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幼儿心理

幼儿心理

幼儿心理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729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0099篇;相关期刊377种,包括父母必读、考试周刊、家庭教育:幼儿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TIF2011)、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委会第八届全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等;幼儿心理的相关文献由733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卓娅、莫源秋、季云飞等。

幼儿心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6 占比:3.4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0099 占比:96.53%

总计:20821篇

幼儿心理—发文趋势图

幼儿心理

-研究学者

  • 许卓娅
  • 莫源秋
  • 季云飞
  • 王丽燕
  • 徐冬梅
  • 刘建华
  • 李芳
  • 桑标
  • 邓赐平
  • 陈淑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云竹
    • 摘要: 心理健康管理是幼儿健康管理云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健康管理云平台的建设对于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不同的幼教心理管理实践,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管理云平台的建设与运用,最大程度上贯彻落实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儿心理健康管理云平台运用的目的与要求。
    • 张蕾
    • 摘要: 家园共育即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家庭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园共育理念对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文章从家园共育的实践价值入手,分析家园共育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新型家园关系、明确家园合作原则、畅通家园沟通渠道、开展家园合作活动等方面对优化家园共育的可行性策略进行探究。
    • 古丽波斯坦·沙力
    • 摘要: 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实现。在素质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必然会受到幼儿教育界的关注。幼儿健康心理培养的黄金时期就是幼儿园时期,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的人格发展。因此,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幼儿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与扶持,使其从小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吴海勇; 孔秀玲
    • 摘要: 本文通过编制3—6岁幼儿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以期为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一个评价依据。文章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查阅的基础上,结合结构式访谈,搭建3—6岁幼儿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然后对12000名幼儿进行了问卷测查。经过数据处理,最终得到3—4岁幼儿心理素质发展评估量表,共8个分量表、48个项目;4—5岁幼儿心理素质发展评估量表,共7个分量表、41个项目;5—6岁幼儿心理素质发展评估量表,共8个分量表、56个项目。项目分析显示,3—4岁量表项目的区分度处于0.31—0.61之间、通俗性水平处于0.59—0.86之间;4—5岁量表项目的区分度处于0.33—0.58之间、通俗性水平处于0.45—0.92之间;5—6岁量表项目的区分度处于0.31—0.61之间、通俗性水平处于0.61—0.93之间。信度分析表明,3—4岁量表、4—5岁量表、5—6岁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1、0.887、0.933。结构效度分析表明,量表的IFI值和TLI值几乎在0.725—0.845之间;SRMR值处于0.046—0.065之间。综上,研究所设计的3—6岁幼儿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与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相符,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其适用于3—6岁幼儿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估,具有幼儿心理素质发展水平测评和心理素质课程教育的效果评估等功能,并且能够引导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活动。
    • 俞兰琪
    • 摘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父母的情绪管理较差,就会导致学生的性格与行为存在问题,而如果父母有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则会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促使其全面发展。本文对父母情绪管理对孩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积极的影响。
    • 缪欢欢
    •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为了真正确保幼儿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强化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这样一来,能够有助于幼儿的未来成长,对于幼儿的未来个人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 叶芳
    •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心理及其他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以幼小衔接期的幼儿为例,在这一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不但要关注其智育,更要关注他们在此期间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在启蒙阶段没有建立起他们的学习自信、人际交往自信以及生活自信,那么,对于其以后的引导也将事倍功半。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幼小衔接期幼儿心理特征分析以及自信心的有效培养”开展深入探讨,为保障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建言献策,同时也为当今时代学前教育一线工作者们提供有关的创新性教学建议。
    • 杨阿丽
    • 摘要: 幼儿园在幼儿成长路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阶段是幼儿心理创建、生活规律发展的主要时期,是发展幼儿良好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幼儿通常年纪都在3~7岁,幼儿进入幼儿园是第一次脱离家庭,接受知识的起点,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发展一日活动中,需要格外注重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教育,促进幼儿感受到语言的趣味习惯以及丰富性,让幼儿不仅可以掌握知识,并且还可以收获快乐,彰显一日活动发展的实际意义。因此,需要结合幼儿一日活动中创设语言环境的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罗雯; 袁维琼
    • 摘要: 案例背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良好的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不仅能促进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强化同伴交往,更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为积极适应未来的生活提供准备;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幼儿活动的能力和积极性。不合理的引导与处理,将可能引发幼儿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以及厌恶和逃避幼儿园生活等。
    • 彭静
    • 摘要: 学前教育是幼儿第一次进入"幼儿园"微型社会接触的正式教育.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心理引导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时期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习惯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引导教学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心理状态,制定灵活多样的引导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幼儿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以信息化教学方式让心理引导教学更加形象生动,能够让幼儿的心理发展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迈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