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3年内共计270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2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551135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导报、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典型零件热处理学术及技术交流会暨第十届全国热处理学会物理冶金学术交流会等;高熵合金的相关文献由5359位作者贡献,包括卢一平、卢金斌、李廷举等。

高熵合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2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1135 占比:99.89%

总计:551762篇

高熵合金—发文趋势图

高熵合金

-研究学者

  • 卢一平
  • 卢金斌
  • 李廷举
  • 王辉
  • 薛云飞
  • 张伟
  • 梁秀兵
  • 王同敏
  • 刘雄军
  • 吴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谷米; 孙荣禄; 牛伟; 郝文俊; 左润燕
    • 摘要: 本工作目的为研究硼铁粉含量对45钢表面激光熔覆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材表面制备了不同含量硼铁粉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对涂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及截面形貌进行对比分析,并测定硬度及耐磨性。结果显示:添加适量的硼铁粉能够改善AlCoCrFeNi涂层表面质量,细化组织。当添加3%~4%(质量分数,下同)硼铁粉时,涂层表面质量提高;当硼铁粉含量为5%~6%时,涂层成型质量变差,裂纹增加并出现了少量根瘤组织。适量添加硼铁粉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较不加硼铁粉的涂层硬度和耐磨性都有明显提高。当硼铁粉含量为4%时,涂层获得最佳的表面形貌和较优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涂层表面质量最佳,未出现明显的根瘤和裂纹。
    • 摘要: 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等研究人员研究揭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高熵合金强韧化机制。高熵合金由于优异的力学与物理化学性能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复杂强韧化机制保障了高熵合金具有高加工硬化率与稳定塑性变形能力,可打破传统合金存在的强度-韧性关系倒置瓶颈。
    • 张弛; 李坤; 姚丽娟; 朱满; 坚增运
    • 摘要: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高熵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使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铸态AlCoCrFeNi高熵合金并加以800°C和1050°C退火处理,检测分析了合金的组织和压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组织为等轴晶形貌,等轴晶内部分为富含Ni和Al元素的树枝晶与富含Cr与Fe元素树枝晶间区域;800°C退火后合金呈现树枝晶形态,树枝晶间由于FCC相和σ相的析出导致调幅分解消失,合金的屈服强度增加、塑性降低;1050°C退火后合金呈现等轴晶形态,晶内存在部分粗化的调幅分解相,退火处理略微降低了合金的屈服强度、而合金的塑性得到了提高。
    • 罗元祺; 刘佳; 雷宇; 安旭光; 孔清泉; 舒茗
    • 摘要: 针对现有铁素体钢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中抗压强度低与低温脆性高的问题,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系列Al_(x)FeNi_(2.5)CrMo高熵合金试样,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谱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式分析了Al含量对高熵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Al_(x)FeNi_(2.5)CrMo高熵合金主要由面心立方主相和少量的Laves相组成,其微观组织呈现出典型的树枝晶和枝晶间结构,且枝晶的分布均匀性随着Al含量的增加而变差;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着Al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Al含量x=0.2时,高熵合金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84 MPa和795 MPa.
    • 王文焱; 李梓箫; 刘金超; 王沛; 谢敬佩; 李炎; 冯悦
    • 摘要: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HEAp(AlCoCrFeNi)/AlSi12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微观检测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用维氏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检测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复合材料中HEAp与基体Al界面结合良好,无微隙和夹杂,界面未见明显的反应层或扩散层;随着HEAp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基体Al晶粒平均晶粒尺寸有所减小。加入HEAp的复合材料与未加入的相比,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有所提高,其中,HEAp体积分数为7%的HEAp/AlSi12复合材料断后伸长率为5.1%,维氏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72.0HV和142 MPa,综合性能较好。
    • 许启民; 张霄; 赵禹; 黄仲佳; 周晓宏; 王刚
    • 摘要: 目的 通过退火来提高等离子熔覆FeCoCrNiAl高熵合金涂层的耐磨性。方法 通过等离子熔覆技术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了FeCoCrNiAl高熵合金涂层,并分别在500、800、1200°C温度下退火2 h。退火前后的涂层由XRD、能谱仪、扫描电镜、三维形貌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硬度仪对其组织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 退火前的FeCoCrNiAl熔覆涂层由BCC相和大量非稳态FCC相构成。经500°C退火后,涂层形成了单一BCC相;经800°C退火后,涂层中的BCC相开始转变并析出均匀分布的FCC相。以上两个涂层的硬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受FCC相的影响,经400°C摩擦磨损30 min后,800°C退火后的涂层的耐磨性开始降低。而1200°C退火后,涂层中析出了大量棒状和不规则形状的富Fe-Cr相,导致其硬度和耐磨性显著降低,涂层的磨损更严重。结论 未退火的涂层和经500°C退火后的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经800°C退火后的涂层属于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机制,而1200°C退火后的涂层主要是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 刘勇; 朱景川; 来忠红
    • 摘要: 为了揭示退火处理对CuCrFeMnTiAl高熵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金相、SEM、XRD对退火组织进行了表征,利用压缩试验测试了退火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CuCrFeMnTiAl高熵合金在590°C退火后,除保留铸态密排六方(HCP)和面心立方(FCC)相外,还有体心立方(BCC)结构固溶体生成;退火温度升至955°C时,体心立方(BCC)结构又消失。铸态和退火态均为典型枝晶组织,随着退火温度的不同,除呈现树枝状外,还有圆棒状和近球状组织;随退火温度增高,枝晶尺寸有所增加。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断裂强度先升高后降低,750°C退火后可以达到1474.55MPa;断裂应变也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955°C退火时达到最大值8.2%。研究结果说明,采用热处理得到适当的复相组织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熵合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
    • 李琳; 王晓民; 张廷安
    • 摘要: 将Fe,Cr,Mn,Ni和Ti 5种金属纳米粉体经行星式球磨机混合后,采用真空熔铸法制备FeCrMnNiTi,FeCrMnNiTi_(0.5),FeCrMnNi 3种高熵合金。为研究这3种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运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3种合金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腐蚀后的合金进行微观组织观察。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FeCrMnNiTi合金的自腐蚀电位为-0.301 V时,FeCrMnNiTi_(0.5)合金的自腐蚀电位为-0.443 V;腐蚀产物形貌观察表明:FeCrMnNiTi_(0.5)以晶界腐蚀为主,另外2种合金以点蚀为主。由此得出结论:FeCrMnNiTi耐蚀性最好,FeCrMnNiTi_(0.5)耐蚀性最差;加入Ti可能造成了合金晶格畸变。
    • 卫娜; 韩彤; 刘小花; 张晨辉; 吴天栋
    • 摘要: 文章以一种新型核电结构材料Fe_(33.5)Ni_(33.5)Cr_(15)Mn_(10)Al_(5)Ti_(3)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和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复合冶炼方法制备合金,对其头尾切除百分比、元素烧损、相结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_(33.5)Ni_(33.5)Cr_(15)Mn_(10)Al_(5)Ti_(3)高熵合金头尾切除比为15.5%,比FeCrMnNi合金切除比小2.5%;FeCrMnNi合金和Fe_(33.5)Ni_(33.5)Cr_(15)Mn_(10)Al_(5)Ti_(3)合金的铸态组织均为典型的树枝晶结构,但FeCrMnNi合金的枝晶间析出相含量比Fe_(33.5)Ni_(33.5)Cr_(15)Mn_(10)Al_(5)Ti_(3)合金多;Fe_(33.5)Ni_(33.5)Cr_(15)Mn_(10)Al_(5)Ti_(3)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都比FeCrMnNi合金高,断后伸长率为23.5%。
    • 摘要: 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等研究人员研究揭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高熵合金强韧化机制。高熵合金由于优异的力学与物理化学性能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复杂强韧化机制保障了高熵合金具有高加工硬化率与稳定塑性变形能力,可打破传统合金存在的强度-韧性关系倒置瓶颈。其中,共格纳米L12相强化的面心立方晶体结构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常温、低温力学性能,其强韧化机制与塑性变形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