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816种,包括江汉论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封建礼教的相关文献由1573位作者贡献,包括严冰、罗振宇、段启明等。

封建礼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5 占比:98.9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0.92%

总计:1622篇

封建礼教—发文趋势图

封建礼教

-研究学者

  • 严冰
  • 罗振宇
  • 段启明
  • 王静
  • 刘松
  • 刘靖安
  • 张凤渝
  • 张岂之
  • 张颖
  • 李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郑杰
    • 摘要: 很多公开课和已经发表的课例都说《祝福》一文是“刻画祥林嫂以抨击封建礼教的”[1],这种大行其道的认识挖掘到文本的最深处了吗?笔者不敢苟同。首先,这种认识只看到封建礼教迫害祥林嫂的一面,忽视祥林嫂主动遵从封建礼教的一面,因而没有解读出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复杂心理;其次,这种认识只突出祥林嫂被动受压迫的一面,忽视祥林嫂主动反抗压迫的一面,因而没有解读出祥林嫂性格中刚强的一面;再次,这种认识把小说重要主人公“我”退化为一个纯粹的祥林嫂故事的讲述者,“我”的怀疑主义思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对小说主题的探究无法聚焦到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上;最后,由于传统教学对祥林嫂理解得不全面,对“我”的分析又是常常忽略的。
    • 吴良琴
    • 摘要: 魏晋是一个政治上风云变化,而在思想界与艺术上却有着极大自觉的时代,在魏晋人士普遍追求生命自由和审美超越的大氛围中,作为“竹林七贤”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嵇康的美学思想和哲学意识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跨文化的视野审视嵇康与西方存在主义的思想美学意识,在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冲撞下,比较分析它们的同与异。从而为研究嵇康美学思想和哲学意识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 李求君
    • 摘要: 《祝福》是小说集《彷徨》的首篇作品,创作于1927年,真实而深刻还原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面貌,辛亥革命虽然成功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未被完全摧毁,底层人民仍然受到封建礼教以及宗法观念之束缚。这一时期的鲁迅从辛亥革命成功的狂喜中转入对革命的失望以及怀疑,从他将小说集命名为《彷徨》就可以看出鲁迅当时的内心世界。
    • 余淼
    • 摘要: 关于爱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领悟和理解,中国古人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渴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之下,反而显得纯粹和朴素。对于爱情的美好祝愿和比喻,是感情的升华后真挚写实。当物、情、人三者相遇时,在诗句当中可以碰撞出流芳百世的经典。“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便是如此。
    • 颜美娟
    • 摘要: 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状况,鲁迅先生以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民思想束缚为出发点,创作了《祝福》这篇短篇小说。祥林嫂就是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深受封建社会迫害而又在精神上顺从封建礼教的典型人物。该文章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祥林嫂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了悲惨的人生遭遇,成为当时社会裹挟下悲剧的缩影。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构建在当代依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透过祥林嫂个人形象的解码,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历史语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 张娜
    • 摘要: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医家就有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等的解剖实践,但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国的解剖学未形成独立的体系。19世纪中叶,西医传入中国,并逐渐开设解剖学课程。1894年,北洋医学堂在天津成立,解剖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李沁沁
    • 摘要: 《塞莱斯蒂娜》是中世纪西班牙著名的对话体长篇小说,是西班牙文学人文主义萌发的象征。塞莱斯蒂娜,作为书中主人公之一,在西方文化中是突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解放的代言人。本文将通过书中的语料和情节,寻找这部作品中塞莱斯蒂娜的口才具有“迷魂药”般魔力的证据,并用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的礼貌原则来分析书中塞莱斯蒂娜的“话术”是如何具备蛊惑人心的能力,并改变他人想法和行为的。
    • 曾凤珠
    • 摘要: 干宝在《搜神记·紫玉》中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丰满的至情者——紫玉,一千多年以后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另外一个至情女——杜丽娘。人们隐约地感觉到杜丽娘身上有紫玉的影子,她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理想女性,为爱执着,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追求自由而美好的爱情。
    • 戴荣里
    • 摘要: 贾珠是李纨的丈夫,王夫人的儿子,宝玉的哥哥。宝玉挨打,李纨是和婆婆王夫人哭了一番的。“大菩萨”李纨是喜欢做好人的。赵姨娘的弟弟去世了,李纨张口就赏钱四十两银子,根本不顾忌该赏二十两银子的老规矩。甘心守寡属于节妇的品性,有从一而终的特质,这也是封建社会推崇的丧夫女人的节操,因此,李纨给多数读者带来的是槁木死灰般的感觉。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李纨内心所秉持的原则。读者如若把李纨当作一个木头疙瘩,那就是对李纨的误读。
    • 郭文才
    • 摘要: 袁枚是清朝著名诗人,他知识丰富、著作等身,但使他声名远播的则是深受读者喜欢的《随园诗话》。关于这部书,清朝学者钱泳有两句话这样概括:"自宗伯(沈德潜)三种别裁集出,诗人日渐日少;自太史(袁枚)《随园诗话》出,诗人日渐日多。"这话一语中的,切中肯綮。毫不夸张地说,《随园诗话》推动了当时诗歌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