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808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2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77929篇;相关期刊544种,包括北方论丛、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思想的旅行:从文本到图像,从图像到文本”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厪学术思想研讨会、2012年“百年文学理论学术路径的反思”学术研讨会等;文化转向的相关文献由854位作者贡献,包括谢天振、明明、曾文雄等。

文化转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2 占比:1.01%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7929 占比:98.97%

总计:78737篇

文化转向—发文趋势图

文化转向

-研究学者

  • 谢天振
  • 明明
  • 曾文雄
  • 周兵
  • 孟维杰
  • 曹万忠
  • 郑旭东
  • 任青玲
  • 刘春媛
  • 周景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文博
    • 摘要: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汉唐对孔子的重视主要在其承袭周公之学以论王道,讲究德政合一,故在其政治作用。而以孟子传后,更侧重内向心性,以人伦教化之功而成至圣先师,是其教育力的凸显。以宋明儒看,是走“以内圣开外王”的道路,一方面加强了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则使传统文化的内倾型发挥到极致而落实到个人身上——“人人皆可为尧舜”。因此,在钱穆看来,从“周孔”并尊到“孔孟”传世,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转向,在政统与道统、王官学与儒学、政治与教育之间关系渐次转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逐渐完成了向“文治”社会的转型。
    • 丁凡; 伍江
    • 摘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美学形式,与建筑和城市规划建立了十分显著的关联。文章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空间观的具体内涵,在后现代时期,空间更多地是与社会学和人文学相关联,并指出后现代城市研究中文化意义的逐渐凸显。文章以水岸空间规划转型作为典型样本,重新阐释了在后现代时期去工业化的城市更新语境中文化的新内涵,以期为新时期城市空间的更新研究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与方向。
    • 周桃敏; 李忠
    • 摘要: 文章立足大众文化语境,分析了当前云南彝族赛装节呈现出从乡村到城市的场域转向、从民间自发到政府组织的公共化转向、从祖先祭祀到大众娱乐的世俗化转向以及从经验叙事到图像景观叙事的叙事性转向等四个维度的文化转向。在分析云南彝族赛装节的文化转向趋势后,文章运用文化适应理论来找寻传承云南彝族赛装文化传统和发展彝族赛装文化模式。在传承云南彝族赛装文化传统时,应做到政府支持与民众自觉相结合以及民间传习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总体路径,使彝族赛装文化传承入形入心;在发展彝族赛装文化模式时,应做到开发彝族赛装节的旅游模式和加强彝族赛装文化宣传与对外交流模式,进一步扩大赛装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梁光苇; 宋壮
    • 摘要: 文章通过聚焦使用短视频的乡村青年,以影像空间的视角去研究乡村青年短视频背后所折射的文化转向发现:一方面,乡村青年的短视频内容由孤岛逐渐变为避风港,已经成为乡村景观呈现的重要场域。另一方面,乡村青年文化也逐渐由异化向反哺转变,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有自我构建、他者凝视、社会规训、资本流动、审美转向等多维度的因素共同作用,通过回溯及分析其文化转向成因,文章描摹出乡村青年在媒介化社会过程中的立体形象,为挖掘乡村内生力、构建乡村文化新的传播生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助力。
    • 王博; 宋峰; 孙铁
    • 摘要: 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改变和多元保护思潮的涌现,世界遗产权威话语体系下客观理性的自然保护观念逐渐被挑战,自然遗产保护展现出文化转向。从遗产话语的视角切入,分析文化转向的动因、机制、过程。通过对相关文本的解读和分析,从自然遗产保护价值观转向、对象内涵转变、操作机制修订3个方面总结自然遗产保护文化转向的全过程,批判性地理解转向中自然遗产话语的建构手段,进而为中国自然遗产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基础。
    • 张九童
    • 摘要: 伴随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诉求,作为现代化实践积淀的总体性精神,“现代性”不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其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融通过程中,追求“多元现代性”的价值样态,文化转向成为现代性发展的时代潮流。作为后发国家的重要代表,中国在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实现着民族现代性价值自觉,在不断探索中用事实证明了多元现代性价值机理的合理性,为人类现代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王莉莉; 苗凤波
    • 摘要: 《枫桥夜泊》是唐代羁旅诗的代表作之一。该文在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的视域下分析翻译家许渊冲的译本,从历史负载词、格律和意象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解析许渊冲诗译的文化转向,以期给诗歌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梁力乔; 张莹
    • 摘要: 西塞罗长期被树立为翻译研究领域重视“意译”的先驱,被奉为西方翻译理论的首创者,学界对他翻译思想的认识形成了代代传抄的“经典化”格局。不过,借助历史、文化和政治等学科研究的成果,对西塞罗翻译思想的经典化认识消解。西塞罗对翻译的贡献不仅仅是将翻译方法总结为直译和意译两种,在罗马文明重视对等的影响下,他的论述已经具备后世对等论的原型。同时,结合罗马文明对外征服的历史理解西塞罗的翻译行为,发现他和当时其他罗马有识之士对外族先进文明的态度,也存在食人主义思想雏形。
    • 美米丽·鲁宾; 蒋凌楠(译)
    • 摘要: 如今,社会史、新文化史的影响已遍及全球历史学界,我们该如何理解“文化史”?从传统的思想史、艺术史领域,到当下新文化史视角下包罗万象的“文化史”又有哪些特征与方法可循?伦敦大学欧洲史教授米丽·鲁宾此文给出了21世纪的答案。该文原发表于文集《如今,什么是历史学?》,意在回应40年前E.H.卡尔的经典提问“什么是历史学”。鲁宾认为,从20世纪的法国年鉴学派到福柯,再到人类学的研究实践,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视野不断扩展。“文化转向”后的历史学,关注人们的交流方式、不同观念与实践的传播与流通以及个体在其中的作用,并且留心概念、修辞与程序、社会模式所构成的系统。
    • 闫瑞
    • 摘要: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在翻译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纵观翻译发展历史,曾出现过译者主体地位边缘化的现象,不过随着翻译“文化转向”概念出现,译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本文从新闻文本的特点出发,结合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运用,以国际主流媒体部分典型新闻报道为语料,探究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编译中的具体实施途径,同时对译者自身能力与意识提出要求,最后给出结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