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萧红

萧红

萧红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2篇、会议论文5篇、相关期刊1182种,包括北方论丛、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七届(2014)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第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等;萧红的相关文献由2560位作者贡献,包括萧红、单元、季红真等。

萧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62 占比:99.8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6%

总计:3067篇

萧红—发文趋势图

萧红

-研究学者

  • 萧红
  • 单元
  • 季红真
  • 徐晓杰
  • 秋石
  • 刘爱华
  • 李重华
  • 迟子建
  • 刘艳萍
  • 沈卫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吴芳
    • 摘要: 萧红是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中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她独特风格的标签.本次研究中,从阐述萧红女性视域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根据不同的作品内容分析其中女性视域的角度,对女性情感、社会地位、付出与收获等问题进行解读,进而探讨萧红创作的女性视域对现代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以期引发年轻人在情感观念、生命观念、职业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启迪他们的批判思维.
    • 史晓红
    • 摘要: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女作家,也是20世纪中国最具女性意识的作家之一。本文从女性意识出发,结合萧红自身的生命体验,以萧红生命后期的代表作《小城三月》中的翠姨为例,剖析封建男权文化思想对女性的毒害,唤起底层苦难女性的觉醒与反抗。
    • 王肖迪; 任强
    • 摘要: 萧红以其杰出的创作才能留名于文学史,其身世、作品以及情感经历一直备受学者关注。萧红的悲情命运对其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从其作品众多的人物命运探寻作者的情感密码,会发现有追求爱情而不得、深受包办婚姻束缚、饱受生儿育女困厄的女性命运哀歌,有对自私冷漠的乡土农村愚夫、卑怯懦弱的城市知识分子的批判,还有对温暖的家庭无限憧憬和对真挚的爱情永恒追求。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影响的萧红文学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杨祎; 杨莉
    • 摘要: 电影《黄金时代》以青年作家、知识女性两个维度,着力凸显萧红的作家身份与文学属性,赞同其现实主义写作,褒扬其自由文学态度;同时深刻揭示了萧红的苦难人生与悲剧命运,既从时代共性的角度予以分析,又从个体的特殊性角度展开探究,陈现出一个女性作家与自己、与他者、与时代的复杂关系,成功塑造了萧红这一主体性明晰、文学性饱满、精神面向丰富的现代女性作家形象。
    • 武亚非
    • 摘要: 近日,笔者趁着闲暇阅读了薛林荣先生所著的《鲁迅的饭局》一书,跟随作者从一次次饭局中走进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管窥鲁迅从1912年5月至京到1936年9月在上海辞世这24年间的生活、创作和思想轨迹。在“鲁迅的饭局”上,光照时代、名传后世的大家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萧红、郁达夫、茅盾、郑振铎等先后相聚,实乃人生快事。
    • 寒石
    • 摘要: 萧红笔下的火烧云色彩绚丽、变化多端,惹人喜爱,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或白色或灰色的云大不相同。那么,这美丽的火烧云是怎么产生的呢?它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它属于哪种云?而云又有哪些种类呢?火烧云的出现在晴朗的日子里,日出或日落前,在太阳现身的天边,会出现红色的云霞,这就是火烧云。它经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这时,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明显,使火烧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烧云属于低云类,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
    • 牟伟; 马峰(图)
    • 摘要: 火烧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萧红在《火烧云》中,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她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从霞光、颜色和形态三个方面,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动态发展的过程,写出了它的奇特和美丽。间接写火烧云的霞光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 王晓晨; 宋依洋
    • 摘要: 东北女作家萧红以其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响彻文坛。在《生死场》中,她以苦难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社会观察,探索着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悲苦命运;她以苍茫的北国风情,地域色彩与曲折故事为躯壳,潜藏着对地域文化性格的探索;她以冷隽的眼光审视着国民灵魂在民族危亡之际的麻木与觉醒,渗透了她对战争与国家、生死与人性的思考。拟从作家的生平经历、所处地域与时代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
    • 袁培力
    • 摘要: 1938年8月,日军逼近武汉,人们纷纷撤离,作家端木蕻良和萧红夫妇计划前往重庆。由于只弄到一张船票,在萧红的坚持下,端木蕻良只好先行。8月中旬,端木蕻良抵达重庆。随后,他在复旦大学做兼任教授,主编《文摘战时旬刊》文艺栏。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和萧红的生活安定下来,两人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收获。在复旦大学的这段时光,在端木蕻良的一生中,有重要意义。
    • 邵国茹
    • 摘要: 《生死场》是萧红创作的一篇中篇小说,作品描述了一系列底层女子悲惨的生活状况。文章没有直接表达对男权的反抗,反而以沉着冷静的笔端述说一个个女子的命运悲剧,这实际上是作者对于女性所遭受的种种苦难的血泪控诉,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之时,大家在悲叹之余,更应该理性思考其中缘由。本文试图分析《生死场》一文中造成女子悲剧的原因,在更好地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之时,也更充分地理解女性,尊重女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