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玉米大斑病菌

玉米大斑病菌

玉米大斑病菌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植物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37184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微生物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植物保护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一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玉米大斑病菌的相关文献由291位作者贡献,包括董金皋、谷守芹、韩建民等。

玉米大斑病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7184 占比:99.89%

总计:137337篇

玉米大斑病菌—发文趋势图

玉米大斑病菌

-研究学者

  • 董金皋
  • 谷守芹
  • 韩建民
  • 范永山
  • 曹志艳
  • 郝志敏
  • 巩校东
  • 李坡
  • 贾慧
  • 张运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淑红; 高凤菊; 武秋颖; 张运峰; 范永山
    • 摘要: 【目的】分析玉米大斑病菌寄主选择性毒素(host selective toxin,HST)生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的结构,以及该基因簇组成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为玉米大斑病菌HST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大斑病菌23号生理小种et28a和01-23菌株,1号生理小种ny001和01-11菌株,玉米感病自交系B37为材料,利用antiSMASH技术预测玉米大斑病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通过Synteny共线性分析获得玉米大斑病菌HST生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并对其基因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再利用RNA-Seq技术分析该基因簇的组成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3,5,7,10 d的表达情况。【结果】玉米大斑病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与交链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ACT-毒素合成基因簇有保守的共线性,含有1个聚酮合酶(PKS)、1个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CPS)、1个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DR)、1个锌结合氧化还原酶(ZOR)、1个保守假定蛋白(CHP)、2个细胞色素P450(P450)及2个耐药转运蛋白(DRT)等9个基因。其中PKS与ACT-毒素合成酶基因ACTTS3同源,编码的聚酮合酶包括PksD、PS-DH、Methyltransf_12、PKS_KR、PKS_NbtC superfamily和NADB_Rossmann superfamily 6个典型结构域。RNA-Seq分析结果表明,将玉米大斑病菌接种玉米叶片3,5,7,10 d后,Cluster 397.3组成基因均能表达,且以3 d时表达量整体较高;除CHP基因外,01-11菌株中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1-23菌株。【结论】Cluster 397.3基因表达差异与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和致病特异性有关,该基因簇可能参与了玉米大斑病菌寄主选择性毒素的生物合成。
    • 李白; 曹丽萍; 刘英姿; 张福源;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
    • 摘要: 犬尿氨酸途径(Kynurenine pathway,KP)是色氨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其途径关键酶基因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过程。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及其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进行鉴定;利用玉米大斑病菌的表达谱数据,对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玉米大斑病菌中含有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犬尿氨酸单加氧酶(KMO)、犬尿氨酸酶(KYN)、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KAT)和吲哚-2,3-双加氧酶(IDO)的编码基因,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的不同时期呈现高表达水平,表明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犬尿氨酸途径,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可能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研究结果为阐明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在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郝玉彬; 李海笑; 张赛; 刘宁; 刘英姿; 曹志艳; 董金皋
    • 摘要: 【目的】小柱孢酮脱水酶(scytalone dehydratase,SCD)是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本文旨在鉴定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tSCD)家族,并分析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发育过程中StSCD基因家族表达量差异及SCD抑制剂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StSCD基因家族在黑色素合成和附着胞发育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利用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01-23的全基因组数据,获得StSCD基因家族的全序列,并与玉米小斑病菌(Cochlibolus heterostrophus)、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a)等真菌的SCD进行序列比对;收集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不同发育时期的材料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获得不同时期、不同StSCD的表达量,从而确定与病菌侵染和附着胞黑色素化密切相关的脱水酶基因;使用SCD抑制剂环丙酰菌胺处理玉米大斑病菌,测定菌落生长速度、黑色素合成量、附着胞膨压等,确定StSCD在附着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结果】玉米大斑病菌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个StSCD,其编码蛋白具有SCD保守结构域及保守的催化及底物结合氨基酸残基。StSCD3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中功能冗余的SCD2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StSCD4与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中参与黑色素合成的SCD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通过分析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StSCD的表达量发现,在附着胞时期4个StSCD表达量均上调,其中StSCD3、StSCD4表达量上调尤为显著,附着胞再生菌丝时期StSCD3、StSCD4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并且在附着胞诱导整个时期StSCD4的表达量较高。环丙酰菌胺处理玉米大斑病菌后,黑色素合成受阻,附着胞膨压显著降低。【结论】玉米大斑病菌含有4个StSCD,推测StSCD4参与DHN(1,8-间苯二酚)黑色素的合成,并进而影响附着胞膨压积累。
    • 张淑红; 范永山
    • 摘要: 【目的】对玉米大斑病菌Hsp70(Setosphaeria turcica Hsp70,StHsp70)基因家族进行结构鉴定和功能分析,为进一步阐明StHsp70在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数据库获得StHsp70基因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保守基序和结构域分析,构建三级结构模型,并预测启动子等顺式作用元件。【结果】StHsp70基因家族包括11个成员,分别为StHsp70-1~StHsp70-11,多数定位于细胞质,其次为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核。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tHsp70家族成员可分为7类,其中Class A~F分别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热激蛋白SSA、SSB、SSC、KAR2、SSE、SSZ高度同源,而Class G在酵母中未发现其同源蛋白。结构预测分析发现,StHsp70家族成员都含有保守基序Motif 5,而Motif 6只存在于Class A~D中,Class G仅含有2~4种基序,与其他StHsp70家族成员存在显著差异。N端的NBD结构域类型在玉米大斑病菌和酵母不同Hsp70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亚细胞定位有关。不同类型StHsp70的C末端结构和延伸性变化较大,特别是Class G的StHsp70与其他类型具有显著区别,可能与底物的多样性有关。【结论】玉米大斑病菌Hsp70家族11个成员可以分为7类,其中Class G的4个成员在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上都与其他成员具有显著的区别,表明StHsp70属于多功能分子伴侣家族。
    • 陈绪遥
    • 摘要: 玉米大斑病在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冷凉玉米种植区都可发生,流行年份常常造成大面积减产,有时还会加重玉米根腐、茎腐等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研究玉米大斑病菌高效原生质体的制备是防治工作的关键。玉米大斑病菌在无性生长过程中迅速产生黑色素,使原生质体难以分离。测试不同浓度的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和蜗牛酶的酶组合,判断不同温度、菌龄、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的培养形态和菌丝的生长状态显著影响原生质体的分离效率,20 mg/mL纤维素酶+20 mg/mL蜗牛酶混合酶液在26°C下能够有效分离玉米大斑病菌的原生质体。
    • 杨贝贝; 杨阳; 戴冬青; 刘宁; 贾慧; 曹志艳; 董金皋
    • 摘要: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的遗传变异源于病菌的有性生殖,为进一步探究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作用,本研究对带有不同交配型(mating type,MAT)基因StMAT1-1和StMAT1-2的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有性态诱导,采用qRT-PCR分析不同交配型菌株在有性态诱导0、15、30和60 d时StMAT1-1和StMAT1-2基因的表达规律,同时通过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自激活试验检测不同交配型基因的转录激活活性.结果表明,有性态诱导前,有性态诱导15、30和60 d时StMAT1-1和StMAT1-2基因均有表达,且随着诱导时间延长,交配型基因在不同诱导组合中的表达量也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变化,说明在玉米大斑病菌有性生殖过程中交配型基因起着重要的作用;酵母自激活实验发现,StMAT1-1和StMAT1-2基因编码产物均为转录因子,且具有较高的转录激活活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交配型基因在调控玉米大斑病菌有性生殖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提供参考.
    • 李天聪; 朱行; 魏宁; 龙凤; 武建颖; 张燕; 董金皋; 申珅; 郝志敏
    • 摘要: [目的]获得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SC35类剪接因子的基因,并分析该基因家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在病菌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与侵染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明确剪接因子SC35家族与真菌生长发育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SC35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探针序列,在玉米大斑病菌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获得玉米大斑病菌中潜在的SC35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分别收集接种在感病玉米叶片表面不同时间及玉米大斑病菌菌丝、分生孢子、芽管、附着胞及侵入丝等不同发育时期的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在对玉米叶片侵染不同时间及不同发育时期可变剪接因子的转录水平;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明确玉米大斑病菌可变剪接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玉米大斑病菌中获得了8个潜在的SC35类蛋白基因,其编码的氨基酸具有典型的SR蛋白(Ser-Arg rich protein)结构域,而StSC1 C端具有2个RRM基序.8个基因位于染色体组的不同物理位置,不具有连锁关系.系统进化分析表明8个剪接因子分布于不同进化支,同源性较低.在病菌侵染寄主叶片过程中,StSC1、StSC2、StSC3、StSC4、StSC5、StSC6、StSC8在侵染18 h时表现为表达上调趋势,StSC7呈下调趋势,StSC4在6—18 h表现出较高表达活性;不同生长时期中,StSC1在病菌附着胞及侵染丝形成时期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01),是分生孢子时期的24.44、8.25倍,其余7个可变剪接因子在病菌的生长过程中表达水平均呈下调趋势.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StSC4与StSC6、StSC3与StSC8、StSC3与StSC4、StSC8与StSC4有体外互作关系.[结论]在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过程中及不同发育时期可变剪接因子的表达模式不同,StSC4在病菌整个侵染过程均活跃表达;StSC1、StSC4和StSC6对病菌附着胞和侵入丝的形成发挥比较重要的调控作用;StSC4与StSC6、StSC3与StSC8、StSC3与StSC4、StSC8与StSC4通过互作,调控剪接复合体的形成.
    • 张淑红
    • 摘要: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并分析玉米大斑病菌ABC转运蛋白StMlt1的结构和功能.结果显示,StMlt1蛋白含有1543个氨基酸残基,为稳定的疏水性碱性蛋白;二级结构元件中α-螺旋含量最高,达到54.7%;亚细胞定位推测位于液泡膜;保守结构域包括跨膜螺旋区域及AAA-ATP酶区域,具有ATP酶活性与物质跨膜运动的耦合功能.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tMlt1与Pyrenophora teres和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亲缘关系最近.以上研究结果为阐明StMlt1蛋白在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马周杰; 何世道; 庞欣宇; 王禹博; 张照然; 唐爽爽; 高增贵
    • 摘要: 明确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情况及遗传结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及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交配型鉴定特异引物对2017年采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4个省(自治区)34个市县的57株玉米大斑病菌进行交配型测定,并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主要包括2种交配型,即仅含StMAT1-2基因的a交配型和仅含StMAT1-1基因的A交配型,且a交配型的比例(78.95%)明显高于A交配型(21.05%),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对SRAP通用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且稳定的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64条条带,不同引物组合对供试菌株扩增条带数量不同,引物组合Me5/Em9和Me8/Em1扩增的条带数量最多,Me3/Em3扩增的条带数量最少,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5.5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8.75%.UPGMA聚类分析显示,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76~1.00,在阈值为0.82时,所有菌株被分为4个类群,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划分结果表明:类群I中菌株均为A交配型,a交配型菌株均聚集于类群II中,说明玉米大斑病菌遗传类群和交配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二者均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 李默晓; 卞哲; 周启慧; 刘玉卫; 巩校东; 谷守芹; 韩建民
    • 摘要: 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StRTG2基因功能以及其在病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利用酵母ScRTG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P,在玉米大斑病菌中得到了其同源基因序列,将其命名为StRTG2;分别以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01-23的全基因组DNA及cDNA为模板,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StRtg2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构域预测、亚细胞定位预测;利用MEGA 7.0对Rtg2进行进化关系分析;扩增目的片段的ORF序列,构建该基因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使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最后利用RNA-Seq数据库分析StRTG2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关键生长发育时期(菌丝、分生孢子、芽管、附着胞和侵入钉)的表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克隆了该基因发现其长度为1695 bp,不含有内含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由564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值(pI)是6.96,具有典型的Ppx-Gppa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在细胞各部位均有分布,分布于细胞质中的可能性最大;对该蛋白进行进化关系分析表明,玉米大斑病菌StRtg2蛋白与番茄匍柄霉菌中同源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其次是酿酒酵母;原核表达该基因,SDS-PAGE胶显示该蛋白的大小约为62 ku,与预期大小相符;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病菌发育的5个时期均有表达,其中芽管和侵入钉时期表达量显著降低.为进一步解析StRTG2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