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提示
教学提示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专利文献111119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党课、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等;
教学提示的相关文献由149位作者贡献,包括乐伟国、徐多沁、侯彤舟等。
教学提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1119篇
占比:99.89%
总计:111243篇
教学提示
-研究学者
- 乐伟国
- 徐多沁
- 侯彤舟
- 白玉山
- 付菊红
- 何燕敏
- 张景荣
- 沈小平
- 潘寨春
- 赵连柱
- A·J·德哈塞斯
- D·C·雅尼克
- Lynn Dale Housner
- M·肖特
- R·L·门诺德
- 丁晋清
- 丁熠
- 丁继昭
- 丁芸芸
- 万希平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节节
- 乐加颖
- 任云亚
- 何义文
- 刘国帅
- 刘新华
- 刘晶
- 吕焕忠
- 周兵
- 周向霖
- 周幼红
- 周正涛
- 周立群
- 周荣荣
- 周霞云
- 姚惠平
- 姚春燕
- 姚桓
- 孙瑞雪
- 孙雅飞
- 康子明
- 建华
- 张为民
- 张好徽
- 张宗立
- 张文荟
- 张欣涛
- 张育青
- 张荣臣
-
-
姚惠平;
盛新凤
-
-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计,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根据《课程标准》对于学习任务群的编排,“整本书阅读”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提示”中,《课程标准》强调应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并指出要通读整本书,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
-
苏明强
-
-
摘要:
行为动词描述的是数学学习应该达到的相应水平和程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附录2中对行为动词进行了解释,虽然文字不多,但是意义重大。深入了解行为动词的基本含义和使用规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2022年版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而且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学所应达到的相应水平和基本程度。同时,有助于我们规范拟定和表述课时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我们依据2022年版课标的理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行为动词”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的附录1中,2022年版课标对原来的表述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补充。下面,从结果目标行为动词和过程目标行为动词两个角度分别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谈一谈目标行为动词对我们规范拟订教学目标的教学启示。
-
-
章勤琼
-
-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这些表述明确传递出实施“精准教学”的信号。同时,新课标更加重视教-学-评的一致性,如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与“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等。这样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对“怎么教”的指导。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从教-学-评一致性视角看待精准教学。
-
-
王莙雁;
裴云
-
-
摘要: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上呈现诸多新变化,具体表现为强化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突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导向,优化了教育主题的内容结构,并呈现出时代性、整体性和实践性三大特征。在“课程内容”的使用上,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整合相关主题,增强学生实践体验;明确“内容要求”,选用科学教学方法;善用“教学提示”,增强内容针对性;落实“学业要求”,创新内容设计。
-
-
-
朱晓楠
-
-
摘要:
一、大概念引领,提炼教学主题大概念就是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是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角,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1]。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必修课程的“教学提示”部分提出“要仔细分析每个学习专题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
-
-
胡囡娟
-
-
摘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到,《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作为历史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修习的课程,是在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国家课程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学校可对该课程选用、改编或新编。其中《史料研读》是对史料进行介绍并加以分析、解读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作用尤为突出。课程标准在“教学提示”中强调,“本模块的教学以开展学生历史阅读活动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各类史料探究历史问题”。
-
-
杨梓生
-
-
摘要: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扎实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文章基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各主题“教学提示”的分析,提出“素养导向”教学具有情境和任务为关键载体、学科性实践为主要方式、整合性理解为目标追求的特征,结合“教学提示”分析情境和任务、学科性实践和整合性理解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功能价值,简括了“教学提示”与“‘素养导向’教学”的关系。
-
-
李超
-
-
摘要:
对读,即对照着读,是指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艺术手法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从而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和鉴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强调:“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
-
王赵平
-
-
摘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专列为"学习任务群9",并且规定了"学习目标与内容"和"教学提示",可见革命传统作品在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些作品"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备珍贵的文献价值,研读这些作品,对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审美、塑造学生人格、涵养家国情怀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