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化
旧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19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专利文献6742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中国宗教、当代青年研究、江海学刊等;
旧文化的相关文献由130位作者贡献,包括何立波、乐朋、张志春等。
旧文化
-研究学者
- 何立波
- 乐朋
- 张志春
- 李琼辉
- 李韧
- 温礼
- 贾利娜
- Balfour
- Frederik
- 严恩图
- 于丽梅
- 于文秀
- 介子平
- 余姚
- 冯晓
- 凌鹰
- 刘泽林
- 刘玉海
- 刘纪鹏
- 包景华
- 吴中杰
- 吴庆霖
- 吴章胜
- 周凌玉
- 商鸣臣
- 孔凡兮
- 孙郁
- 宜禾
- 崔妍
- 崔鹤同1
- 巴中夭
- 张中良
- 张文举
- 张果夫
- 张法
- 张海英
- 张鳳鶴
- 彭明
- 徐友渔
- 徐小燕
- 徐高
- 戈革
- 昌华
- 曹春荣
- 曹英义
- 曾雪梅
- 朱亚南
- 朱仲南
- 朱小燕
- 朱正
-
-
-
陈瑞林12
-
-
摘要:
新文化运动是中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一次大的文化转型,优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一个长时段的文化运动。从旧文化到新文化,过程非常漫长,在中国尤其如此从大的时段看,可以追溯到十五六世纪大航海时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I順明代的中晚期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处在这种转型之中。
-
-
-
约之1
-
-
摘要:
民国时期新旧文化共存,各种思潮兴起,那时的孩子进过旧式学堂,读过四书五经,也学习过海外文化。他们中走出了一个个极具个性、知识渊博的大先生。他们气度与风骨并存、操守与性情俱在,渲染了一幕幕丰富多彩、个性彰显的情景。
-
-
赵思运
-
-
摘要:
百年来新旧两种诗歌范式的融通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这一问题最终要落实到诗人个体身上.回眸百年汉诗发展轨迹中新诗作家的旧体诗词回潮现象,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个案既带着个体的生命温度,又构成了百年汉诗发展史的生动剪影.通过对他们的诗学转型的发生学研究,审视与修复两个诗学传统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可以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对话生成关系,从而打通现代文学史上新诗创作现象与旧体诗词创作现象内在的诗学关联,为百年诗歌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提供借鉴,拓展诗歌史和文学史的研究空间.
-
-
-
袁岳
-
-
摘要:
"五四"运动时代的青年精神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今天的青年去吸取坚持的养分,至少在我看来有四样东西是没有过时,且值得我们依然回想并强化的:一是甘为天下先:以新知识、新文化为自己行动的导向牵引;二是发出理想主义的先声:年轻人需要做新事物、新规则、新运动的中坚;三是凝聚而为新集体,不是独善其身,也不是独求出息,而有为社会群体谋取价值的行动热情;四是富于担当,做颠覆旧文化的斗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