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俗

民俗

民俗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7005篇,主要集中在风俗习惯、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2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69篇;相关期刊2466种,包括徽州社会科学、民俗研究、神州民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北京文化论坛、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2008·学术前沿论坛、第七届中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等;民俗的相关文献由67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萧放、周玲等。

民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24 占比:98.8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69 占比:0.99%

总计:7005篇

民俗—发文趋势图

民俗

-研究学者

  • 李军
  • 萧放
  • 周玲
  • 董晓萍
  • 李祥林
  • 卫才华
  • 李静
  • 林长华
  • 陈勤建
  • 黄文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谷小溪
    • 摘要: 清朝时期,朝鲜王朝定期派遣燕行使臣前往中国朝贡,"辽东─山海关─北京"各驿站是朝鲜使团由汉城抵达中国皇都北京的必经之地,与辽西走廊的地理分布具有高度重合性,为清代辽西走廊风物民俗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域外资料.本文试从有形物质民俗、游乐技艺民俗和心意信仰民俗几方面对朝鲜文人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进行研究,探讨作品在清代辽西走廊民俗研究中的文献价值.
    • 郑贵华; 陈蕾莉
    • 摘要: 湘西农村地名记录着湘西地区的语言,蕴涵着湘西地区的独特文化,湘西农村地名既是土家族和苗族文化的记忆和"名片",也是湘西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历史产物和地质文化变迁的"活化石".本文通过开展湘西农村地名纪事研究,挖掘湘西农村地名的文化内涵,为弘扬湘西地域传统文化、发展地方经济提供思路.
    • 何昆
    • 摘要: 在现代《诗经》学的创始时期,《诗经》的文学性质是一个尚需论证的问题.为了打破《诗经》"经"的光环,还《诗经》以文学面目,当时的学者从民俗学视角对《诗经》的文学性进行了阐释,使《诗经》阐释呈现出新的特点,即以"俗"证"文"、以"诗"为"史"和移风易俗的特点.
    • 周玉波
    • 摘要: 民歌与方言是近亲。民歌中的方言分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两种基本形态,地域方言为民歌溯源和流转演变情形的梳理提供了便利,社会方言则赋予了民歌以强烈的“社会相”色彩。民歌中的方言,彰显了民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语言的不同风貌,放大了民歌本身的民间文化、底层文化、通俗文化色彩,丰富了现代语言学、民歌语言学的理论建构与细节研究。民歌与方言的结合,强化了民歌的叙事能力,打造了文学同构叙事的范本,使得民歌更好地扮演了社会历史文化进程忠实观察者、记录者等的特别角色。
    • 余辉
    • 摘要: 「岁朝」指一年之始正月初一。作岁朝图祈运求福是古代迎接新春的重要艺术活动之一古代绘画在节日的热闹喜庆中显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使今人深深地感悟到先贤的道德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粹,这是升华欢度传统节日的意义所在。古代风俗大致可分为民俗和宫俗两大类,民俗系城乡百姓约定俗成的节日习俗,宫俗往往源自民间,但更讲求排场,等级鲜明。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新正,今称春节。
    • 徐森阳; 王宇鹏
    • 摘要: 抓周在中国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苏州地区,抓周礼俗保持较为完整,仪式的内容丰富,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及心理意义。本文考察了苏州地区抓周的准备,描述整个仪式的完整过程,并分析了其所具有的文化心理意义。
    • 周玉波
    • 摘要: 俗字即俗体字,为异体字的一种。民歌唱本中的俗字,分为某一地区某一时代民歌唱本中的俗字、仅见或多见于民歌唱本的特异性俗字、见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民歌唱本中的通用性俗字等多种类型,形成原因不一,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省工省时易认易记。民歌唱本中的俗字,是了解不同地区民众语言习惯、民俗风情以及民歌在民间传播接受过程的有用材料。在语言文字演进史、社会文化史与民歌发展史等的多重场景中,揭橥民歌唱本中俗字形成的背景,梳理俗字与方言俚语及特定时期、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的关系,探究其生成、流行的一般规律,总结此类俗字之于民间文献整理、民俗研究乃至文字改革、民众教育、文化启蒙的特别意义,很有必要。
    • 刘海潮
    • 摘要: 民风习俗在我国不同民族中普遍存在,民风习俗中会蕴涵着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和传播,很多民俗文化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一些由民风习俗所催生的民间仪式文化。湘西腊尔山一带的苗族巴岱仪式就是旧时苗族许愿、还愿及祭拜的民风习俗所催生的巫师主持的一种事象,其事象背后也透射出苗族的民族及民俗文化。而对于诸如苗族巴岱仪式及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同类非遗文化,应该对其进行“择弃性”地保护和继承,对蕴含有封建、落后的民俗“文化”,该抛弃的就要抛弃;对那些真正为社会文化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就要加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
    • 杨虹; 彭栓红
    • 摘要: 文学地理学重视地理空间。王祥夫小说创作具有明显的空间意识,体现为乡土空间、城市空间和仪式空间。通过不同空间下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景的设置,王祥夫小说揭示出人的生存焦虑和困惑,展现出作家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 王仁茹
    • 摘要: 陈造是南宋中兴诗坛上的重要诗人,他一生经历丰富,创作的诗歌多达2000多首,题材也多种多样,其中涉及民生的诗作数量约有200首。本文从整理分析陈造的祈雨诗、苦旱诗,以及涉及农村的风景民俗的诗歌出发,研究其中所展现的真实的南宋中兴时期广阔的农村风貌,借以窥探陈造的忧国忧民之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