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206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1篇;相关期刊878种,包括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研讨会等;《狂人日记》的相关文献由182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彪、毛志成、刘泰隆等。

《狂人日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59 占比:89.1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51 占比:10.86%

总计:2311篇

《狂人日记》—发文趋势图

《狂人日记》

-研究学者

  • 李彪
  • 毛志成
  • 刘泰隆
  • 王学谦
  • 谷兴云
  • 刘正强
  • 袁盛勇
  • 钱理群
  • 严家炎
  • 冯荣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贾向玲
    • 摘要: 《呐喊》是鲁迅先生1923年的短篇作品集,收录的文章尽管文体风格不同,思想内涵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作品看似互相独立,又与其他作品又互相参照,因而在互文性映衬下,作品的独立性得到强化乃至升华。基于此种认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呐喊》时,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作品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初中学习过的《故乡》中的闰土形象引入难度较大的《狂人日记》,抓住互相对照的矛盾点来贯穿文集部分篇目,进行比较阅读,对接课内外阅读文本,寻找文集内在联结点,必要时可以打乱篇目顺序,指导学生深入阅读。
    • 刘勇
    • 摘要: 关于谁是“第一篇”现代小说,学界历来颇有争议。若仅从时间而言,陈衡哲的《一日》与李劼人的《儿时影》皆早于鲁迅的《狂人日记》,似乎更具成为“起点”的资格,但所谓现代小说的“起点”不仅意味着时间层面的起始,更加代表了现代性质的开端。文学史的“起点”有别于文学的“起点”,它在更深层次上蕴含着对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现实价值以及学术考量等综合因素的判断和把握。因此,对“第一篇”现代小说争议的探讨和对“起点”文学史意义的考察,不仅是“时间”与“内容”之争,更是在深远、宏阔的世界文学视野下,还原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经典化。
    • 涂旭; 卢志宏
    • 摘要: 鲁迅《狂人日记》的创作通常被认为受启发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事实上,对鲁迅《狂人日记》产生更多影响,且与其最相似的是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小说《红笑》。《狂人日记》和《红笑》在小说形式、人物和意象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点。文章在探究影响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日记体小说形式”“疯癫人物形象”和“‘吃人’意象”三个方面对两篇小说进行比较,进而反映出安德列耶夫和鲁迅在“批判社会”和“为人生”的思想观念上的共鸣。
    • 邓林
    • 摘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文学的译介传播间接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而鲁迅小说以国民性批判和民族启蒙为特点,塑造了诸多集国民性和民族性特点的经典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翻译中的再现效果无疑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本研究以鲁迅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塑造的“狂人”形象为例,借助语料库工具总结“狂人”形象在蓝诗玲译本、莱尔译本和杨氏译本中的再现特点。研究发现,三个译本中再现的“狂人”形象在饱满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原因在于译者对原文人物形象文学性和译文流畅性的取舍差异而造成的人物形象翻译策略差异。研究认为,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的外译应在反映和展现优秀积极的中国文化以及国家形象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整其表现方式以符合受众的阅读审美度,提高其接受度。
    • 谢嘉齐
    • 摘要: 《狂人日记》的独特之处在于:启蒙的故事外面还有一件疯狂叙事的外衣,构成了鲁迅启蒙叙事的别样风貌。带有文化原罪的疯人是《狂人日记》的不可靠叙述者。疯人是一个先觉的启蒙者,病愈后,启蒙主体彻底瓦解。基于对进化论的相信,鲁迅获得了保持启蒙姿态的动力。但是,鲁迅又通过对“孩子”形象的续写,表达了对启蒙的怀疑。启蒙者的悲剧在于明知道自己为之牺牲生命的“庸众”却不能理解启蒙的真正意义,但是,启蒙者只有在面对庸众,并拯救庸众的过程中才能彰显自己的生存意义和本质力量。鲁迅对启蒙的怀疑的深层原因在于他从启蒙一开始就关注到了启蒙者的命运,关注到了自我以及自我之外的,与自我相互认同或相互隔膜的他者。
    • 李扬
    • 摘要: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式,现代白话小说不存在天然的定义,而是经由不断地辩驳与实践,在“运动”中成型为以现代语言反映现代人情感意志的体式。《一日》以严正的书面白话回应迹近“游戏”的打油诗,“显然是一篇记事而不是小说”;而《狂人日记》对“人情”的反复捕捉,来自于真实并充满深度的生命体验。《狂人日记》的文言小序展现了白话与文言互相搏斗的痕迹,体现了现代白话小说艰难诞生的过程。对比可见,只有“向内”地探索形式与思想的统一,才能真正释放隐藏在社会历史深处的“人”与“情”,从而打开现代白话小说内蕴的无限可能。
    • 成健
    • 摘要: 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1918年5月发表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由此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11年端午节,东北小城呼兰,一户张姓人家诞生了一个女婴,取名张秀环,后改名张廼莹,长大后成了蜚声文坛的作家,笔名萧红。时代风云的变幻,个人命运的浮沉,让鲁迅和萧红本来相距甚远的人生轨迹,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在风雨飘摇的中国。
    • 郑丽丽
    • 摘要: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相比《呐喊》中《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和《阿Q正传》等其它作品,《社戏》没有入骨鞭挞,也没有辛辣讽刺,有的是读后悠长、韵味十足的感觉。语文课本中《社戏》节选自鲁迅《社戏》原文,去掉了前半部分糟糕的看戏经历,只留下少年时鲁镇看戏经历,以少年"我"的视角,写出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江南水乡世界。
    • 张怡微
    • 摘要: 一、当代散文创作方法的跨学科特征,从新文学运动开始到今天,中国文学完成了现代性对汉语写作各文类的初步探索。在现代文学的三大文类中,小说与新诗不论在国内或国外,都不断有新的理论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中国当代文学也因此形成了复杂、多元的生长历史。自1917年1月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于《新青年》杂志刊发、1918年5月鲁迅又在该刊第4卷5期发表了《狂人日记》,到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近百年来,小说在事实上取代了小品文(现代散文的一支),真正走出了一条“文学发达之极致”a的道路,完成了文学革命的期许。
    • 姜异新
    • 摘要: 在以“五四”为主轴的现代性视野下的主流文学史讲述中, 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的《狂人日记》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开端。然而, 1917年陈衡哲便发表了白话小说《一日》, 1915年李劼人已在成都创作《儿时影》等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学研究逐步挑战主流文学史叙述,由小说这一视角出发重思何为现代、何以现代、何以开端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语言工具、主体意识、文学场域三个方面进人这一问题域,论证《狂人日记》所具有的统摄力及其何以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叙述端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