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形成

民族形成

民族形成的相关文献在1952年到2019年内共计292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民族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4570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内蒙古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思想战线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吉林省地方志学会学术年会等;民族形成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杰舜、阮西湖、丁明国等。

民族形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0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4570 占比:99.72%

总计:104862篇

民族形成—发文趋势图

民族形成

-研究学者

  • 徐杰舜
  • 阮西湖
  • 丁明国
  • 牙含章
  • 彭英明
  • 乌尔希叶夫
  • 侯哲安
  • 党周
  • 司俊
  • 姜永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1. 马克思主义民族过程理论述论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王希恩
    • 摘要: 民族是一种历史过程的理论可以称之为民族过程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过程的论述在其民族理论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论述,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早期民族或原生民族的形成;一种是现代民族,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民族的形成.与对民族现象其他问题的论述一样,经典作家们对民族发展阶段规律的揭示有着非常明确的价值导向,这就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民族在资本主义时代更多是一个正在或将要走向消亡的现象,而在列宁和斯大林那里,这种消亡则是比较具体的、分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党的十九大又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都是对现阶段民族问题和发展现状的正确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做好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经过数百年的民族发展历程,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消亡和融合的理论正在得到验证.实践证明,要实现完全的民族融合并走向消亡,还有很长很曲折的路要走,我们还大可不必为这种前景而未雨绸缪.
    • 吴园园
    • 摘要: 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民族形成因此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已就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了众多结论,也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方向和路径.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学者归纳提炼研究成果所反映的线索与趋势.有鉴于此,笔者搜集了近年来美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梳理其共识和分歧,凝练研究范式,以期能为国内同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照.
    • 秦树才; 高颖
    • 摘要: "西南夷"是《史记》等文献对中国西南原生民族的概称.探讨"西南夷"问题,对西南民族流变和中国民族发展与交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西南夷"约在距今3700年前随着西南青铜时代的开启,由氏族部落转化而成,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西汉在"西南夷"地区统治的确立,"西南夷"开始衰落,并在两汉之交蜕化为南中大姓与夷帅控制下的新的民族体系."西南夷"并非源于外来的氐羌、百越、百濮等民族,而是以本地居民为基础形成发展而成."西南夷"的概念,适用于"西南夷"存在的夏朝末年到两汉之交,不宜用之称谓汉晋抑或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西南民族.%Xi'nanyi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the aboriginal ethnic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 in his-torical literature, including Shiji (The Book of History). The study of Xi'nanyi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learn ab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ies. About 3700 years ago, when Southwest China began its bronze age, Xi'nanyi grew out of the local clan tribes and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s Xihan Dynasty established its rule in the Xi'nanyi area, Xi'nanyi began to decline and degenerated into a new ethnic system under the control of some powerful families in Nanzhong (South-west China) and minority chieftains in the period of regime 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Han Dynas-ties. Xi'nanyi developed from the local residents rather than outside minorities such as Diqiang, Baiyue and Baipu. The concept of Xi'nanyi applies only to those who lived from the late Xia Dynasty to the re-gime change period between the two Han Dynasties. The term should not be used to refer to the South-west nationalities in Han and Jin dynasties or in the period from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 贾益
    • 摘要: 20世纪初民族观念传入中国以来,到20年代,逐渐生发出一套关于中国民族形成,尤其是“汉族”形成的历史叙述和理论话语,其中包括民族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形成,民族的“蜕化”观,以及“天然力”造成民族等观念.在这一背景下,20年代末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和民族形成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中民族形成、发展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观点,为不少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必须根据各自的需要将其与对中国历史的解说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中国民族问题理论,更是由于斯大林在共产国际中的崇高地位而深受其影响.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民族形成问题的探索并未受到禁锢,而是在斯大林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民族形成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到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民族史的叙述中,无论是翦伯赞等人的氏族-种族-民族三段论,还是范文澜等发展出来的秦汉中央集权国家下的民族论,都累积了相当的理论与知识基础.
    • 王兴德; 刘海滨
    • 摘要: 城,是古代一个国家民族形成和存续的重要标志。后来发展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重要景观。中国的城还主要是行政和文化的象征,在理论上,中国城主要是用以保护人民的。
    • 廖俊清
    • 摘要: 民族若是一片森林,文化就是阳光、雨露和土壤,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其内涵极其丰富,从语言文字到饮食服饰,从家风民俗到节庆乡愁,从婚丧嫁娶到待人接物,从英雄传说到歌诗乐舞,耳濡目染,以文化人,渗透于国家、民族的全部社会生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滋养,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以价值观的精髓融入社会生活,浸润思想道德。在我国,文化自信的要义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的自信,特别是对其中蕴涵的核心价值观的自信。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本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瑶族山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瑶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之一。
    • 摘要: 城,是古代一个国家民族形成和存续的重要标志。后来发展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重要景观。中国的城还主要是行政和文化的象征在理论上,中国城主要是用以保护人民的。
    • 晓然
    • 摘要: 回族服饰是回族宗教信仰、生存环境、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是一个历史悠久、绚烂多彩、积淀丰厚的宝库。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回族服饰样式、色调的发展变化及多种形态,潜移默化地受到时代、地域以及周边兄弟民族习惯等影响,但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伊斯兰文化对回回民族形成的深厚影响。
    • 蒲文成
    • 摘要: 古羌人、吐谷浑人是青海历史上重要的古代民族,是后来多民族的先民.青海现存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等主要民族,其形成发展史是多民族不断交往融合的过程,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不可忽视的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