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阅读
专题阅读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889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成才之路、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20年中小学教育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等;专题阅读的相关文献由16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俊根、陈玉萍、臧瑞瑞等。
专题阅读
-研究学者
- 周俊根
- 陈玉萍
- 臧瑞瑞
- 倪岗
- 刘会丽
- 刘芹
- 李猛
- 李珍连
- 梁宏舟
- 王光龙
- 王卓
- 王敏
- 王金宁
- 章国华
- 荆帅帅
- 虞则宴
- 裴云乔
- 赵明发
- 赵根标
- 钟尚离
- 陈佳
- 陈虹委
- 陈记有
- 陶琳
- 丁霞
- 严云霞
- 严旭
- 从维熙
- 何其书
- 何卫星
- 余党绪
- 冯朱敏
- 凌子春
- 凌斌
- 刘怡
- 刘怡1
- 刘晓君
- 刘术华
- 刘栩彤
- 刘琳
- 刘秋萍
- 刘立忠
- 刘虹
- 刘衍明
- 刘长军
- 卞格云
- 吴凤云
- 吴培光
- 吴耀新
- 周俊铸
-
-
徐敏;
芦淳
-
-
摘要:
在“2017年版课标”的引领下,单篇课文没有加入其他文本进行比较阅读、群文阅读、专题阅读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也有必要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在不放弃问题引领的前提下,对单篇课文的阅读任务进行更高结构水平的整合性任务设计,从而把任务组合成群,在交际语境中活化阅读任务,以此优化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
-
-
刘秋萍
-
-
摘要:
【设计理念】专题阅读的形式能够有效推进名著阅读。在《昆虫记》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昆虫的隐秘世界比较陌生,对作者法布尔也有距离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笔者设计了“有趣的灵魂”这个阅读专题,带领学生由虫性探讨人性,感受《昆虫记》的情趣和理趣,在“有趣”中感悟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
-
周建新
-
-
摘要:
面对当前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量匮乏、阅读面狭窄以及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不断增加等现状,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就变得迫在眉睫。教师除了要重视阅读教学,更需要通过各种阅读活动课,促进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更要借助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笔者实施的阅读活动课就致力于探索促进学生广泛阅读、深入阅读的方法策略。
-
-
陈兴才
-
-
摘要:
专题阅读的雏形与教材的单元整体教学相关。由于注重广度和深度,专题阅读具有探究性特征,某种程度上还是项目化的。获取阅读专题有教材整合和个性化开发两种途径,“比较”与“碰撞”是专题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策略。
-
-
车文娣
-
-
摘要:
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拓展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在阅读教学、古文教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开展名家阅读、专题阅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以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具体教学策略有:布置阅读任务,确保与课堂教学进度同步;开展课堂分享,丰富学生的知识学习角度;结成阅读小组,共同欣赏古文原文;举行主题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作输出水平。
-
-
吴凤云;
刘晓君
-
-
摘要:
余党绪老师在《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一书中写道,阅读教学的改进经历了长文阅读、群文阅读、专题阅读、经典精读之后,最终的趋势是聚焦思维。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它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
-
邢玉艳
-
-
摘要:
“整本书阅读”可以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提供矫正机制。整本书阅读的作业,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设计,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导读阶段的“读完”,实现真阅读;专题探究阶段的“读会”,强化阅读策略;成果分享阶段的“读好”,指向深度阅读。一、专题阅读训练,实现阅读自觉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教学要崇尚自然。
-
-
秦艳红
-
-
摘要:
《傅雷家书》是著名教育家傅雷写给自己孩子的书信,书信的内容大多以说教为主,主要包涵“为人之道”“为学之道”“持家之道”三个方面。书信体现了傅雷的教育观及价值观,展现了傅雷对生活、学习及家庭的思想观念。通过分类专题阅读可以更深层的思考《傅雷家书》的现实意义。第一课段:以时间为主轴,知人论世《傅雷家书》与小说文本不同,《傅雷家书》是傅雷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所写给儿子的书信总集,共186封书信,字数最多的有七千多字。
-
-
刘长军
-
-
摘要: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颇具创新性与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却常在选文组元、课堂主体确定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苏轼“赤壁三咏”教学实例分析,从合理确定议题、围绕议题文本组元等应然之措,探讨突破当下群文阅读困境的路径,真正落实新课标大单元教学理念。
-
-
钱忠敬
-
-
摘要:
在《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及教学特长,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需要、阅读现状以及周围阅读环境和阅读资源整体情况来灵活选取教学策略,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具有开放性和情境化特点、的专题阅读教学策略,以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及作品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
-
蔡艳清
- 《2020年中小学教育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年版)》)出台,新课标中明确的“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对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标(2017年版)》要求教师通过开展18个专题任务的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其中有15个专题任务与阅读教学有关.现当代小说阅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构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现代小说阅读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作为未来语文教师的必须进行思考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教学能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看起来已经焕然一新,但是一旦深入课堂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大部分教师依然在穿新衣走老路.强调学生对于知识与技巧的掌握仍然是现代小说学习的首要任务;教师对于现代小说的解读依然单一,没有赋予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学生在现代小说阅读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凸显,教师仍然掌握绝对的话语权,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这样的现代小说阅读教学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它既无法满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也会造成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失衡,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