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然免疫

天然免疫

天然免疫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07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2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103464篇;相关期刊284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国际免疫学杂志、微生物与感染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禽病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等;天然免疫的相关文献由163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峰、钱宝华、陈政良等。

天然免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2 占比:0.52%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03464 占比:99.44%

总计:104043篇

天然免疫—发文趋势图

天然免疫

-研究学者

  • 郭峰
  • 钱宝华
  • 陈政良
  • 花美仙
  • 刘辉
  • 顾军
  • 郑海学
  • 刘玉峰
  • 曹雪涛
  • 关水和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雅雯; 程保辉; 赵海亮
    • 摘要: 机体存在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发育调控和组织稳态维持等重要过程。Hippo通路是其中一种进化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可通过一系列相关激酶的相互作用和级联磷酸化传递信号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在组织发育、再生以及肿瘤发病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1/2通过调节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等,广泛参与适应性免疫反应;而大型抑癌激酶1/2和Yes相关蛋白/PDZ结合基序转录共激活因子仅部分参与这些免疫调节过程。深入研究Hippo信号通路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于永慧; 段长松; 焦俊; 赵月峨; 周冬生; 温博海; 欧阳譞; 熊小路
    • 摘要: 目的分析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小鼠脾脏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变化,筛选影响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致病进程的关键靶标。方法取20只雌性C3H/HeN小鼠,随机分为未感染组(0 hpi)、感染3 h组(3 hpi)、感染3 d组(3 dpi)及感染6 d组(6 dpi),每组5只,采用尾静脉注射法感染黑龙江立克次体,在4个时相点解剖小鼠取脾,提取总RNA进行测序,筛选出特异性转录基因并进行GO注释、R语言富集及KEGG可视化功能分析。结果小鼠感染黑龙江立克次体后,脾脏有219930个mRNA发生了特异性转录,通过GO注释及富集筛选出显著性变化的3类基因:(1)35个天然免疫相关基因,其中参与γ干扰素(IFN-γ)信号通路的irg1、gbp10基因转录上调最明显(P<0.05);(2)31个获得性免疫相关基因,其中参与细胞凋亡通路的gzmb基因转录上调最明显(P<0.05);(3)41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其中参与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ccl4基因转录上调最明显(P<0.05)。结论宿主IFN-γ信号通路中的irg1、gbp10基因,细胞凋亡通路中的gzmb基因,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信号通路中的ccl4基因影响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的致病进程。
    • 谢臻; 汤晶晶; 沈锡辉; 郭抗抗; 徐磊
    • 摘要: 细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到胞外的囊泡状结构,在细菌多种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也是当前病原微生物领域新的前沿研究热点。天然免疫系统是宿主抵抗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细菌通过多种机制来调节宿主天然免疫反应,而OMVs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OMVs能够显著激活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同时OMVs中携带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调节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论文在阐述OMVs的结构特征和分泌机制的基础上,对OMVs调节宿主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新型疫苗和靶向纳米药物制备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
    • 摘要: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重要生命活动,是细胞内主要依赖于溶酶体的一种降解途径,将机体不需要的生物大分子包裹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将内容物降解;自噬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也具有抑制病原体的功能,这一功能常与天然免疫密切相关,最终拮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 成温玉; 雷霆宇; 张博昕; 景志忠
    • 摘要: 痘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类胞质中复制的双链DNA病毒,痘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可被宿主的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尤其是DNA识别受体可以识别病毒DNA,通过级联放大反应诱导宿主产生I型干扰素、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等,从而发挥抗病毒天然免疫功能。截止目前,多个DNA识别受体被发现参与了抗痘病毒感染过程,其中TLR9和cGAS是识别并发挥抗痘病毒感染的关键受体。本文对所有参与痘病毒感染应答的DNA识别受体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宿主应答痘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机制,为阐明痘病毒的致病与免疫机制奠定基础。
    • 汪最; 李丽; 刘鹏; 刘丽娜; 汪琛; 杨文君; 罗青平
    • 摘要: 星状病毒(AstV)能够感染多种多样的物种,包括人类、哺乳动物和禽类。一旦感染,可诱发肠炎、肾炎以及神经疾病等,但人们对星状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知之甚少。随着细胞培养系统和动物模型的建立,人们逐渐提高了对星状病毒感染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本文综述了目前星状病毒感染免疫应答的机制,并强调了研究中发现的一些关键问题,为治疗和控制星状病毒感染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刘学良; 敖大; 姜森; 李鑫帅; 李树斌; 夏能文; 朱建中
    • 摘要: 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中最早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是生物界最古老的免疫系统组成部分之一,在识别病原和影响免疫应答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Toll样受体8(TLR8)属于Toll样受体中的TLR7/8/9亚家族,通过识别配体激活信号级联反应,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作用。论文就TLR8的结构与活化、配体识别、细胞分布、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产生和疾病相关性等进行简要综述,可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TLR8,对于动物免疫系统的研究以及动物疫病的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嵇祝星; 王晓泉; 刘晓文; 刘秀梵(指导)
    • 摘要: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是干扰素刺激下产生的最丰富的产物,也是宿主对病毒感染应答环节中的重要环节。距离ISG15第一次被报道已有42年,越来越多研究揭示了其蛋白复杂和多变的性质,除可对细胞内多种蛋白进行修饰外,也可作为细胞因子分泌至细胞外。ISG15存在物种间作用差异。本文介绍ISG15在天然免疫中的抗病毒功能及其发挥这一功能的不同机制,并阐述其研究进展。
    • 张佳佳; 王辉; 夏能文; 郑王龙; 朱建中
    • 摘要: 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系统构建STING基因敲除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系(PAM),并验证STING敲除细胞介导IFN-Ⅰ产生和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感染的功能变化。针对猪STING基因靶向设计向导RNA(sgRNA),将连接sgRNA的pX-458质粒转染PAM细胞,利用定向筛选和有限稀释法建立STING基因敲除细胞克隆。利用DNA测序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对所获细胞克隆的STING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鉴定。通过RT-qPCR和Western-blot对STING敲除细胞进行功能鉴定,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STING敲除对HSV-Ⅰ复制的影响。扩增STING基因序列的测序结果表明,在该STING基因编辑位点产生碱基缺失移码突变,Western-blot结果显示,敲除细胞中STING蛋白表达消失。经poly(dA:dT)或2′3′-cGAMP刺激后,与正常PAM细胞相比,STING敲除的PAM细胞中刺激诱导的IFN-β和ISG56 mRNA表达下降;刺激诱导的P-TBK1、P-IRF3和ISG56蛋白表达也显著下调;同时HSV-Ⅰ复制水平显著上调。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STING基因敲除的PAM细胞克隆,验证了STING敲除对诱导IFN-Ⅰ相关信号及抗HSV-Ⅰ感染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STING在猪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细胞工具和手段。
    • 孙莹; 李松; 胡国斌
    • 摘要: Toll样受体14(Toll-like receptor 14,TLR14)存在于非哺乳动物中,是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模式识别受体。为探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TLR14的免疫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大菱鲆TLR14基因(SmTLR14),研究了其免疫应答表达、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SmTLR14基因长度为12708 bp,具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877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含有1个信号肽序列,23个LRR结构域,1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TIR结构域(含有3个保守的box结构)。系统进化树显示,大菱鲆TLR14和牙鲆的TLR14具有最高的相似性。组织表达分析显示,SmTLR14在所有被检测的大菱鲆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脂多糖刺激后,SmTLR14在免疫组织(鳃、头肾、脾脏)中的表达被显著上调,而肽聚糖刺激后,其在各组织的表达变化不明显或被显著抑制。亚细胞定位显示,大菱鲆TLR14蛋白定位在大菱鲆肾细胞的细胞质中。用脂多糖刺激过表达SmTLR14的TK细胞,发现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8的表达量被显著上调,而抗病毒因子IFN-1、IRF-1和IRF-3的表达量只轻微上调。研究结果表明,SmTLR14在大菱鲆抗菌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