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族称

族称

族称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民族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专利文献16571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黑河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等; 族称的相关文献由199位作者贡献,包括骆宾基、李晓标、侯兴华等。

族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1 占比:1.32%

专利文献>

论文:16571 占比:98.68%

总计:16792篇

族称—发文趋势图

族称

-研究学者

  • 骆宾基
  • 李晓标
  • 侯兴华
  • 傅朗云
  • 李德山
  • 刘厚生
  • 刘梦阳
  • 吴国富
  • 吴洪琳
  • 和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石雨
    • 摘要: “敕勒”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漠北各族对敕勒的称谓,也是敕勒的自称。“高车”一名源于敕勒人善于制造并使用高轮车的生活习惯,也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对敕勒的称谓。“丁零”则是北魏以前的中原汉族以及南朝对敕勒的称谓。“敕勒”与“高车”在史书中常有换用之例。而敕勒虽然曾被中原地区称作“丁零”,但实际上与丁零又有所区别。
    • 贾益
    • 摘要: 以“番”称呼台湾少数民族,始自明清,产生于传统“华夷之辨”的语境下.日本占领台湾之后,早期延续了“蕃族”的称呼,体现的是近代殖民话语中的种族分类范畴;后期对“高砂族”一词的推行,则是与“皇民化”相表里的殖民策略.1945年台湾光复后,围绕台湾少数民族的称呼有许多争论,最终两岸分别出现的“山胞”和“高山族”的不同称呼,显示了国共两党对近代中华民族认同中少数民族的不同定位.
    • 张光红
    • 摘要: 近年来,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研究是一大主流.诸多学者和本民族文化保护人从不同的视角探究民族的产生、形成、发展、演变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以侗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族称、族源及土地研究的现状,以此加强对侗族的认知.
    • 朝克赛
    • 摘要: 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国家需要在各个层次上处理社会群体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哈木尼干人①多样性族称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展现他们如何参与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构建鄂温克民族的过程.通过这一案例进一步提出中国民族政策与实践中的两种共生关系,即结构共生与话语共生,并认为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实践是在国家、民族、支系、学者、地方等多种不同层次之间的"互惠性"与"协商性"的共生关系中得以实现.
    • 和虎
    • 摘要: 族群概念的提出对研究人们共同体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本文试从族称角度讨论纳西族的族群认同问题,族称包括“自称”和“他称”,族称不仅是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而且表明了族群认同建构过程中人们基于特定场域和具体情境下的理性选择,是人们的内心情感、关于族群的历史记忆、族群意识、族群边界、族群互动和国家权力对于族群分类的重要介入.
    • 李志农; 刘虹每
    • 摘要: “西番”作为族称在历史上有多重指代,且不同地方的学者以史料为据,在理解和使用“西番”时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此“西番”是一个尚待明确的概念。基于此,“西番”族称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 摘要: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以后"踢鸡"就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山东一些地区有"抱鸡"的婚俗。娶亲时,女家选一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与"吉"谐音,抱鸡图的是吉利。另外,在古时有一种留"长命鸡"的习,俗。临近娶亲时,
    • 和虎
    • 摘要: 族群概念的提出对研究人们共同体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本文试从族称角度讨论纳西族的族群认同问题,族称包括“自称”和“他称”,族称不仅是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而且表明了族群认同建构过程中人们基于特定场域和具体情境下的理性选择,是人们的内心情感、关于族群的历史记忆、族群意识、族群边界、族群互动和国家权力对于族群分类的重要介入。
    • 张建章
    • 摘要: 傣族为什么称“傣”,在何时何地首先称傣?这是千古之谜,至今没有确切的解释。本文考证认为,“傣”(泰、掸等)之意为“犁”,引伸为“犁田之人”。在《后汉书》中最早将越壮先民(在今两广地区)称为“丹”,西汉时期分支出了今北越的“岱”族。史书中的“丹”、“岱”、“歹”、“赕”、“掸”、“泰”、“傣”皆为同音汉字,系指同一族群,只不过汉文译者所用的汉字不同所致。“掸”字是一字双音,可读“胆”也可读“善”,但后人在读掸族和掸邦时均读错了,应读“胆”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