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溶藻弧菌

溶藻弧菌

溶藻弧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预防医学、卫生学、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2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721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十一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产科技分论坛暨2014年上海市渔业科技论坛、2014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等;溶藻弧菌的相关文献由1359位作者贡献,包括简纪常、吴灶和、鄢庆枇等。

溶藻弧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2 占比:18.73%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1.07%

专利文献>

论文:1721 占比:80.20%

总计:2146篇

溶藻弧菌—发文趋势图

溶藻弧菌

-研究学者

  • 简纪常
  • 吴灶和
  • 鄢庆枇
  • 鲁义善
  • 庞欢瑛
  • 余庆
  • 李鹏飞
  • 陈偿
  • 丁燏
  • 金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董冬丽; 林少玲; 孙崇臻; 杜文琪; 吴希阳; 唐书泽
    • 摘要: 目的:研究水溶性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技术对霍利斯格里蒙特菌和溶藻弧菌的灭活效果及其机理。方法: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光动力技术对霍利斯格里蒙特菌和溶藻弧菌的灭活效果,采用试剂盒检测光动力作用后菌体内活性氧水平,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菌体蛋白降解和基因损伤程度。结果:水溶性姜黄素光动力对霍利斯格里蒙特菌和溶藻弧菌具有显著地灭活作用,其灭活效果随暗培养时间、姜黄素浓度和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光动力作用后,霍利斯格里蒙特菌和溶藻弧菌分别降低7.98 lg(CFU/mL)和7.80 lg(CFU/mL),灭活率高达99.99%以上。姜黄素光动力作用诱导霍利斯格里蒙特菌和溶藻弧菌体内产生高水平的活性氧,破坏菌体蛋白和DNA,而对霍利斯格里蒙特菌和溶藻弧菌的毒力基因损伤作用不明显。结论:姜黄素光动力技术通过激发活性氧有效灭活霍利斯格里蒙特菌和溶藻弧菌,在水产食品安全防控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翁琴云
    • 摘要: 目的:了解厦门市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状况以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集厦门市售的3类210批鲜活水产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及溶藻弧菌检测分析,并采用多重荧光PCR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弧菌菌株进行毒力基因(tdh、trh、tlh)分析。结果:市售鲜活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及溶藻弧菌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1.9%(172/210)、81.4%(171/210)。贝类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及溶藻弧菌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84.4%(76/90)、90.0%(81/90);贝类水产品、海水鱼溶藻弧菌检测率均显著高于淡水鱼(P<0.05)。批发企业的弧菌污染程度最高,检出率分别是88.6%(39/44)、86.49%(38/44),批发企业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显著高于零售店(P<0.05)。从水产品中分离得到的172株副溶血性弧菌均不携带tdh基因,1.2%(2/172)菌株携带trh基因,所有菌株均携带tlh基因;171株溶藻弧菌均不携带tdh、trh基因,5.3%(9/171)菌株携带tlh基因。结论:厦门市售鲜活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程度较高,部分菌株携带毒力基因,提示水产品中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 张凯; 张明明; 谢曦; 王蓉; 胡文婷
    • 摘要: 自收集于海南海水养殖区域内的溶藻弧菌中筛选恩诺沙星敏感株,在含亚抑菌质量浓度恩诺沙星的培养基上进行质量浓度递增法体外诱导,探究耐药性的发生状况,比较诱导耐药前后诱导菌对诱导药物和6种非诱导药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并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考察诱导后的耐药株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30株养殖源溶藻弧菌中筛选出24株恩诺沙星敏感株;经30代体外诱导,敏感株均稳定获得了恩诺沙星耐药,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诱导前的64~1024倍;诱导菌株对非诱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产生明显的交叉耐药,大多数菌株对四环素表现出了交叉耐药,对氟苯尼考和磺胺嘧啶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增强,对硫酸新霉素的耐药性未发生明显变化。14株溶藻弧菌诱导耐药株的交叉耐药率达到50%以上,其中菌株HNVA21的交叉耐药比最高,达83.3%。耐药子代在无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20次后,21株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保持不变,耐药性稳定,3株耐药菌株耐药性下降为诱导后的1/2。亚抑菌质量浓度恩诺沙星可诱导溶藻弧菌产生耐药,并对多种非诱导药物产生交叉耐药,获得的耐药株遗传稳定性较好。
    • 林筱钧; 彭英林; 鄢庆枇; 江兴龙; 周建传; 汤学敏; 范云庭; 郑江
    • 摘要: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水产养殖中致病性较强的一种条件致病菌,为更灵敏、高效地对其进行检测,研发出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竞争置换作用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并制备出磁珠-核酸适配体-荧光报告探针的检测复合物(MAP检测复合物),然后利用溶藻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有较好的亲和特异性,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样品中的溶藻弧菌就会竞争MAP检测复合物中的核酸适配体,从而置换出与该核酸适配体结合的荧光报告探针,再通过检测置换出的报告探针的荧光强度来表征溶藻弧菌的浓度,从而实现对溶藻弧菌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溶藻弧菌的检测限可达到1CFU/mL,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水产养殖中的常见致病微生物没有交叉反应,并在1~20、20~100和100~1000 CFU/mL范围内都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另外还对MAP检测复合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较为理想的制备条件为:100nmol/L核酸适配体与100nmol/L荧光报告探针按体积比1︰1混合结合30 min,制备出50 nmol/L的核酸适配体-荧光报告探针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再与25μg/mL的磁珠按体积比1︰1混合结合60 min,制备出相应的MAP检测复合物。利用核酸适配体的竞争置换作用检测溶藻弧菌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 刘莹; 倪春苗; 李思佳; 徐映如
    • 摘要: 溶藻弧菌是普遍存在于海水、河口和水生生物中的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均具有致病性的条件致病菌。溶藻弧菌的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对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和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多方面对溶藻弧菌的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为研究人员改进现有检测技术和开发新技术提供参考。
    • 蒋美君; 钟方杰; 喻达辉; 张斌; 严雪瑜
    • 摘要: 为探究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抗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合浦珠母贝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蛋白家族中的几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在溶藻弧菌早期感染下的表达变化,发现有4个IAP蛋白家族的基因(BIRC2、BIRC3、BIRC4和BIRC7)在合浦珠母贝感染溶藻弧菌后基因表达变化显著,其表达量均在感染期间(0~24h)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通过基因功能分析发现IAP蛋白家族的基因主要富集到了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oll和IMD信号通路(Toll and Imd signaling pathway)、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Ubiquitin mediated proteolysis)等信号通路中。研究表明IAP蛋白家族中的BIRC2、BIRC3、BIRC4和BIRC7等基因参与了合浦珠母贝抗溶藻弧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过程。
    • 李莹玉; 贺小贤; 蒋合阳; 曹娟娟; 肖苗; 芦平; 刘欢
    • 摘要: 溶藻弧菌是水产品的重要病原菌,而双组分系统对病原菌的致病性以及耐药性等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实验以溶藻弧菌EPGS为研究对象,对其组氨酸激酶BaeS结构域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对分析,并通过无标记基因缺失手段构建溶藻弧菌ΔbaeS缺失株.比较野生株(WT)和突变株ΔbaeS的生长曲线、运动性、生物被膜、胞外蛋白酶、环境应激以及抗生素敏感性等指标来研究BaeS的功能.结果表明,BaeS含有HK_Sensor,HAMP,DHp和CA四个结构域,244位为进行磷酸化的组氨酸位点.baeS的敲除降低了溶藻弧菌的生长以及运动能力、胞外蛋白酶、生物被膜等毒力因子的表达;同时,对克林霉素、吐温80、SDS等环境压力的应激能力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王丽红; 杨辉; 苏文; 孔阳
    • 摘要: 采用益生菌植物乳杆菌LP21合成纳米硒,为抑制水产养殖中溶藻弧菌感染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通过植物乳杆菌LP21绿色合成纳米硒,对所得纳米硒进行透射电镜形貌及能谱分析,粒径仪测定粒径,红外光谱分析纳米硒表面生物分子的分布,并研究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P21还原的纳米硒呈球形,分散性良好;纯化的纳米硒平均尺寸为184.6 nm,其表面包裹蛋白、多糖等生物分子,呈无定形态;纳米硒对溶藻弧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强,对溶藻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86μg/mL,在亚抑制剂量下对溶藻弧菌的生长、运动性、生物膜有显著抑制,并引起菌体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此抑菌研究为纳米硒在水产养殖业感染菌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杨艳艳; 邢增厚; 任辉; 朱鹏; 青松丽; 许尤厚; 严雪瑜; 佘智彩; 潘英; 杨家林
    • 摘要: 为探究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 TXNDC5基因特征,本实验采用梯度PCR技术扩增获得TdTXNDC5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其长度为1236 bp,可编码41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得知,钝缀锦蛤TXNDC5蛋白等电点为5.05,理论分子量为46.40 kD,分子中具有3个典型的PDI结构域,N末端具有1段长度为20 aa的信号肽。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钝缀锦蛤TXNDC5蛋白与其它3种海水贝类的同源性为37.9%~70.8%,表明TXNDC5蛋白在不同种类的海水贝类物种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基于TXNDC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钝缀锦蛤仅与硬壳蛤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dTXNDC5基因在钝缀锦蛤的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鳃的表达量最高,外套膜次之。溶藻弧菌胁迫下,TdTXNDC5基因在钝缀锦蛤鳃和内脏团组织中的表达量均在第3 h时达到峰值,外套膜在第6 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TdTXNDC5基因可能参与了钝缀锦蛤应对细菌感染的过程,在钝缀锦蛤先天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 王旭东; 范晨龙; 丁燏
    • 摘要: 为研究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磷酸甲基嘧啶合酶(phosphomethylpyrimidine synthase,ThiC)是否存在乙酰化修饰,以溶藻弧菌HY9901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ThiC基因,构建pET-28a-ThiC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并优化其表达条件,然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蛋白的表达及乙酰化情况。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溶藻弧菌ThiC基因长度为1941 bp;重组蛋白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72500,其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 0.1 mmol/L、温度37°C、诱导时间3 h;经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hiC蛋白具有乙酰化修饰,但在体外不能通过乙酰化酶途径去乙酰化。研究表明,溶藻弧菌ThiC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蛋白存在乙酰化修饰,但体外不能去乙酰化,本研究结果为溶藻弧菌的维生素合成过程中酶的翻译后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