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湿法刻蚀

湿法刻蚀

湿法刻蚀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03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23071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12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国际光伏展览会(CPVC12)、第十二届全国高校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塑料光纤、聚合物光子学会议等;湿法刻蚀的相关文献由1616位作者贡献,包括幸研、张辉、吴良辉等。

湿法刻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5 占比:0.67%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3071 占比:99.23%

总计:23249篇

湿法刻蚀—发文趋势图

湿法刻蚀

-研究学者

  • 幸研
  • 张辉
  • 吴良辉
  • 张静平
  • 蒋阳波
  • 顾立勋
  • 刘增增
  • 周一雷
  • 姚嫦娲
  • 张雪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谷珍杰; 温旭杰; 张维佳; 华平壤; 饶前程; 黄颖
    • 摘要: 采用由质子交换辅助湿法刻蚀技术,在Z切铌酸锂晶体上成功制备锥形脊波导.该波导脊高为1.2μm、脊宽从4μm增大至8μm,插入损耗4.4 dB.波导表面光滑,表面粗糙度为0.84 nm,没有出现塌边或横向刻蚀的现象.波导宽度从4μm增大至8μm,模式尺寸在水平方向上从4.3μm增大至6.8μm,在垂直方向上从3.2μm增大至5.6μm.当波导宽度增大时模场尺寸也增大,实现小模场与大模场之间的转换.
    • 王钰琪; 张缪城; 徐威; 沈心怡; 高斐; 朱家乐; 万相; 连晓娟; 许剑光; 童祎
    • 摘要: 阻变器件是一种微电子器件,具有阻值可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阻态之间重复变化的特点。忆阻器作为新型的阻变器件,具有可连续变化的丰富阻态。近年来因其具备简单的二端结构、高集成度以及低工作电压等特性,在新型非易失性存储以及构建神经形态系统等方面被广泛研究。但其在实现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近期一些工作证明了二维材料如氧化石墨烯在优化忆阻器性能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MXene是一种具备类似石墨烯结构的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因其具备二维层状结构显现出特殊的力学以及电学特性,有望应用于忆阻器中以提高器件的电学性能。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化学湿法刻蚀制备了Ti_(3)C_(2)粉末,通过旋涂工艺在忆阻器结构中引入Ti_(3)C_(2)薄膜。Ti_(3)C_(2)MXene与SiO_(2)同时作为忆阻器阻变层,制备了Cu/Ti_(3)C_(2)/SiO_(2)/W结构的忆阻器,并且对其相关电学特性进行了探究。在该器件上,通过实验测得忆阻器典型的开关特性曲线并在双向直流电压下针对高、低阻态的可重复性、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能够在100个扫描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高、低阻态达到10^(4) s以上。同时,该器件状态能够受脉冲电压调节,实现突触间典型的双脉冲易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i_(3)C_(2)MXene的忆阻器将有望应用于构建新兴存储设备以及人工神经形态系统。
    • 摘要: 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可视化原子尺度制造原理及工艺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olid-liquid-gas reaction accelerated by gas molecule tunneling-like effect为题,于2022年5月26日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湿法刻蚀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等重要领域,但湿法刻蚀方向选择性有限,很难得到尺寸精确可控的微纳结构。而当前7 nm、5 nm等先进晶体管器件对于内部金属、半导体和介电层等结构的几何尺寸具有亚纳米级的严苛精度要求。
    • 张进臣; 张建军; 张永; 严金梅; 朱少杰
    • 摘要: 在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刻蚀工序作为扩散工序后去除硅片p-n结的重要工序,除了具有将p区与n区断开防止正负极短路的作用外,还会对硅片背面绒面的状态产生影响,尤其是此工序后续还会影响“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电性能。湿法刻蚀工艺中刻蚀液的配比不同,对抛光后硅片背面的绒面形貌产生的影响也会不同,从而会影响太阳电池对不同波段太阳光的利用率,导致制备的“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存在差异。研究了湿法刻蚀工艺中不同刻蚀液配比条件下硅片背面的绒面形貌及反射率的变化规律,通过优化刻蚀液配比达到刻蚀后硅片背面绒面形貌及反射率的最佳状态,最终实现“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0.05%。
    • 胡艺森
    • 摘要: 微机电系统(MEMS)是基于集成电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发展起来的机械系统,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微机电系统发展的情况,论述了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的种类、方法、材料及应用领域,总结了湿法刻蚀、干法深刻蚀、表面微加工三种常用的MEMS加工工艺的原理、加工方法及应用,并基于目前的加工技术与应用现状对MEMS加工工艺的未来进行展望,提出从利用负压技术、刻蚀溶液或刻蚀气体的选择、调整循环速率等方向进行研究,从而改进MEMS加工工艺,实现微机电系统的突破发展。
    • 刘丹; 王兆君; 闵泰烨; 冯家海; 樊超; 方亮; 刘毅; 黄中浩; 吴青友; 吴旭; 田茂坤; 宁智勇; 管飞; 张超
    • 摘要: ITO刻蚀产线由刻蚀设备、中央药液供给系统(Chemical central Supply System,CCSS)、刻蚀液管理系统(Etchant Management System,EMS)3大组件构成.明确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确认相互作用对刻蚀液浓度的影响,进而管控刻蚀,对ITO刻蚀制程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重庆京东方ITO刻蚀产线,探究不同生产模式下刻蚀液各组分浓度的变化,结合回归分析、因果链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各成分浓度变化的原因,并确认刻蚀液浓度变化对刻蚀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仅CCSS开启,刻蚀液中酸液浓度增加,致其刻蚀能力逐渐增强.在CCSS开启的基础上,EMS开启补充水和硝酸功能,可以保持刻蚀液浓度稳定,进而延长刻蚀液的使用时间.但是,在CCSS和EMS补给均开启的模式下,刻蚀液浓度在初期波动,然后逐步趋于稳定,且在浓度波动期间会有一个硝酸浓度偏高的区域,此区域的刻蚀能力强.该研究为ITO刻蚀液使用时间延长、产品良率提升提供了参考.
    • 樊华; 曹小文; 李臻赜; 王熠; 王磊; 徐颖
    • 摘要: 作为最基本的微光学元件,微透镜在多个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潜在应用,然而常见的面向透明硬脆材料微透镜的制备方法效率低下,且对作业环境的要求较高,极大地限制了透明硬脆材料微透镜阵列的大面积制备.空间光调制器作为一种对光场进行调制的设备,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焦点或者结构化的光场,在光通讯、激光加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利用飞秒激光烧蚀结合湿法刻蚀制备硬脆材料微透镜阵列的基本方法,并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所制备微透镜形貌的关键因素.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对聚焦光斑的数量和位置进行精细调控,极大地提高了透明硬脆材料微透镜阵列的加工效率,且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动态地调整飞秒激光烧蚀改性的形貌,从而实现不同尺寸微透镜阵列的高速制备,展现了空间光场调制技术在微光子集成芯片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
    • 郑家鑫; 高炳荣; 薛亚飞; 罗子艺; 韩善果; 刘学青; 陈岐岱
    • 摘要: 利用飞秒激光辅助刻蚀技术,在蓝宝石表面实现了周期、占空比及高度可调的光栅结构。解决了飞秒激光加工硬脆材料时表面质量较差、碎屑堆积导致的加工精度降低和难以制备深结构的问题。蓝宝石光栅结构的粗糙度从78 nm(激光直写后)降低到了7 nm(干法刻蚀后),实现了周期为800 nm光栅,以及深宽比为4的蓝宝石微结构的制备。飞秒激光辅助刻蚀技术能够制备蓝宝石表面高平滑光栅,并对光栅各级次衍射效率进行提升。
    • 冯浪霞; 司士辉; 陈金华; 扶梅; 张润
    • 摘要: 研发一种能监测二氧化硅刻蚀的高频单面无极石英晶体微天平(H-S-ES-QCM)传感装置,该检测装置是基于单片机控制DDS数字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对无极石英晶体进行扫描激励,通过相敏检波对其谐振频率信号采集的一种分析系统.H-S-ES-QCM可实现对二氧化硅刻蚀实时监测,其使用工作频率在100 MHz的压电石英晶体作为传感原件,理论上,当H-S-ES-QCM检测系统噪声误差在20 Hz时,灵敏度可达到0.89 ng/cm2,检测下限达到3.36×10-8 cm.实验结果显示,当厚度变化为1 nm时,对应的近6,000 Hz的频率变化,能够高灵敏地检测到亚纳米级厚度二氧化硅的刻蚀,以及重现性偏差在3%以内,有着优良的重现性,表明了H-S-ES-QCM传感系统在在半导体湿法刻蚀领域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朱少杰; 王贵梅; 王玉涛; 王德昌; 张志敏
    • 摘要: 基于目前主流的选择性发射极-钝化发射极及背接触(SE-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生产工艺,针对不同硅片厚度在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验证及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硅片厚度减薄对湿法刻蚀工艺后硅片的减重、硅片背面抛光效果均有显著的不良影响,而且采用管式PECVD工艺沉积的SiNx薄膜的厚度也出现变薄的现象.若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采用薄硅片,则需对湿法刻蚀工艺和管式PECVD工艺进行预先调节,对自动化设备预先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可保证产线的顺利运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