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疯癫

疯癫

疯癫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55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376种,包括现代交际、青春岁月、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等;疯癫的相关文献由547位作者贡献,包括蒋天平、许兴阳、杨慧等。

疯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2 占比:99.4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36%

总计:555篇

疯癫—发文趋势图

疯癫

-研究学者

  • 蒋天平
  • 许兴阳
  • 杨慧
  • 刘传霞
  • 刘琳
  • 周婷婷
  • 杨澜
  • 黄晖
  • 何少华
  • 佚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摘要: 福柯把目光聚集在三个世纪以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他认为疯癫产生魅力的原因就在于它是知识,疯癫常常使人着迷,疯癫体验时时笼罩着各种意象:“一、人类的原始堕落和上帝的意志;二、兽性及其各种变形;三、知识中的一切神奇秘密。”很多时候被世人排斥的愚人往往拥有强大完整的知识系统,而拥有智慧理性的人们却仅仅只感受到只言片语,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疯癫就成为智慧的化身。
    • 涂旭; 卢志宏
    • 摘要: 鲁迅《狂人日记》的创作通常被认为受启发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事实上,对鲁迅《狂人日记》产生更多影响,且与其最相似的是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小说《红笑》。《狂人日记》和《红笑》在小说形式、人物和意象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点。文章在探究影响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日记体小说形式”“疯癫人物形象”和“‘吃人’意象”三个方面对两篇小说进行比较,进而反映出安德列耶夫和鲁迅在“批判社会”和“为人生”的思想观念上的共鸣。
    • 牟学苑; 欧阳文秀
    • 摘要: “疯癫”是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戏剧手法,但如果严格遵照文本的标准,莎剧中真正疯癫的人物只有三个,即李尔、泰门和奥菲利娅,此外还有三个装疯的人物——哈姆莱特、爱德伽、泰特斯。莎士比亚对于“疯癫”的使用有着很强的个性和风格,他笔下的“疯癫”往往是一种变化,是一种权势失落的隐喻,并通过疯癫及其背后权势的失落和恢复,实现对主人公的惩罚和教育。而对于唯一的女性疯癫者奥菲利娅,则通过其疯癫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和女性的反抗。装疯在莎剧中主要是一种展现复仇的装置。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中使用疯癫,主要是为了增加波折,引发观众的怜悯和恐惧,或是为作家代言。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戏剧效果,而非情节的必需。
    • 马铮铮
    • 摘要: 大鹏导演的《吉祥如意》以游离于剧情和记录之间的形式,将影片分为了《吉祥》和《如意》上下两个篇章。其中前半部分为客观记录,后半部分则拍摄了剧组如何记录的过程。《吉祥》部分的人物看起来更加冷静,却夹杂着刘陆这样的虚构角色。《如意》部分的人物则笼罩在丧失亲人的悲痛中无法自拔,逐渐进入一种非理性的状态。最终,导演不仅重现了这些人物迷失的疯癫现状,也透过不同的人物群像完成了自我的映射。
    • 姜仁凤
    • 摘要: 崩溃与疯癫是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中探讨的重要主题,承载着莱辛对共同体及其与个体关系的思考。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政治共同体实践和基于情感的深度共同体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政治共同体内的话语沟通失灵表征着政治共同体的瓦解,而个人情感的缺失和社会情感结构的坍塌则表征着深度共同体的解体。共同体的崩溃与个体的疯癫从反面揭示了共同体与个体的共生关系。莱辛倡导的人类共同体是个体与共同体相生相成的、生机勃勃的有机共同体。
    • 刘榕榕
    • 摘要: 565年,晚期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去世,皇帝的外甥查士丁二世继位。查士丁二世自视甚高却无治国之才。573年,在贸然开启与东部波斯的战争后不久,帝国便开始丢城失地,东部要塞达拉城更失陷于敌军之手。后查士丁尼时代的帝国实力根本无力支撑皇帝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达拉的陷落令查士丁二世骤然精神崩溃并陷入疯癫状态。此后,查士丁二世不仅在余生中饱受病痛折磨,而且丧失了对帝国最高权力的掌控,同时加剧了晚期罗马帝国的衰落。
    • 张莉; 梁俐珂
    • 摘要: 疾病在作家的笔下,往往具有隐喻的意义。在美国华裔小说《女勇士》中,作者汤亭亭从疯癫和失语两方面刻画了内涵丰富的病态形象,展示了以女性为代表的华裔群体所面临的种族的、性别的、阶级的等不同维度的问题和困境。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既体现了白人主流社会对华人以及其他少数族裔的集体想象,也展示出了少数族裔群体消解这种刻板印象的努力。
    • 高菁遥
    • 摘要: 女性是西方音乐史中缺失的重要人文意象,在20世纪90年代苏珊 ? 麦克拉蕊出版《阴性终止》后,音乐界开始端正对女性主义音乐批判的态度。被排斥的“疯女人”作为苏珊 ? 麦克拉蕊论述的重要形象,展现出了在男性审美之下一切挑战男权的行为如何被定义为“异己”。这种描述与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对“疯癫”的分析具有某种类似的结构。本文主要对“疯女人”这一内涵深刻的意象进行挖掘,深入分析麦克拉蕊“疯女人”音乐批评模式构建的过程,重视女性主义在音乐批评中的哲学价值,以期能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丰富。
    • 文箐一帆; 刘明录
    • 摘要: 爱尔兰小说家约翰·班维尔在其作品《桦林庄园》中,利用一栋荒芜的“大房子”和一个缺少美感的马戏团,呈现出爱尔兰民族记忆中最具代表性的英|爱优势阶级身份认同困惑。疯癫丑陋的人物表征达成了巧妙的审丑狂欢效果,也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宣泄式的审丑狂欢,小说回归了充斥着政治危机、暴力动乱和民族矛盾的荒诞现实,并最终达到净化读者心灵的目的。
    • 何锦秀; 卢建飞
    • 摘要: 文章从医学角度解读麦克尤恩小说,打破疾病概念的界限,探讨了疾病、人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在《时间中的孩子》等小说中,麦克尤恩以艺术虚构的形式重塑了西方现代人的精神现实,对人“疯癫”“分裂”等精神疾病现象的深度描写,反映了20世纪以来工具理性以及人的异化问题,隐喻英国现代性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矛盾。而“审美心距”与“他者伦理”则是麦克尤恩解决现代性疾病的根本策略。在此基础之上,小说对人问题本身的书写,回应了英国人道主义写作以及人本主义精神的文学传统,这构成了麦克尤恩小说精神疾病书写的重大美学价值,也为医学人文学的批评研究提供了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