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置板
浮置板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34984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噪声与振动控制、建筑技术开发、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等;浮置板的相关文献由1222位作者贡献,包括尹学军、任奇、王建立等。
浮置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34984篇
占比:99.99%
总计:635077篇
浮置板
-研究学者
- 尹学军
- 任奇
- 王建立
- 孔祥斐
- 丁德云
- 李腾
- 王乾安
- 王平
- 刘加华
- 徐飞虎
- 白廷辉
- 周迎春
- 耿传智
- 金浩
- 董国宪
- 刘伟
- 刘扬
- 商文明
- 毕湘利
- 王建
- 邵斌
- 刘韦
- 张宝才
- 曾向荣
- 朱志辉
- 李秋义
- 杜彦良
- 薛松
- 赵才友
- 高志升
- 姜昆
- 孙立
- 曾志平
- 朱彬
- 杨吉忠
- 史海欧
- 岳渠德
- 杜香刚
- 王森荣
- 罗信伟
- 吴俊
- 周丽艳
- 张彬
- 李政
- 林红松
- 梁国君
- 肖俊恒
- 韦凯
- 颜华
- 黄旭东
-
-
郭骁;
孙井林;
韦凯;
赵泽明
-
-
摘要:
目前,隔振垫浮置板轨道在城际铁路中已有应用,但对隔振垫刚度值选取缺乏系统性研究,导致其减振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针对此,开展隔振垫浮置板轨道合理刚度取值系统研究。通过建立车轨空间耦合模型和轨道-隧道-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时速160~250 km城际铁路隧道段隔振垫浮置板轨道安全性、稳定性及减振效果,最终确定隔振垫刚度合理取值。研究表明,(1)速度一定时,随着隔振垫刚度增大,钢轨和浮置板垂向动态位移、隧道壁减振效果均随之减小;隔振垫刚度不变时,随着列车运行速度提高,轮重减载率和隧道壁源强振级随之增大。(2)隔振垫刚度为0.01~0.05 N/mm;时,轮重减载率、平稳性sperling指标均在规范限值内。(3)时速分别为160 km、200 km、250 km的线路在满足行车安全性和平稳性条件时,对应的隔振垫在荷载服役范围内的割线刚度应不低于0.02 N/mm;、0.03 N/mm;和0.03 N/mm;(4)在满足减振效果不低于5 dB、浮置板轨道第三预压固有频率下,时速分别为160 km、200 km、250 km线路对应的隔枕垫切线刚度不应大于0.05 N/mm;。
-
-
冯青松;
孙魁
-
-
摘要:
研究目的:为研究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合理设置,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辆-过渡段无砟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CRH6型动车以160 km/h的速度经过双块式无砟轨道-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时所引起的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并选取钢轨挠度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过渡段设置的合理性,详细分析不同减振垫刚度、过渡段级数和相邻过渡段刚度比对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研究结论:(1)双块式无砟轨道和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连接处的刚度差对轮下钢轨位移和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对车体垂向加速度和轮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2)当橡胶减振垫刚度小于或等于50 MPa/m时,钢轨挠度变化率超过0.30 mm/m的限值,需要在两种轨道连接处设置一定长度的刚度过渡段;(3)当标准减振段减振垫刚度为25 MPa/m时,建议设置三级刚度过渡段,每一级过渡段的长度为单块轨道板长,过渡段总长度为19.5 m,且相邻过渡段刚度比取值范围宜为1.4~1.6;(4)本研究结论可为市域快线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
刘伯夫
-
-
摘要:
对橡胶弹簧浮置板的结构组成及减振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构建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模拟计算出橡胶弹簧浮置板的理论减振数据。鉴于橡胶材料的技术特点,如良好的阻尼特性和耐水性,所需轨道结构高度较低等,更能适宜贵阳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山地城市。在贵阳轨道交通L2的高等减振地段选取试验段试铺,总结试验段情况,并根据实测结果以及与其他种类的减振结构的对比分析,得出橡胶弹簧浮置板道床的减振性能满足高等及特殊减振地段的减振要求,为后续工程在使用橡胶弹簧浮置板道床上提供参考、借鉴。
-
-
倪昊;
张宏亮;
申琼玉;
初强;
曾向荣
-
-
摘要:
在钢弹簧隔振技术领域存在钢弹簧高频失效影响减振效果的说法,部分规范标准也对此有所关注,一些地铁工程对应用的钢弹簧浮置板采取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但目前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或测试数据。建立基于地铁典型钢弹簧浮置板技术参数的理想质量弹簧系统与实体单元质量弹簧系统两种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两种模型力传递率的差异,得到了地铁钢弹簧隔振器高频失效的频率范围及隔振器阻尼参数对高频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铁环境振动影响及评价的频率范围内,钢弹簧隔振器高频失效对钢弹簧浮置板减振性能的影响可忽略,地铁钢弹簧浮置板无须额外关注钢弹簧隔振器高频失效问题,以避免钢弹簧浮置板结构不必要的复杂化。
-
-
李晓峰;
禹雷;
丁德云;
任树文;
李腾;
叶军
-
-
摘要:
为克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普遍存在的道床内短轨枕轨底坡保持精度较差、调整工作量大、轨排组装困难、施工进度慢等缺点,通过把优化后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引入到钢弹簧浮置板结构中,兼收双块式无砟轨道高精度和钢弹簧浮置板高减振性优点,形成了新型双块式点支撑浮置板道床结构。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起吊、堆载、吊装和施工4种最不利工况下的静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最优结构设计参数,利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整体和局部配筋设计,并上道铺设试验段和动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双块式轨枕可有效降低现浇道床八字形裂纹,道床结构具有较好的轨底坡精度和平顺性以及施工简便和速度快等优点;在80~120 km/h速度范围内,脱轨系数最大0.52,轮重减载率最大为0.28,均小于规定限值,且减振效果均达到14 dB,具有良好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和减振性能。
-
-
-
-
摘要:
双瑞橡塑受邀参加洛阳地铁1号线试运行12月3日,七二五所与双瑞橡塑受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的邀请,参加了洛阳地铁1号线的试运行。车辆自谷水站驶出,在行驶过程中,乘客纷纷表示乘车体验平稳、舒适、安全,公司轨道减振器、橡胶隔振垫和浮置板组合道床减振系统优秀的减振降噪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检验。
-
-
秦淑珍
-
-
摘要:
依托徐州城市轨道交通减振垫浮置板道床道岔施工工程,通过改变以往减振垫浮置板道岔施工工艺,采用基底浇筑好后先进行道岔材料倒运、拼装及起道再进行道床底部减振垫铺设工作,有效的避免了施工机械对已经铺设好的减振垫造成损伤的情况,且侧边减振垫直接粘贴在道床两侧后浇筑道床混凝土,可以减少混凝土与减振垫间的空隙,增加减振垫的减振效果和使用寿命.
-
-
王国庆
-
-
摘要: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与普通整体式道床相比,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的功能.通过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模态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对道床板固有频率的影响,发现浮置板固有频率随着隔振器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隔振器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模态阶数越高,固有频率间的差距越小;但是道床板的固有频率随板长的增大而减小.在以上参数的基础上,对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得到了钢轨和道床板的垂向位移、垂向加速度、横向加速度以及隧道壁垂向加速度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趋势,可为钢弹簧浮置板设计、参数选定和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
-
朱志辉;
黄宇佳;
黄承志;
丁德云;
刘晓春
-
-
摘要:
为了研究预制短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剪力铰力学参数合理设置问题,采用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直接刚度法建立了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其中预制轨道板间的剪力铰力学作用采用抗弯和抗剪弹簧元件模拟.计算分析了剪力铰刚度、预制轨道板长度和钢弹簧刚度对车辆?浮置板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浇长板,预制短板在接缝处不设置剪力铰时,板端刚度不连续使轨道结构振动加剧,板端扣件力、钢弹簧反力增大,会造成扣件弹条松弛、断裂,轨道减振效果降低等不利影响;预制短板接缝处设置剪力铰,会提高轨道的整体性,提升减振效率,当剪力铰抗弯、抗剪刚度组合参数分别为1×108 N?m/rad,1×108 N/m时,其连接性能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预制轨道板长度对剪力铰力学参数合理设置的影响不显著,钢弹簧刚度越小,对剪力铰的抗弯、抗剪刚度要求越高.
-
-
朱志辉;
黄宇佳;
黄承志;
丁德云
-
-
摘要:
为研究地铁浮置板轨道(FST)钢弹簧隔振器的垂向动反力(DRF)的随机性特征,采用有限元法与虚拟激励法(PEM),建立了列车-浮置板轨道(T-FST)耦合系统垂向随机振动计算模型.采用多刚体动力学建立列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浮置板轨道有限元模型;基于等效Hertz线性轮轨接触关系建立列车-浮置板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虚拟激励法将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时间历程问题,推导了列车-浮置板轨道耦合时变系统随机振动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研究了钢弹簧隔振器垂向动反力的随机特征.研究表明:钢弹簧隔振器动反力受列车轴重引起的确定性激励控制,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对钢弹簧隔振器动反力影响较小;不同轨道不平顺对钢弹簧隔振器动反力功率谱主频分布影响不显著;钢弹簧隔振器动反力统计参数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大.
-
-
-
-
宣言;
杨宜谦;
孙宁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
| 2002年
-
摘要:
近二十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与噪声问题日益起起人们的关注.对振动与噪声敏感区(如居民区、医院、文教设施等),应采用振动和噪声控制措施.振动控制措施有很多种,其中浮置板式轨道结构是目前轨道交通中减振效果最好的措施,减振效果达20~30dB,能有效地隔离20Hz以上的振动.浮置板轨道结构是一种质量—弹簧—阻尼隔振系统.本文利用通用软件ANSYS,进行了车辆—轨道—钢弹簧浮置板系统的竖向耦合振动分析,得到了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基础反作用力、车体振动加速度、车体位移、轮轨力等,比较了浮置板结构相对于普通整体道床结构的减振效果,分析了列车经过不同固有频率浮置板时的车体振动特性.
-
-
ZHOU Ying-chun;
周迎春
- 《第十四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钢弹簧隔振器作为目前地铁领域重要的减振元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减振效果和列车运行的舒适度.作为隔振器的关键组成部分,阻尼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容忽视.本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这种影响程度,包括阻尼比的测试,对隔振器静刚度的影响,以及隔振器疲劳测试前后阻尼比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阻尼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对隔振器的隔振效果影响较小,且性能稳定,可以满足地铁运营的要求.
-
-
-
杨广军;
侯晓英;
李广慧;
董晓马
- 《第八届全国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本文首先对轨道交通中广泛采用的无砟轨道结构的减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对其结构尺寸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预制式轨道板结构的特点,本文建立了预制式浮置板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即结构的刚体振动模型.同时比较了现浇连续型轨道板的梁的振动分析模型,根据无砟轨道轨道板上述两种动力分析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确定了轨道板上述两种动力模型的应用范围:刚体模型在工程中一般适应于预制式无砟轨道结构,当轨道板的长厚比小于或等于25时,其动力模型取为刚体模型;反之,轨道板的长厚比大于25时其动力模型取为梁模型,粱模型一般适应于现浇的无砟轨道轨道板结构.
-
-
Min Wang;
王敏
- 《2018年度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现代有轨电车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低振动和低噪声的要求,减小有轨电车的振动和降低噪声是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次重点从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角度切入分析有轨电车噪声来源分析、噪声影响、减振降噪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有轨电车的减振降噪措施.
-
-
Min Wang;
王敏
- 《2018年度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现代有轨电车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低振动和低噪声的要求,减小有轨电车的振动和降低噪声是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次重点从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角度切入分析有轨电车噪声来源分析、噪声影响、减振降噪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有轨电车的减振降噪措施.
-
-
Min Wang;
王敏
- 《2018年度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现代有轨电车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低振动和低噪声的要求,减小有轨电车的振动和降低噪声是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次重点从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角度切入分析有轨电车噪声来源分析、噪声影响、减振降噪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有轨电车的减振降噪措施.
-
-
Min Wang;
王敏
- 《2018年度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现代有轨电车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低振动和低噪声的要求,减小有轨电车的振动和降低噪声是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次重点从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角度切入分析有轨电车噪声来源分析、噪声影响、减振降噪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有轨电车的减振降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