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教育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1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专利文献3432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课程.教材.教法、科学咨询、数学通报等;
数学教育理论的相关文献由7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奠宙、张怡、李伟军等。
数学教育理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321篇
占比:99.78%
总计:34396篇
数学教育理论
-研究学者
- 张奠宙
- 张怡
- 李伟军
- 汪家录
- 安飞飞
- 崔俊霞
- 徐祖平
- 施婉茹
- 李颖
- 肖柏荣
- 苏静
- 余德水
- 刘云章
- 刘祖希
- 刘颖
- 吴德彬
- 周学海
- 唐家祥
- 孙晓天
- 孙晓琴
- 宋杨
- 张亚图
- 张国杰
- 张定强
- 张楠
- 张远增
- 曹飞羽
- 朱婧
- 朱文芳
- 李婵
- 李宁晟
- 李红军
- 李美君
- 杨怡
- 杨骞
- 梁贯成
- 殷堰工
- 沈文选
- 沈迎斌
- 潇湘数学教育工作室
- 潘倩
- 王喜清
- 田琳琳
- 章建跃
- 聂英杰
- 胡爱芬
- 苏龙霞
- 蒋新华
- 蒋电飞
- 蔡上鹤
-
-
李婵
-
-
摘要:
弗赖登塔尔的教育思想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并将其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通过介绍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设计运用该数学教育理论进行教学的示例,达到学习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的目的。
-
-
-
章建跃
-
-
摘要:
前面归纳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看待课改中提出的各种教育理论、改革主张的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数学教育理论和改革主张必须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如此才能用于指导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总的来说,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概念太多了.这些概念,有的似是而非,例如"深度学习";有的形异质同,例如STEAM教育、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建模式教学、项目化学习,这些概念讲的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
-
张远增
-
-
摘要:
研究表明,“素养”和“核心素养”源于competence和key competence(分别翻译成“素养”和“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特色,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重构和再造[1].因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研究对象.本文从作为公共政策术语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自由裁量权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策略与方法等方面,检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期望对促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起抛砖引玉之效.
-
-
张怡;
汪家录
-
-
摘要:
本期介绍TSG57-62.专题研究小组57:数学教育理论的多样性主席:Angelika Bikner-Ahsbahs(University of Bremen,Germany)副主席:Ivy Kidron(Jerusalem College of Technology,Israel)数学教育是一个具有多种理论和文化的科学领域,当不同的理论被纳入研究时,如何科学地整合这种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TSG57研究旨在探讨理论的多样性如何应用于数学教育,如何在理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影响研究,以及理论的多样性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影响理论和结果的使用.
-
-
张怡;
汪家录
-
-
摘要:
本期介绍TSG57-62.专题研究小组57:数学教育理论的多样性主席:Angelika Bikner-Ahsbahs(University of Bremen,Germany)副主席:Ivy Kidron(Jerusalem College of Technology,Israel)数学教育是一个具有多种理论和文化的科学领域,当不同的理论被纳入研究时,如何科学地整合这种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TSG57研究旨在探讨理论的多样性如何应用于数学教育,如何在理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影响研究,以及理论的多样性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影响理论和结果的使用.
-
-
张怡;
汪家录
-
-
摘要:
本期介绍TSG57-62.专题研究小组57:数学教育理论的多样性主席:Angelika Bikner-Ahsbahs(University of Bremen,Germany)副主席:Ivy Kidron(Jerusalem College of Technology,Israel)数学教育是一个具有多种理论和文化的科学领域,当不同的理论被纳入研究时,如何科学地整合这种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TSG57研究旨在探讨理论的多样性如何应用于数学教育,如何在理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影响研究,以及理论的多样性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影响理论和结果的使用.
-
-
-
-
摘要:
本书对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及新加坡等六个国家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扎实深入的比较研究,研究旨在立足本土、借鉴国际,寻求国际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异同,进而推动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希望能够为有志于研习数学教育理论,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科研水平,拓展国际视野的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本科生、研究生提供有力的帮助。
-
-
张定强;
杨怡
-
-
摘要:
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学生是数学教育活动的主体,所有的数学教育活动都要着力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是一份权威、实用的教育期刊,精选全国报刊中关于初中数学教育研究的优秀论文,荟萃众多学者关于初中数学教育理论、数学课程、数学教学、教师发展、学生素养、考试评价的论说,为更好地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文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生”栏目转载的论文为例,梳理学生研究的新视角及新观点,透视学生研究的新动态,探寻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