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5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艺美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366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美与时代(上旬刊)、美与时代·城市、文艺生活·文海艺苑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3年度学术交流会、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南方七省(区)硅酸盐学会第25届学术交流年会等;色彩心理学的相关文献由51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耀卿、盛丽、许旺林等。
色彩心理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366篇
占比:97.45%
总计:13716篇
色彩心理学
-研究学者
- 李耀卿
- 盛丽
- 许旺林
- 陈胜
- 魏珂
- 丁束毅
- 付聪
- 伍雪
- 修德旭
- 刘雯斐
- 原田玲仁
- 周曼
- 徐伯初
- 方越
- 易欣
- 李大伟
- 李锦康
- 林峻
- 栾航
- 王欣雨
- 胡曦
- 花兵昌
- 范霖
- 阎山岭
- 韩雄
- 颜伟娜
- Artecnicainc
- Associ
- Bastien
- CEHZ
- Frank
- Giorgia
- Hctor
- In-es.artdesign
- Jenkins
- LEFEBVRE
- Ludovic
- MIMI’lou
- Nana(图)
- ROTH
- Serrano
- TAILLAED
- Thomas
- Ts
- Wang Jinrong
- Zanellato
- es
- et
- 丁一
- 万云青
-
-
薛雨;
赵中建
-
-
摘要:
文化景观设计是为满足文化主体人更高层次需求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五感理论作为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通过阐释其原理与特点,是解读景观设计规律与感知方法之“主观性”与“多解性”的重要途径。结合环境及视觉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较为深入地挖掘以南京市中山陵为例的纪念性文化景观基于视觉感知体验原理的知觉作用机制与转译规律;分析与探讨在视知觉作用下的个案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客观性与合理价值。并力求探究视知觉体验对景观空间营造的启示与经验参考,以追求在理解与转译动作后能切实有效地实现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提高纪念性景观的特色品位的设计诉求。
-
-
张瑞璇;
李煜
-
-
摘要:
社区是一个复杂的载体,其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居住、交通、玩乐与文化,而这一切都少不了色彩的参与。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批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的灰色构筑物拔地而起,年代比较久的社区尤其喜欢灰白色系,使得社区这个充满生活气息与活力的地方蒙上了一层压抑感。色彩是最强烈最快速能够被人感知到的因素,因此熟练地运用色彩原理重现社区中的活力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
陈艳
-
-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色彩多样化的特征融入日常生活,受到广大儿童的追捧。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商店里五颜六色的生活用品在儿童眼里成为色彩集中展示区,丰富的色彩对儿童来说意味着新颖、欢乐及情感表达。商家会依据色彩对儿童产生的影响,运用不同色彩达到美化产品的效果,满足儿童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因此,色彩心理学在儿童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从儿童用品方面浅析色彩心理学的定义及其运用,进而提出对策。
-
-
张熙茹
-
-
摘要:
通过简要介绍室内软装色彩搭配与色彩心理学,分析室内软装色彩搭配对人心理造成的重量感影响、空间体量感影响、温度感影响、情绪感影响以及主观影响等,并尝试围绕室内软装色彩的构成及关系、软装色彩搭配的基础原则、用户对色彩搭配的空间感受、用户情感体验与主观感受等方面,就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室内软装色彩搭配策略进行探究。
-
-
周美琛;
丛红艳
-
-
摘要:
治愈系插画可以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有效缓解压力。文章首先阐述了治愈系插画的艺术疗愈功能;然后对治愈系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呈现进行分析,分别从色彩和构图两方面进行论述;接着分别对治愈系插画在包装设计中文字和主题的统一性、主体形象的独特性这两个视觉特征进行分析,选取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剖析;最后就治愈系插画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论述。
-
-
黄琦淇;
易欣;
刘礼
-
-
摘要:
针对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及家庭结构发生改变的现状,对自理型老人在公寓独立生活的有关问题及空间颜色设计进行研究。阐述色彩心理学的定义,分析色彩对住宅空间中自理型老人在心理、生理层面的影响。文章以典型空间为例,重点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对养老公寓进行设计分析,探究了色彩在室内空间氛围营造中的作用。提出运用色彩美学法则和设计规律营造宜人色彩空间氛围,并能方便老年人起居的空间色彩设计方案。该研究可为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空间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
-
卢冬冬;
张耀圣;
陶晨凯;
王浩浩;
王杰;
王传航
-
-
摘要:
现代研究发现色彩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是治疗阳痿伴有心理障碍者的新型疗法。受马巧琳教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五色针灸体系启发,将阳痿与中医五色理论及现代色彩心理学相联系,并根据阳痿多为肝郁气结、肾虚、瘀血阻络的病因病机特点,将其应用到阳痿临床辨治中,进而以五色针灸体系为基础,从五色针具、五色灸具、五色医疗环境对阳痿进行分型辨治,以期为阳痿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思路。
-
-
罗芳薇
-
-
摘要:
视觉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感官,色彩给视觉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色彩对心理的刺激而产生不同感受这一点,我们可以将色彩心理合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而动画作为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色彩在动画中是不可取代的组成元素之一,可以塑造动画人物形象、推动动画剧情发展、控制动画影片节奏、带动观众情绪,深化主题。文章基于对色彩心理学的研究,阐述了色彩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色彩心理学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动画作品的创作进行实践。
-
-
张嘉轩
-
-
摘要: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韦斯·安德森导演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色彩和美学价值。本文以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和色彩心理学作为支撑观点的理论依据。结合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整体历史背景和情感基调,对于电影的视觉语言展开色彩研究,分析其色彩在影片中的隐喻和心理暗示作用,最后提出了利用心理学进行影视语言的色彩研究具有重大指导价值的结论。
-
-
王凤娇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26届杭州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色彩是生活的调味剂,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如何利用色彩去改变生活,丰富生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医院建筑中的色彩设计,既要体现医学的特点,更应注重人性的心理研究,将对不同色彩所产生的不同功效与医院环境进行结合,使色彩辅助医学治疗,缓解病患痛楚,提升医院环境的品质.色彩心理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又称之为色彩管理、色彩行为、色彩实验心理、色彩调节学等,是一门研究色彩与人类行为关系的学科。医疗综合楼作为大型国际医疗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力求体现先进医疗设施和以人为本的特点,凸显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人文关怀,并且充分展现云南昆明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从地域文化出发结合色彩心理学,营造一个高品质、国际化的医疗环境。
-
-
-
王波
- 《2015(河南·郑州)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前科技馆展览内容中涉及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展项较少,本项目的开展有利于补充观众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本项目主要以色彩心理学知识结合科技馆光学展品的方式,根据受众群体特点研发设计展示板和学习单,并与"地摊式"教育活动相结合,以创新型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参与展厅的教育活动.
-
-
罗洁;
王维力;
陆帅光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3年度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园林设计作为现代城乡规划及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吸引人的设计,会让靠近它的人,忍不住多驻足、多赞美一会.作者希望通过本文与大家分享一些笔者平日做设计及研读相关书籍、文献累积的关于园林植物发挥其功能的心得,本文谈到的这些功能涵盖了从植物对气候、城市治安的影响到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色彩心理学的方面来阐述.让同行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园林植物的强大,以及作为设计师的使命感.
-
-
曾舒凡
- 《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公共环境交通设施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色彩设计则是这些"城市形象塑造者"在细节上的重要体现.作者列举了国内外各城市公共环境交通设施的色彩设计特点,通过对其色彩设计的研究比较,分析良好的色彩设计对公共环境交通设施的强化及协调作用. 公共环境交通设施色彩在完善城市色彩环境建设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创新灵活、整体协调的公共环境交通设施色彩点缀城市空间,避免不必要的色彩污染,是今后规范城市色彩的指导方针之一。在组织城市公共环境交通设施色彩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公共环境交通设施色彩对于城市立体空间构建的整体作用,设计师应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进行整理规划和布局,力求达到整体城市色彩的协调,并巧妙运用公共设施的色彩传承城市文化,传播地域美学。对某些特殊的需要强调易见性及注意力的公共设施,如交通车站设施、应急急救设施等,则应以醒目、强化的设计目的来指导相应的色彩配置,利用色彩心理学的直接感受和间接联想,加快视觉传播速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力。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尚未形成,或正在形成自己的城市色彩系统,在构建立体化的城市环境色彩体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
Wang Jinrong;
王锦蓉
- 《第十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癔症性失音症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21例采用言语-视觉-味觉联合暗示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2组病例根据一次性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总复发率评判疗效. 结果:自拟判断标准,一次性治疗后评价效果.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90.48%、总有效率100%、总复发率9.52%;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55.00%、总有效率85%、总复发率41.18%.收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意义. 结论:言语-视觉-味觉联合暗示治疗癔症性失音症,靶点刺激直观;治疗过程导入色彩元素,通过视觉激发患者自身活力和能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无创伤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
Wang Jinrong;
王锦蓉
- 《第十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癔症性失音症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21例采用言语-视觉-味觉联合暗示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2组病例根据一次性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总复发率评判疗效. 结果:自拟判断标准,一次性治疗后评价效果.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90.48%、总有效率100%、总复发率9.52%;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55.00%、总有效率85%、总复发率41.18%.收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意义. 结论:言语-视觉-味觉联合暗示治疗癔症性失音症,靶点刺激直观;治疗过程导入色彩元素,通过视觉激发患者自身活力和能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无创伤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
Wang Jinrong;
王锦蓉
- 《第十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癔症性失音症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21例采用言语-视觉-味觉联合暗示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2组病例根据一次性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总复发率评判疗效. 结果:自拟判断标准,一次性治疗后评价效果.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90.48%、总有效率100%、总复发率9.52%;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55.00%、总有效率85%、总复发率41.18%.收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意义. 结论:言语-视觉-味觉联合暗示治疗癔症性失音症,靶点刺激直观;治疗过程导入色彩元素,通过视觉激发患者自身活力和能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无创伤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
Wang Jinrong;
王锦蓉
- 《第十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癔症性失音症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21例采用言语-视觉-味觉联合暗示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2组病例根据一次性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总复发率评判疗效. 结果:自拟判断标准,一次性治疗后评价效果.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90.48%、总有效率100%、总复发率9.52%;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55.00%、总有效率85%、总复发率41.18%.收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意义. 结论:言语-视觉-味觉联合暗示治疗癔症性失音症,靶点刺激直观;治疗过程导入色彩元素,通过视觉激发患者自身活力和能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无创伤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