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蚀速率
刻蚀速率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2107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电子元件与材料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6光电子玻璃及材料技术交流研讨会 、第十三届全国电介质物理、材料与应用学术会议、2009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等;刻蚀速率的相关文献由53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卫国、杨银堂、张辉等。
刻蚀速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107篇
占比:99.42%
总计:22236篇
刻蚀速率
-研究学者
- 刘卫国
- 杨银堂
- 张辉
- 蔡长龙
- 丁欣
- 侯智
- 刘祖宏
- 刘轩
- 吴代吾
- 幸研
- 惠迎雪
- 丁桂甫
- 付绍军
- 刘颖
- 周顺
- 尹盛
- 张亮
- 张国俊
- 张国栋
- 徐向东
- 李战春
- 束平
- 柴常春
- 洪义麟
- 王刚
- 王姝娅
- 王敬义
- 王旭迪
- 苑伟政
- 陈智利
- 丁冬平
- 丁瑞雪
- 乔大勇
- 任国庆
- 何力
- 刁克明
- 刘建辉
- 刘正堂
- 刘雨涛
- 叶振华
- 司俊杰
- 向东
- 吕煜坤
- 吴胜
- 周礼书
- 埃文·皮尔斯
- 姚建裕
- 孙晓民
- 宋亦旭
- 宋颖娉
-
-
李义壮;
郭怀新;
郁鑫鑫;
孔月婵;
陈堂胜
-
-
摘要:
片内热积累效应严重制约GaN器件向高功率密度应用发展,金刚石钝化散热结构的GaN器件热管控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重点,而金刚石栅区高精度刻蚀和控制是实现该热管理技术应用的关键工艺难点。因此,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以氮化硅作为刻蚀掩膜,对纳米金刚石薄膜进行栅区微纳尺度刻蚀工艺研究,系统分析了刻蚀气体、组分占比、射频功率等工艺参数对刻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CP源功率与氧气流量对刻蚀速率有增强作用,Ar与CF_(4)的加入对刻蚀过程具有调控作用。最终提出了基于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的高精度微纳尺度金刚石钝化薄膜刻蚀方法,对金刚石集成GaN器件热管理和金刚石高精度刻蚀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洪世豪;
郑达敏;
马亮;
李绍元;
陈秀华;
马文会
-
-
摘要:
目的在反应速率温和的前提下,在n型单晶硅片表面制备低反射率的纳米倒金字塔绒面,研究H_(2)O_(2)浓度对铜纳米颗粒的沉积及刻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铜纳米粒子催化刻蚀方法对金刚线切割n型单晶硅进行表面织构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制绒后硅片表面微观形貌,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并计算硅片表面反射率,并分析铜催化刻蚀形貌和刻蚀速率随温度、H_(2)O_(2)浓度的变化情况,讨论铜催化刻蚀过程中倒金字塔的形成机理以及H_(2)O_(2)浓度对硅片表面刻蚀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双氧水浓度通过控制铜纳米颗粒在硅片表面的沉积-氧化平衡,来影响铜颗粒的沉积状态,并最终影响刻蚀过程。随着H_(2)O_(2)浓度的提高,刻蚀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稳。同时,刻蚀过程将产生四个阶段的结构演化。结论H_(2)O_(2)在铜催化化学刻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调节H_(2)O_(2)浓度可控制铜纳米颗粒的沉积-氧化平衡,进而在硅片表面形成形貌均匀且反射率低的倒金字塔结构。40°C下,H_(2)O_(2)浓度为1.6 mol/L时,可在金刚线切割n型单晶硅片上成功制备出均匀的倒金字塔结构,表面反射率降低至6.4%,且反应速率温和(0.23μm/min),硅片减薄量低(3.5μm)。
-
-
李乾;
师景霞;
王丛;
申晨;
折伟林
-
-
摘要:
介绍了二次离子质谱仪(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测试中一次离子束的各参数对测试的影响.研究发现,离子源的选择由分析元素决定,一次束能量决定深度分辨率,入射角度影响溅射产额,一次离子束的束流密度影响溅射速率.因此,在SIMS测试中,需要根据分析目的调节相应参数,以获得较好的分辨率.
-
-
李胜利;
马占锋;
高健飞;
王春水;
黄立
-
-
摘要:
晶圆级封装键合环金属化过程中,铜和钛种子层通常采用两步湿法刻蚀工艺去除.该工艺分两步进行,成本高,且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探究新的腐蚀工艺.氨水、双氧水和水的混合物通常称为Ⅰ号液.通过研究铜和钛在不同比例的Ⅰ号液中的腐蚀特性,选择适当的配比,使Ⅰ号液对铜和钛有合适的选择比,达到将种子层刻蚀由两步合成为一步的目的.研究表明,当氨水和双氧水的浓度分别为2.11 mol/L和0.66mol/L时,同样条件下一步法可以获得良好的刻蚀形貌.
-
-
高益
-
-
摘要: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发展,针对越来越小的加工尺寸,在半导体刻蚀工艺中对亚微米及以下尺寸首选的蚀刻方式就是反应离子刻蚀,以其各向异性实现细微图形的转换.鉴于工艺上的要求,须将整个硅片表面的高低起伏全部抛光打磨成理想厚度,即平坦化工艺,这就需要研究反应离子蚀刻中二氧化硅刻蚀速率和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反应离子刻蚀速率研究相关实验得出数据,再对薄膜厚度进行测量,最终定量计算出刻蚀速率和均匀性等参数,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
-
-
-
-
-
-
伍平;
陈峻;
米佳;
董家和;
赵雪梅;
刘晓莉;
董姝;
黎亮
-
-
摘要:
制作传统声表面波(SAW)器件晶圆芯片表面的材料是Al,Al在空气中被氧化,极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由于Al2O3薄膜和Al及基底压电材料的刻蚀速率存在差异,会导致SAW的离子束调频过程复杂。该文介绍了一种用于SAW的离子束调频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制作的SAW器件进行离子束调频后,实现了目标频率的调高和调低,并进一步提高了频率集中度,从而解决了低频窄带SAW器件及2 GHz以上SAW高频器件频率精度难以提高的工艺难题。
-
-
何根;
董俊威;
展贵鑫;
沈子涵
- 《2016光电子玻璃及材料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对HF、H2SO4和HNO3混合酸中,高铝硅酸盐盖板玻璃的刻蚀速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刻蚀速率与混合酸中HF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一定浓度的HF混合酸中,刻蚀一定厚度的高铝硅酸盐盖板玻璃,其刻蚀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发现,刻蚀速率与混合酸中HF浓度为非线性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刻蚀速率变化幅度微小.这一发现,对盖板玻璃行业中获得超薄盖板玻璃具有产业化指导意义.
-
-
徐俊平;
杨银堂;
贾护军
-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青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在简单介绍了刻蚀SiC的几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PE技术,RIE技术,ECR技术,ICP技术中对于SiC刺蚀速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前人所做的实验得出,刻蚀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产生等离子体的刻蚀气体,通入的气体组分比,气体流速,反应室内的压力,衬底偏压,射频功率,刻蚀时间,温度等。不同的条件下刻蚀速率不一样。为得到最大刻蚀速率,目前使用ICP刻蚀方法最好。
-
-
叶振华;
郭靖;
胡晓宁;
何力
- 《首届全国先进焦平面技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首次报道了HgCdTe焦平面探测器微台面列阵成形工艺的干法技术有关刻蚀速率的一些研究结果.从HgCdTe外延材料的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其干法刻蚀适用的RIE(ReactiveIon Etching)设备、刻蚀原理以及刻蚀速率的影响因素.采用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增强型RIE技术,研究了一种标准刻蚀条件的微负载效应(etch lag)对刻蚀速率的影响,以及刻蚀非线性问题,并获得刻蚀速率随时间的关系.
-
-
-
-
巩全成;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宁瑾;
孙国胜;
高见头;
王雷;
李国花;
曾一平;
李晋闽;
李思渊
- 《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束、离子束、光子束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采用ICP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以CHF3、SF6和O2作为刻蚀气体,对生长在SiO2上的多晶3C-SiC膜进行了刻蚀工艺研究,得出来优化的刻蚀条件,该刻蚀条件具有较快的刻蚀速率并且可以获得较陡直的侧墙.不同的刻蚀气体对刻蚀速率有明显的影响,用纯CHF3或CHF3与O2的混合气作为刻蚀气体时,刻蚀速率较慢,相同条件下,加入SF6刻蚀速率有较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SF6具有比CHF3高的自由[F]基生成率.用优化的刻蚀条件对用来做谐振器的多晶3C-SiC进行了深刻蚀,后用HF将SiC层下的SiO2释放掉,得到了悬空的谐振器结构.
-
-
赵玉印;
杜寰;
韩郑生
- 《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束、离子束、光子束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人通过应用SF6、C12、O2、He2、CHF3等不同比例的混合气体的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对金属钽Tantalum(Ta)薄膜的刻蚀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射频功率为200W、电极间距为9mm、工作压力为190mtorr,SF6和C12的流量分别为20sccm和30sccm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高达21.7nm/s的刻蚀速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表明:在其它条件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降低工作压力可以获得陡直刻蚀图形.在用混合气体SF6、O2的反应离子刻蚀时,适量的氧气可以提高薄膜的刻蚀速率.
-
-
陈晟;
李志宏;
张国炳;
郭辉;
王煜;
田大宇;
李素兰;
边伟
- 《第十四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在MEMS器件中,SiC材料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因此形成一套可以满足兼容性和可控性要求的标准工艺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PECVDSiC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离子刻蚀(RIE)和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ICP)实验研究,提出了使用SF6和He的混合气体进行RIE刻蚀,并讨论了功率以及压强分别对于刻蚀速率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SiC中H含量对于RIE刻蚀速率的影响,同时验证了ICP刻蚀过程中负载效应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