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祥林嫂

祥林嫂

祥林嫂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戏剧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9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796种,包括文学教育、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教学等; 祥林嫂的相关文献由169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怡春、曹津源、朱水军等。

祥林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9 占比:99.77%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0.23%

总计:1753篇

祥林嫂—发文趋势图

祥林嫂

-研究学者

  • 张怡春
  • 曹津源
  • 朱水军
  • 李玉昆
  • 杨大忠
  • 傅骏
  • 冯光廉
  • 廖敦燕
  • 开健
  • 张凤渝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何大海
    • 摘要: 祥林嫂作为鲁迅经典作品《祝福》中的主人公,是典型的女性悲剧代表,在遭遇一系列命运重创及周围人冷眼的凌迟后,抗争无果的祥林嫂最终在祥和的“祝福”之夜死去。她的时代形象是当时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真实投射。场域理论是关于人类行为的概念模式,不单指物理环境,还关涉他人行为以及与之相连的诸多因素,可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本文以此切入,从场域理论中的场域、惯习等核心要素出发,使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研究认为,社会家庭伦理观念的倾轧、命运的惨境等社会场域的共同作用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主要原因。
    • 李志平
    • 摘要: 《祝福》教了无数遍,也听过很多公开课,但是我总觉得“祥林嫂”有说不尽的话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再次重温教材,却有意外的惊喜,让我读出了“祥林嫂”经久不衰的魅力。我的发现有.
    • 郑杰
    • 摘要: 很多公开课和已经发表的课例都说《祝福》一文是“刻画祥林嫂以抨击封建礼教的”[1],这种大行其道的认识挖掘到文本的最深处了吗?笔者不敢苟同。首先,这种认识只看到封建礼教迫害祥林嫂的一面,忽视祥林嫂主动遵从封建礼教的一面,因而没有解读出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复杂心理;其次,这种认识只突出祥林嫂被动受压迫的一面,忽视祥林嫂主动反抗压迫的一面,因而没有解读出祥林嫂性格中刚强的一面;再次,这种认识把小说重要主人公“我”退化为一个纯粹的祥林嫂故事的讲述者,“我”的怀疑主义思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对小说主题的探究无法聚焦到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上;最后,由于传统教学对祥林嫂理解得不全面,对“我”的分析又是常常忽略的。
    • 秦菁
    • 摘要: 祥林嫂的四笔钱象征着祥林嫂的生命,对这四笔钱的掌控也就是对祥林嫂生命的掌控。这四笔钱分别被代表着夫权、族权和神权的“前婆婆”“前大伯”“庙祝”拿去,象征着祥林嫂的生命隶属于“前婆婆”“前大伯”“庙祝”。祥林嫂不仅没有反抗,甚至连疑义都没有,更甚至,她生怕“庙祝”不要她的钱。这表现了祥林嫂没有主动争取生命自主权的意愿。在封建舆论控制下丧失对生命自主权的追求,就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
    • 曹征才
    • 摘要: 近年来,泰州市淮剧团创作了《祥林嫂》《诺言》《张云泉》《赶鸭子下架》等多部优秀的现代戏剧目,在省内外获奖,广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2019年,泰州市主管部门领导建议泰州市淮剧团以高港区徐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勤生为原型,创作演出一部农村题材现代戏。徐勤生是泰州市优秀村官、十佳村书记,既是真人真事,又是好人好事,这样的“命题作文”,如果做成“吃饭戏”,正常演出戏,未尝不可。然而,拿一个“命题作文”,去参加艺术赛事,有一定难度。生活中的英模劳模,当然值得去歌颂,也是艺术院团责无旁贷的使命,更何况上级出题、政府支持。但是,艺术赛事往往呼唤的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我当时主持剧团工作,作为剧目的艺术总监,左右为难。都说剧本是一剧之本,新创作的现代戏更是如此。
    • 颜美娟
    • 摘要: 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状况,鲁迅先生以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民思想束缚为出发点,创作了《祝福》这篇短篇小说。祥林嫂就是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深受封建社会迫害而又在精神上顺从封建礼教的典型人物。该文章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祥林嫂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了悲惨的人生遭遇,成为当时社会裹挟下悲剧的缩影。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构建在当代依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透过祥林嫂个人形象的解码,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历史语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 汪毅; 钱金涛(点评)
    • 摘要: (本课例获第十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场课一等奖、最佳综合素质奖)片段一: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两位同学的复述内容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叙述者的角度有所不同。设想,如果从祥林嫂的角度来说,那这个故事的开头应该是什么?生:(七嘴八舌地)“我”看到了祥林嫂。师:是“我”看到祥林嫂还是祥林嫂来到了鲁镇呢?生:(恍然大悟)是祥林嫂来到鲁镇。师:如果从“我”的角度来说……生:“我”回到鲁镇,遇到祥林嫂。此时的祥林嫂已经成为一个乞丐,在“祝福”声中死去。可以说是故事一开始就死去了。
    • 张恒正
    • 摘要: 鲁迅的小说《祝福》是以“我”的口吻来讲述的。“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的重要参与者。而“我”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这种矛盾复杂性也导致了“我”与祥林嫂对话的多重错位,进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决定了故事的最终走向。更深一层说,“我”的迷惘、彷徨既反映了鲁迅的启蒙心态史,又暗示了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知识人的心理困境。
    • 谷兴云
    • 摘要: 祥林嫂“一头撞在香案角上”是《祝福》中的重要情节,表明祥林嫂性格的刚烈。历年来关于祥林嫂的“从一而终”论,值得商榷。根据祥林嫂的成长经历,结合课文内容,对祥林嫂“从一而终”的说法进行质疑分析。
    • 杨树强
    • 摘要: 《祝福》是鲁迅白话小说作品之一,通过对"祥林嫂"的全方位刻画,塑造出文学史上的经典."祥林嫂"的生活充满了"笑"与"泪",是"荒诞"和"悲剧"的融合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