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相结构

相结构

相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3篇、会议论文255篇、专利文献1852469篇;相关期刊333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90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第八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等;相结构的相关文献由364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立新、雷永泉、陈长聘等。

相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3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5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52469 占比:99.94%

总计:1853617篇

相结构—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郑艺辉; 刘春丽; 张溢格; 翁维正
    • 摘要: 考察了苯丙氨酸或柠檬酸与硝酸铕的摩尔比对燃烧法制备的Eu2O3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纯单斜和立方相的Eu2O3.以325 nm激光为激发光源,在30°C和O2气氛下对单斜和立方Eu2O3上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情况进行比较考察,结果表明:经325 nm激光照射后,单斜和立方Eu2O3样品表面均检测到过氧物种的生成,但以柠檬酸为还原剂制备的单斜和立方Eu2O3均比以苯丙氨酸为还原剂制备的相应样品更易于生成过氧物种,其原因可能是前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两种方法制备的立方Eu2O3均比单斜Eu2O3更容易生成过氧物种.O2和CO2程序升温脱附(O2-,CO2-TPD)的表征结果表明,与单斜相样品相比,立方相样品更容易吸附和活化分子氧,样品表面晶格氧的碱性也更强,因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更有利于分子氧与晶格氧反应生成过氧物种.
    • 杨哲昊; 孙丽; 吕凯; 林冠坚; 白亮
    • 摘要: 本文以铸态Ti-5111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合金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相结构、显微硬度及其耐磨性。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铸态Ti-5111合金组织逐渐由粗大且不均匀的晶粒转变成大小均匀且细小的晶粒;经过1150°C/1h+空冷热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硬度最高,达到HV462.74;经800°C/4h+水冷热处理后,合金的耐磨性最高。
    • 张钧; 孙宇菲; 王晓阳; 王楠; 朱会敏
    • 摘要: 针对不同成分的二组元置换式面心立方固溶体,采用刚性球模型并结合随机函数控制,进行(111)晶面原子排列的晶体学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等效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成分下的Ti-Zr、Ti-Al、Zr-Al 3个体系的二组元置换式固溶体(111)面的晶格常数的变化特征,并与Vegard经验定律进行对比,给出了刚性球模型中由于原子尺寸不同而引起的晶格畸变对晶格常数及相结构的影响关系。
    • 张昊; 吴昊; 唐啸天; 罗涛; 邓人钦
    • 摘要: 高熵合金(HEAs)表现出比传统合金更为优异的耐磨耐蚀性能,逐渐成为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金属热还原法制备不同W含量的CoCrFeNiMnAlW_(x)(x=0.12,0.15,0.19)高熵合金,研究微量W元素的添加对CoCrFeNiMnAlW_(x)高熵合金的相结构、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和EDS等技术表征该合金的相结构、显微组织及元素分布,利用材料表面性能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测定该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不同W含量高熵合金均由两种不同晶格常数的BCC相组成,随着W含量的增加,BCC1相微观相貌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BCC2相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随W含量的变化而明显变化,而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CoCrFeNiMnAlW_(0.19)合金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684和1.06×10^(-5)mm^(3)/(N·m),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转变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相结合,最后再转变为摩擦磨损;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从6.08×10^(-6)A/cm^(2)减小到1.72×10^(-6)A/cm^(2),腐蚀速率也逐渐减小。
    • 赵桂媛; 王娣; 刘润政; 郑永卓; 吕蓉娜; 郝继功; 李伟
    • 摘要: 近年来,钛酸铋钠(BNT)基压电陶瓷材料因其独特的场致相变效应表现出巨大电致应变响应,并在驱动器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采用传统固相合成工艺制备了具有优异电致应变性能和温度稳定性的(Bi_(0.5)Na_(0.5))_(0.935)Ba_(0.065)TiO_(3)-xSrMAlO_(4)(xSrMAlO_(4),M=La、Y)系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并研究了SrMAlO_(4)(M=La、Y)组元对陶瓷相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SrMAlO_(4)组元的引入促使陶瓷的相结构由三方-四方共存相向单一伪立方相转变,并破坏了基体材料的铁电有序性,诱导出弱极性相,进而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电致应变性能。当SrMAlO_(4)掺杂含量为0.9%(摩尔分数)时,材料获得了最佳的电致应变性能:70 kV/cm电场下,其单向应变值分别为0.39%(M=La)和0.44%(M=Y),对应大信号d_(33)^(*)常数分别为557 pm/V(M=La)和629 pm/V(M=Y),高应变响应来源于电场驱动下弱极性态到铁电态的转变。此外发现,经0.9%(摩尔分数)SrMAlO_(4)(M=Y)改性的陶瓷材料在室温至100°C之间表现出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驱动器等器件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 郝宏波; 李晓; 龚沛; 魏宗英; 乔禹; 姚特; 梁雨萍; 王婷婷
    • 摘要: 实验选取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合金锭,并对合金的相结构及磁致伸缩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Fe-Ga合金中掺入Al元素来替代Ga元素的占位后,Fe_(81)Ga_(19-x)Al_(x)合金仍然以A2相为主,其基本结构为α-Fe体心立方结构,晶粒由之前细长的不规则多边形变为长条状的柱状晶,并且柱状晶的取向性显著增强;当x=3.5时合金的饱和磁致伸缩值为202×10^(-6),约为x=0时的4倍。磁致伸缩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掺Al后Fe-Ga合金的A2相沿[100]的择优取向以及Al原子进入Fe-Ga合金晶格引起的晶格畸变。
    • 张博峻; 杨富尧; 贺爱娜; 董亚强; 黎嘉威
    • 摘要: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_(74)Mn_(2)Cu_(1)Si_(13)B_(8)Nb_(2)合金带材,然后制成环形磁芯进行不同形式的退火处理。通过阻抗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磁光克尔显微镜(MOKE)等手段研究了原位压(缩)应力对淬态、常规退火和横向磁场退火态高磁感Fe_(74)Mn_(2)Cu_(1)Si_(13)B_(8)Nb_(2)合金的磁导率、相结构、微观结构与磁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应力不会改变合金的相结构和微观结构,但对不同样品的磁导率和磁畴结构有着明显的影响。560°C常规和横向磁场退火样品的磁导率对压应力非常敏感,归因于压应力诱发的磁各向异性比0 MPa下的磁各向异性高1个数量级。与磁场退火相比,560°C常规退火样品经原位压缩后磁导率要高,归因于其磁化更容易。
    • 程娟; 王怡莓; 张俊珩; 许泽军; 张道洪
    •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环氧当量的端羟基超支化环氧树脂(EHBP-n,n=3,6,9,12)/双酚A型环氧树脂(EHBP-n/DGEBA)固化体系的相结构,探讨了EHBP-n/DGEBA固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端羟基超支化环氧树脂质量分数的增加和环氧当量的减小,固化产物的相容性提高。固化微观结构中粒子的尺寸越大,力学性能越好。原位在线观察了9%EHBP-12/DGEBA(EHBP-12的质量分数:9%)的固化过程,提出了均相结构形成的机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EHBP-12/DGEBA的固化动力学,用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成像对固化产物的元素分布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EHBP-n与DGEB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 卜晓晨; 李成新; 李长久
    • 摘要: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粒子完全熔化条件下制备的Sr掺杂LaMnO3(LSM)阴极由于三相反应界面和贯通孔隙数量不足,其阴极阻抗较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在LSM微粉中加入20%(体积分数)亚微米石墨经团聚造粒获得LSM/石墨复合粉末,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不同功率下制备了LSM阴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能量散射光谱(EDS)及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表征了阴极的组织结构和相结构,研究了电弧功率对LSM阴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的阴极在经过800°C热处理去除石墨后呈现稳定的钙钛矿结构,其中均匀分布着直径1~2μm的孔隙,表观孔隙率大于10%,且随电弧功率的增加而减小。28 kW电弧功率下等离子喷涂多孔LSM阴极阻抗在850°C时为1.22Ω·cm^(2)。
    • 顾苏怡; 周正存; 敖培
    • 摘要: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工艺制备了含Fe、Nb、Al和Sn的Ti-12Mo合金铸锭,并对其进行了950°C保温30 min炉冷和水冷的热处理。研究了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对Ti-12Mo合金相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12Mo合金中加入Al、Sn元素能起稳定α相的作用,加入Fe元素能起稳定β相的作用,加入Sn元素则阻碍β→ω相变并降低β相的转变温度,从而增加了合金中β相的体积分数。从950°C水冷的Ti-12Mo合金组织为α″相和β_(M)相,其超弹性应变较好、杨氏模量较小。随着α″相数量的增多,Ti-12Mo基合金的杨氏模量减小而超弹性应变增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