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各向异性

磁各向异性

磁各向异性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89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35504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功能材料、稀土信息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3海峡两岸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峰会、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等;磁各向异性的相关文献由981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广华、詹清峰、冯春等。

磁各向异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35504 占比:99.83%

总计:135740篇

磁各向异性—发文趋势图

磁各向异性

-研究学者

  • 于广华
  • 詹清峰
  • 冯春
  • 徐秀兰
  • 李润伟
  • 方允樟
  • 刘宜伟
  • 赵巍胜
  • K·李
  • S·H·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卿煜林; 彭小莉; 胡爱元
    • 摘要: 采用双时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自旋为1的双层平方晶格阻挫模型的相变行为.详细探讨了层间耦合相互作用J_(c)和单离子各向异性参数D对奈尔态(AF1)和共线态(AF2)之间相转换的影响.结果显示:只要参数J_(c)和D不同时为零,奈尔态和共线态在J_(2)=J_(1)/2(这里J_(1)和J_(2)分别描述的是系统自旋间最近邻和次近邻交换作用)时的相变温度相等,两个态共存.在低于相变点的温度范围内,AF1-AF2态之间可以发生相转换,其相变类型为一阶相变.当J_(2)≠J_(1)/2时,尽管AF1-AF2态有不同相变温度,但它们也可以共存.如果AF1(AF2)态的相变温度大,在低温,AF1(AF2)态更稳定;在高温,AF2(AF1)态更稳定;在中间温度范围内,AF1-AF2态之间也可以发生一阶相转换.
    • 陈哲; 康树杰; 朱乾科; 张克维
    • 摘要: 采用E-T和脉冲电化学沉积法,利用氧化铝(AAO)模板制备出直径200 nm,长度约为13.1μm的非晶态FeNi纳米线阵列。FeNi纳米线阵列的形貌、成分、微观结构以及磁学性能分别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Ni纳米线排列致密,外壁平整光滑,粗细均匀,元素分布均匀。制备的纳米线表现出纯非晶结构,退火后从非晶基体中析出γ(Fe,Ni)相,且晶粒的生长具有明显的(111)择优取向。VSM结果表明在非晶纳米线中具有较强的磁各向异性,其易磁化轴为平行于长轴方向。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矫顽力H_(c)和剩磁比B_(r)/B_(s)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纳米线内应力的释放及纳米晶间的磁交换耦合作用。
    • 张博峻; 杨富尧; 贺爱娜; 董亚强; 黎嘉威
    • 摘要: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_(74)Mn_(2)Cu_(1)Si_(13)B_(8)Nb_(2)合金带材,然后制成环形磁芯进行不同形式的退火处理。通过阻抗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磁光克尔显微镜(MOKE)等手段研究了原位压(缩)应力对淬态、常规退火和横向磁场退火态高磁感Fe_(74)Mn_(2)Cu_(1)Si_(13)B_(8)Nb_(2)合金的磁导率、相结构、微观结构与磁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应力不会改变合金的相结构和微观结构,但对不同样品的磁导率和磁畴结构有着明显的影响。560°C常规和横向磁场退火样品的磁导率对压应力非常敏感,归因于压应力诱发的磁各向异性比0 MPa下的磁各向异性高1个数量级。与磁场退火相比,560°C常规退火样品经原位压缩后磁导率要高,归因于其磁化更容易。
    • 陈强
    • 摘要: 当前超高储存密度器件以及其他先进器件的小型化需求可以被镧系元素的纳米结构满足。但是,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便是对于块状和小型纳米结构的基本性质问题。确定它们最稳定的结构、磁性以及磁各向异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的自旋极化广义梯度近似确定了Sm13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我们的结果表明,亚铁磁二十面体是能量最低的构型,部分Sm原子与其余的Sm原子反铁磁耦合。无论几何结构如何,Sm原子的磁矩约为6μB,主要由f轨道电子贡献。最后,磁各向异性能计算表明,Sm二十面体团簇具有一个面内的磁各向异性能。
    • 孟婧; 冯心薇; 邵倾蓉; 赵佳鹏; 谢亚丽; 何为; 詹清峰
    • 摘要: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MgO(001)单晶衬底上制备了交换偏置分别沿着FeGa[100]和[110]方向的FeGa/IrMn外延交换偏置双层膜,研究了交换偏置取向对磁化翻转过程与磁化翻转场的影响.铁磁共振场的角度依赖关系的测量与拟合,表明样品存在不同取向的四重对称磁晶各向异性、单向交换磁各向异性和单轴磁各向异性的叠加.矢量磁光克尔效应测量表明交换偏置沿着[100]方向的样品在不同磁场方向下表现矩形、非对称和单边两步磁滞回线;交换偏置沿着[110]方向的样品在不同磁场方向下表现单边两步和双边两步磁滞回线.考虑不同交换偏置方向的畴壁形核和位移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磁化翻转路径随磁场方向的变化规律和拟合磁化翻转场的角度依赖关系,表明交换偏置方向的改变使得畴壁形核能发生显著变化.
    • 卫晓琴; 张凤英; 李万喜; 王新益; 张爱华; 刘毓芳
    • 摘要: 利用稀土盐DyCl_(3)·6H_(2)O、双齿配体tmphen和[Mo^(Ⅲ)(CN)_(7)]^(4-)构筑块自组装得到镝的七核团簇化合物:[Dy^(Ⅲ)_(7)(tmphen)_(12)O_(6)(OH)_(6)Cl_(2)][Mo^(Ⅵ)(tmphen)O(CN)_(3)]_(6)Cl_(7)·66H_(2)O(1,tmphen=3,4,7,8-四甲基-1,10-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和磁性表征。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的主体为七核镝形成的圆盘状结构,而[Mo^(Ⅲ)(CN)_(7)]^(4-)构筑块发生了氧化分解,形成了[Mo^(Ⅵ)(tmphen)O(CN)_(3)]^(+)阳离子游离在晶格中。直流磁化率表明化合物由于存在量子隧穿弛豫路径,在低温下没有出现磁滞回线。交流磁化率表明,该化合物在零场下表现出缓慢磁弛豫的现象,具有单分子磁体的性质,其有效能垒为51.6 K(35.8 cm^(-1),τ_(0)=17μs)。
    • 唐颖; 单俊; 唐文生; 周俊磊; 顾宇舟; 王乾伟; 袁加仁
    • 摘要: 源于其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二维磁性半金属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潮.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本文预测了一种新型二维磁性材料——单层InMnTe3.计算结果表明二维InMnTe3是一种半金属磁性材料,其自旋向上的电子表现为金属性,而自旋向下的表现为半导体特性,因而可以实现100%的自旋极化.磁矩主要分布在Mn原子上且存在较强的铁磁耦合作用和极大的面外磁各向异性能.鉴于以上优点,二维InMnTe3将在高密度信息存储领域和自旋电子器件等方面拥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石文敏; 杨光; 吕黎; 李准
    • 摘要: 磁各向异性是无取向电工钢的重要特性,其对电机磁路的分析和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用单片磁导计测试了与轧向成不同方向的单片试样的磁性能,对B_(m)=1.0 T下的铁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 A/m以下的低场下不同方向的试样磁感差异明显,轧向试样磁感最低;而200 A/m以上高场下不同方向的试样磁感差异较小,60°试样磁感最低。一定频率下,磁感越高铁损各向异性越显著;而不同频率下,不同角度试样的铁损分布特点也不相同:200 Hz及以下频率,60°试样铁损最高,主要受磁滞损耗的影响;而400 Hz及以上频率,90°试样铁损最高,主要受反常损耗的影响。
    • 葛阳; 谭秋芸; 姜交林; 吴凯乐; 桑胜波
    • 摘要: 基于磁纳米颗粒制备的新型磁流变弹性基体是实现高灵敏柔性传感技术的重要方式之一。采用磁场诱导生长方法,在磁场环境下,制备出基于Fe_(3)O_(4)磁纳米颗粒的PDMS基柔性磁复合薄膜。通过数字显微镜、XRD表征了样品的形貌与元素,基于振动样品磁强计和自主搭建的磁致形变测量平台,测量了样品的磁学性质与磁致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磁场诱导下,Fe_(3)O_(4)质量分数为10%的PDMS基磁性复合薄膜可展现出色的面内磁各向异性行为,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可达5.9 emu/g,比同条件下无磁场诱导制备的各向同性磁薄膜增大了61%,同时,薄膜磁致形变角度可达80°.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法从理论上证明了PDMS基磁性复合薄膜的非线性力磁耦合行为,为PDMS基磁性复合薄膜磁致力学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
    • 崔会会; 孙同明; 王淼; 陈磊; 汤艳峰
    • 摘要: 单离子磁体(SIMs)因其磁性双稳态和慢弛豫机制而在高密度信息存储、量子计算和分子自旋电子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中3d过渡金属单离子磁体(3d-SIMs)磁构关系较为简单且易于分析,因此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文献上报道的大多数3d-SIMs通常具有较低的配位数,而对于高配位(七配位和八配位)的3d-SIMs缺少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我们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从磁各向异性的基本性质、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3个方面出发,对高配位3d过渡金属单离子磁体的配位环境、磁各向异性和慢磁弛豫行为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配位构型和配位原子等配位环境对高配位3d过渡金属单离子磁体磁各向异性的影响,为高配位3d过渡金属单分子磁体的设计与调控提供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