
张广胜
- 《2012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联谊会》
| 2012年
-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从南至北对中国各城市造成冲击,本文从农民工的视角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分别选择南北两个城市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南北方城市农民工对金融危机的主观感受差异,以及金融危机对南北方城市农民工对未来去向的影响的差别.分别采用有序和多项logit模型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南方城市农民工感受到的金融危机的冲击远远大于北方,南方城市农民工在金融危机下选择回家观望的概率也要高于北方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农民工选择回家观望的概率最高,为36.8%,其次是留在打工城市,为30.9%,选择到其他城市继续打工和创业的概率也高于10%,可见金融危机对农民工未来去向有较大的影响.
-
-
-
Mu Fei;
牟飞
- 《2017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前基于客观上对吸油烟机噪声大小的改善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吸油烟机噪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用户对吸油烟机噪声声品质的主观感受,本文分别从声功率级、语言清晰度、响度三个方面对两种不同型号吸吸油烟机声品质进行分析.通过对吸油烟机噪声声品质的主观评价分析,为吸油烟机噪声改善提供指导.
-
-
冯伟
-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作为20世纪戏剧研究(theatre studies)的基本工具,符号学的发展颇成气候.到了八十年代,其缺陷也露出端倪,症结在于文本中心思维的残余.因为意义的附加,符号学容易陷入先人为主的误区,因为纠结科学式的客观分析,符号学排除了观众和演员主体的主观感受,也淡化了戏剧演出中只可直观、无法言说的内容——而这些对于现当代戏剧至关重要.现象学视角的引入便可弥补符号学的不足.现象学强调主体对事物的直观把握,突出符号学忽视的感官体验.该方法的兴起呼应了现当代戏剧的走向.在能指与所指的链条断裂之后,剧场的非文本要素摆脱文本的奴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而如何摒弃意义的附加和阐释,关照戏剧艺术对人本源性的冲击,则是现象学视角的出发点.现象学重点关注观众和演员对演出的主观感受,主张悬置一切陈见,重审演出中的美学、伦理、社会和政治等问题.其思路与预设意义和价值体系的符号学有根本之别.
-
-
杨林源;
袁景玉;
刘宁;
孙婷婷;
王婧
- 《2015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幼儿的发展承载着祖国的未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及身心健康.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设计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照度、光色、眩光、灯具的选择与幼儿主观感受的关系.
-
-
周剑
- 《201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十五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汽车座椅舒适性是一个复杂的主观概念,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并且这些因素具有动态特性,随着人的心情、天气等一些变化因素,人的主观感受都可能是不一样的。目前国内没有完整系统的测试标准,本文主要是通过体压分布的测量来对座椅的舒适性进行研究探讨.
-
-
-
杨碧君;
毛东兴
-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噪声变得日益严重。本文从道路交通噪声、铁路与高速铁路噪声、航空噪声三方面展开,阐述了噪声现状、主要来源和特征,同时根据欧盟交通噪声发展规划,阐述了今后交通噪声的降噪措施和降噪目标。文章最后指出,交通噪声降噪成功与否还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
-
Fu Xiuzhang;
傅秀章;
Cao Yue;
曹玥;
Liu Jue;
刘珏
- 《2016苏鲁黑浙四省声学技术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教堂并不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其通过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在中国又经历了多年变迁,最终形成了与西方传统教堂大相径庭的中国风格.教堂是传道的重要场所,对室内声场有着特殊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又与教堂的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研究不同时期教堂内部形式、材料等对教堂声学性能的影响,探讨教堂功能与声学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部分地区的多座教堂进行实地测试以及软件模拟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时代、规模、平面形式的教堂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使用者(包括神职人员和信众等)的听觉感受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对实测、模拟以及主观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不同时期的教堂的主要声学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专门进行过声学设计的教堂声学指标明显优于未经设计的教堂;即使教堂的混响时间明显过长,在实际使用上似乎也没有特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