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隔振器

隔振器

隔振器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3年内共计2778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力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3篇、会议论文83篇、专利文献2949586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2017年全国声学设计与噪声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2016年全国声学设计与演艺建筑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等;隔振器的相关文献由4109位作者贡献,包括崔俊宁、王雷、谭久彬等。

隔振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49586 占比:99.98%

总计:2950182篇

隔振器—发文趋势图

隔振器

-研究学者

  • 崔俊宁
  • 王雷
  • 谭久彬
  • 李晓艳
  • 班书昊
  • 季馨
  • 任奇
  • 蒋学东
  • 周加喜
  • 李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小彭; 王政浩; 王碧涵
    • 摘要: 受人体脊柱负重减振作用的生物学启发,设计了一种多层节状连接仿生隔振器。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对隔振器静态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影响,由拉格朗日动力学公式建立了隔振系统动力学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对隔振器位移传递率的影响,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求出数值解并与谐波平衡法的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研究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隔振器静态刚度具有明显非线性特性,通过设计参数的调节可使隔振器在工作范围内获得正刚度、零刚度或负刚度;满足正刚度条件时降低刚度比、增加初始角度可提高隔振器承载能力;改变隔振器设计参数如增加层数、减小初始角度、降低刚度比可显著降低隔振器位移传递率。研究结果对仿脊柱隔振器的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徐兴盛; 刘斌; 朱晨; 杨新
    • 摘要: 机载雷达振动环境恶劣,往往需要对其进行隔振系统设计。文中以机载雷达的隔振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隔振的基本理论,构建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获得了系统功率谱密度的理论值。利用有限元法对隔振系统进行随机振动分析,获得了系统功率谱密度的仿真计算值。在不同刚度k和阻尼比ξ的条件下,对比分析理论计算值和仿真计算值,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对安装JSZ–2型隔振器的隔振系统进行随机振动实验,对比理论计算值、仿真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值,实验结果同样表明,仿真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 李小彭; 孙万琪; 尚东阳; 轩诗雨
    • 摘要: 抑制舰船动力设备的低频振动是一个热点问题。利用斜置式惯容结构获得非线性特性,并将其与经典ISD(inerter-spring-damper)隔振器相结合,构造一种复合式非线性低频隔振(CNI)系统。基于谐波平衡法对谐波激励下隔振系统的稳态响应及力传递率进行分析,研究惯质比和弹簧刚度对于隔振效果的影响,并与经典ISD隔振器及经典QZS(quasi-zero stiffness)隔振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复合式非线性低频隔振器拥有更宽的隔振频带及更优的力传递性,这些发现能够为舰船低频隔振器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朱冬梅; 肖凯莉; 刘海平
    • 摘要: 通过在含X形机构非线性三参数隔振器中引入中间质量,提出一种改进三参数隔振器并建立其理论模型.采用谐波平衡法得到隔振系统的稳态解析解,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和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验证其正确性.将力传递率作为评价隔振系统动态性能的技术指标,与传统三参数隔振器以及含X形机构非线性三参数隔振器进行对比,结合工程实际,分别给出3种类型隔振器在多频稳态激励下的时域位移响应,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该隔振系统的功率流特性以及能量特征,选择隔振系统部分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动力吸振器的角度,讨论了所提模型中非线性连接方式对其减隔振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合理选择中间质量可以在原隔振系统谐振频率附近形成一个反共振低谷,且系统固有频率向低频移动,使隔振系统有效隔振频带变宽;相比于传统三参数隔振器和含X形机构非线性隔振器,隔振系统在低频和高频的隔振性能均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力传递率评估设计参数,结果表明各参数均存在最优值;将线性动力吸振器与接地X形机构连接,可进一步改善其减隔振效果.
    • 王钊; 高明坤
    • 摘要: 平山电厂二期工程为“国家示范工程”,是目前全球单机运行功率最大的燃煤发电机组。以世界首台1350 MW机组汽轮发电机基座隔振弹簧安装为例,总结了超大容量机组汽轮发电机基座施工过程中弹簧隔振器安装监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可供国内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 倪昊; 张宏亮; 申琼玉; 初强; 曾向荣
    • 摘要: 在钢弹簧隔振技术领域存在钢弹簧高频失效影响减振效果的说法,部分规范标准也对此有所关注,一些地铁工程对应用的钢弹簧浮置板采取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但目前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或测试数据。建立基于地铁典型钢弹簧浮置板技术参数的理想质量弹簧系统与实体单元质量弹簧系统两种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两种模型力传递率的差异,得到了地铁钢弹簧隔振器高频失效的频率范围及隔振器阻尼参数对高频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铁环境振动影响及评价的频率范围内,钢弹簧隔振器高频失效对钢弹簧浮置板减振性能的影响可忽略,地铁钢弹簧浮置板无须额外关注钢弹簧隔振器高频失效问题,以避免钢弹簧浮置板结构不必要的复杂化。
    • 陈雨彬; 黄学功; 张文玲
    • 摘要: 为了抑制机器人行走过程中与地面接触引起的振动与冲击,设计并制作一种复合式双向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隔振器,制备硅橡胶基MRE,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隔振器进行电磁学仿真分析,并搭建实验平台对隔振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RE材料的磁流变效应达到1 103%;在垂直和水平方向,通入2 A电流后该复合式双向MRE隔振器等效刚度分别增加257.1%与19.6%,等效阻尼增加198.5%与13.9%,证明所提出的复合式双向MRE隔振器在振动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范先知
    • 摘要: 结合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从隔振器选型、布置等方面着手,将原设计隔振器垂向刚度型号进行统一,并优化隔振器布置形式,从而减少单块道床板隔振器数量,既方便施工,又节约成本;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车辆-轨道-浮置板-隧道-土体耦合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浮置板工作性能进行仿真计算,从隔振器的总刚度、固有频率、减振效果、行车安全性、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行车舒适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达到了提高舒适度、增强减振效果的目的。
    • 温华兵; 张坤; 刘伟; 昝浩
    • 摘要: 针对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已有数学模型不精确的问题,考虑隔振器的恢复力,建立基于力⁃位移关系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将Bouc⁃Wen模型应用于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以模拟其迟滞特性,采用遗传算法对数学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识别,利用不同幅值和频率的试验数据对结果进行检验,并应用Simulink工具箱对识别结果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可以准确识别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激励频率为0.1~5 Hz时,试验值和仿真值的上、下幅值最大偏差分别为7.9%和8.3%;在10 Hz频段内,通过模型得到的传递率与试验传递率之间的平均误差为8%,均与试验数据有较高吻合度,验证了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Bouc⁃Wen模型的正确性。
    • 朱冬梅; 刘伟; 刘海平; 鲁光阳
    • 摘要: 针对传统三参数隔振器谐振段与高频段的隔振效果不能同时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几何非线性特征变杆长X形结构隔振器的模型.该模型采用谐波平衡法建立动态响应解析模型,并且将解析解与时域数值解和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得到的仿真数据进行对比,证明解析解正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变杆长X形结构隔振系统的等效刚度系数、等效阻尼系数、力传递率和多频稳态激励条件下传递到基础的动态力以及关键设计参数对隔振系统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杆长X形结构隔振系统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呈单调递增变化;变杆长X形结构隔振系统谐振峰值显著减小且频率未发生变化,对应时域力响应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