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筑
幼儿园建筑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教育、武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54378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重庆建筑、城市建筑、现代装饰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第十二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等;幼儿园建筑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彪、杨林源、袁景玉等。
幼儿园建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4378篇
占比:99.97%
总计:354487篇
幼儿园建筑
-研究学者
- 叶彪
- 杨林源
- 袁景玉
- 赵虎
- 冯素云
- 刘宁
- 孙婷婷
- 安长青1
- 徐涵
- 戴慧玲
- 李淼
- 杨剑峰
- 杨娜
- 杨海艇
- 王婧
- 罗芬
- COBE
- Deshaus
- FENG Baifeng
- MA Lei
- REN Yanfeng
- Rasmus Hjortshoj
- SHENG Feilong
- ZHANG Shu
- 丁素红
- 丰百峰
- 乔恩荣
- 于丹丹
- 于永厚
- 付世君
- 代照(翻译)
- 任艳锋
- 何开远
- 何杏华
- 党林
- 刘慧
- 刘文聪
- 刘荣
- 史美琪1
- 吕晶
- 吴如强
- 吴超群
- 吴顺平
- 周丹
- 周永忠
- 周轶蓉
- 唐潇
- 姜敏华
- 孙承磊
- 孙振华
-
-
赵磊;
黄广国;
衣超
-
-
摘要:
以某幼儿园建筑电气设计为例,综合考虑结构特点、暖通要求,结合相关规范,从电气照明、配电安全、广播通知、火灾自动报警、可燃气体报警设计方面分析了幼儿园建筑电气设计,以期对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
-
苏剑鸣;
贾雨洁
-
-
摘要:
美育是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幼儿的成长环境对于其后天审美能力的养成会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调查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比较幼儿成长环境特征与幼儿审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尺度宽阔的半封闭空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蓝、黄和粉色为主的色彩亮丽的幼儿园环境与贴近自然色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审美能力尤其是色彩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设施设计中,明亮且富有美感的空间环境与富有创造性功能的活动设施有利于培育幼儿对美的感知、理解、想象能力。
-
-
陈泉任;
丁素红
-
-
摘要:
福建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冷巷是被动节能技术的主要方式。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冷巷可以通过自然通风达到散热、降温、防潮的效果。该文通过系统分析传统冷巷的定义、组成、空间类型及技术要点与影响因素,以2020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方案《竹巷·风生》为例,探究传统冷巷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幼儿园建筑中的应用。通过模拟验证发现,冷巷可以加强室内外通风,达到散热、降温、防潮的目的,从而提升对冷巷技术热工性能的认知,引起对传统被动式节能技术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思考。
-
-
吴超群
-
-
摘要:
幼儿园建筑作为城市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公共性建筑,它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为促进幼儿教育教学事业的良好发展。其幼儿园建筑设计应符合幼儿教育教学内容,应将整个园区从室外设计到室内设计、装修,以及设施设备都按照我国规定的一级幼儿园的标准配备进行,其整体装修风格应集科幻、童趣、现代、教育为一体。
-
-
-
方徐根;
官万延;
杨敏;
梁利霞
-
-
摘要: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杭州市西湖吉鸿未来社区幼儿园为例,采用CFD软件进行幼儿园建筑通风模拟,以典型污染物代表CO_(2)为标志物,分析室内CO_(2)浓度场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过渡季节,幼儿园教室能够通过开窗的自然通风方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冬夏季幼儿园教室应采用上部机械通风方式的新风净化系统,解决冬夏季幼儿园教室内CO_(2)浓度偏高的问题。
-
-
王晨军
-
-
摘要:
结合厦门欧厝幼儿园实际设计案例,以通过建筑空间设计提升幼儿探索能力与社会认知能力为目标,结合幼儿园方、建筑设计方、儿童使用方等需求,归纳总结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点,提升幼儿园建筑规划布局、建筑单体空间及室内装修设计的合理性。
-
-
徐正宏;
杨剑峰;
徐涵
-
-
摘要:
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低碳建筑应运而生,而幼儿园建筑因其普遍规模小、能耗低、可复制性强,易于开发并推广建筑低碳或零碳技术。文章以南京市南部新城新建零碳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低碳设计内容。一是选择绿色建材和装修材料,通过合理朝向和空间布局尽可能最大化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二是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通过“被动式+主动式”设计降低能源需求大约20%,有效推进低碳建筑建设进程,助力建筑业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
徐涵;
毛洪山;
杨剑峰
-
-
摘要:
文章以某超低能耗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为例,详细阐述建筑设计内容,并对建筑进行能耗分析。通过“被动式+主动式”设计降低能源需求大约40.65%,建筑综合节能率和建筑本体节能率分别为51.44%和40.65%,满足超低能耗建筑的节能率要求,此外还设置光伏发电系统,有效推进低碳建筑建设进程,助力建筑业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
刘荣
-
-
摘要:
室内空间是指被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同时围合而成的建筑内部空间;室外空间是指只有底界面、侧界面围合形成的建筑外部空间。室内空间是有限的,而室外空间是无限的。人对空间的需求,是一个从满足生活上的需求到满足心理上的精神需求的发展过程。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也在发生变化,希望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能更多的与大自然的天空、阳光、山水、树木花草产生关系,让室内空间适当“室外化”,即灰空间。而这个灰空间又对室内外空间起到融合协调的作用。文章以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幼儿园尚书分园为例,探索灰空间在幼儿建筑中的应用,使校园整体空间更符合幼儿心理需求,尽可能地让孩子回归自然释放天性。
-
-
-
袁景玉;
王策;
杨林源
- 《第十二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针对中国现阶段幼儿园光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某幼儿园光环境进行问卷调研和实地测量,了解幼儿对光环境的需求.通过光环境模拟软件和能耗模拟软件针对幼儿园的窗口朝向、窗地比、窗台高度、窗玻璃材料等要素进行模拟分析,找到同时满足采光与能耗的最佳窗口面积、最适宜窗玻璃材料、最佳窗台高度以及最佳窗口朝向的取值范围和参考数据,可为今后相关类型建筑设计及标准、规范的细化提供依据.
-
-
杨林源;
袁景玉;
刘宁;
孙婷婷;
王婧
- 《2015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幼儿的发展承载着祖国的未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及身心健康.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设计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照度、光色、眩光、灯具的选择与幼儿主观感受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