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
明清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1年内共计403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8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7篇;相关期刊1537种,包括安徽史学、文物鉴定与鉴赏、收藏.拍卖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等;明清的相关文献由3579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梦飞、王传满、李刚等。
明清
-研究学者
- 胡梦飞
- 王传满
- 李刚
- 刘正刚
- 陈宝良
- 吴小伦
- 孔祥毅
- 宋伦
- 朱万章
- 谢继忠
- 周海燕
- 梁仁志
- 王云
- 王健
- 秦宗财
- 董家魁
- 户力平
- 王世华
- 王铭珍
- 萱草园主人
- 马起来
- 佚名
- 刘宏丽
- 常新
- 张剑
- 张静
- 汪崇筼
- 王文荣
- 赵树国
- 陈瑞
- 陈艳君
- 严忠良
- 刘道胜
- 吴伟忠
- 徐晓望
- 李熊熊
- 李琳琦
- 李锦伟
- 柏桦
- 汤汝昭
- 王家范
- 胡中生
- 范金民
- 许莉莉
- 赵轶峰
- 阎崇年
- 马啸
- 黄静
- 丁希勤
- 余龙生
-
-
卢厚杰
- 《图书馆建设》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在爬梳地方文献的基础上,以明清时期晋商的藏书实践作为研究个案,重点剖析明清商人私家藏书的实践逻辑.研究认为,商人对文化资本和社会声望的追求是私家藏书的最大动力,经济资本、东掌制度和书商职业等诸项条件,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以及购书便利等方面为晋商藏书提供助力.与“士人藏书家”相比,明清商人私家藏书的出发点并无明显差异,但在聚书过程中更具经济优势和职业便利.
-
-
柏桦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明清是高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对地方权力控制相当严密.这不仅表现在中央削弱了地方独立性的权力,而且表现在地方行政机构的日益完备.在幅员辽阔的大国之内,东西南北中,无论是在地理、气候,抑或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各个地方在执行国家统一政令时出现实际施政上的差异.府县官在官僚阶层中地位不高,但他们承担着直接治理人民和征收赋役的职任,这些职任的履行,不但关系到地方吏治清浊和社会安定,而且关系到地方政治经济和民生疾苦,其施政的重点与地方治理息息相关.
-
-
-
-
-
-
-
-
-
罗晓翔
- 《江海学刊》
| 2020年
-
摘要:
传统时代的中国为农业社会,其文明的根基与认同也被视为乡土性的.然而晚明以降,农业社会中的城市色彩日益浓重.从地方经济到社会风俗,从个人谋生方式到家族生存策略,从精英思想到大众心态,城市的影响无所不在.城市的商业活力与资源优势吸引着人们离开乡村,城乡流动与社会流动日益契合.乡土情结并不必然阻碍城市认同,而城市生活却能深刻改造传统的宗族结构与宗法关系.至晚清,城市与乡村渐行渐远.这看似近代化冲击下的社会转型,却也是晚明以降“乡土情结”与“都市依恋”之间长期角力的结果.
-
-
王进驹
-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明清戏曲小说批评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一“化身”及相关话语,涉及戏曲小说的创作、表演、阅读(观看)及评点活动等各环节,具有一定的理论内涵与实际应用价值,学界的研究对此虽有所涉及,但仅限于特定对象的零散讨论,尚未见到专以“化身”及相关话语作为一类批评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本文对与戏曲小说之创作相联系的“化身”及相关话语作初步的梳理。
-
-
-
-
-
-
-
张旭东
-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2年
-
摘要:
徽州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该地区土地分布的基本状况.明清时期形成的徽商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出现了资本积累和运营的雏形,但是中国最终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徽商的兴起与繁荣,得益于徽州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丰富的森林资源.徽商重视文化和教育,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应用,在经营杉木、竹子等大家宗林产品的同时,充分发挥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