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0年内共计14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7篇、会议论文35篇、相关期刊645种,包括文学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2015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26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2015年度职教教改论坛等;古代诗歌的相关文献由129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学范、王晓、高森等。
古代诗歌
-研究学者
- 王学范
- 王晓
- 高森
- 唐惠忠
- 陆精康
- 曹保顺
- 焦文林
- 梁德林
- 王先海
- 王学华
- 王敏
- 谈胜轶
- 韦秉文
- 丁小平
- 张丽
- 李军
- 李宝平
- 李晓
- 李秉鉴
- 杨华当
- 林斌仙
- 毕晓兰
- 石卫东
- 胡建次
- 蒋士祥
- 袁煜
- 邵元生
- 陈晖
- 丁永忠
- 任艳
- 何小幼
- 余平
- 余芳
- 余荣虎
- 兰岚
- 冯渊
- 凌燕
- 刘丹
- 刘建渠
- 刘洁
- 刘申强
- 刘绪洲
- 刘薇
- 刘运雯
- 周尚义
- 周颖
- 唐功杰
- 夏伟
- 孟庆焕
- 季琴
-
-
朱武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年
-
摘要:
文章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2017年版课标为依据,梳理了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试题对学生关键能力训练和测评的表现,明确了语文考试评价的变革趋势,提出应从诗歌作为有机整体的内在关联性上去理解诗歌、关注古诗阅读必备知识对古诗阅读关键能力的支撑作用,积极创设以解决问题为要、真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
-
-
廖画
- 《文学少年》
| 2020年
-
摘要: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鉴赏,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掌 握最基本的了解诗歌内容,具有初步翻译古代诗歌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通过技巧学 习能够良好的完成这一目标,在获得分数的同时,完成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对如何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诗歌水 平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各位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浅薄的借鉴经验。
-
-
欧阳茗芬
- 《语文新读写》
| 2020年
-
摘要: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所留下来的瑰宝,古代诗歌不仅仅在古代文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高中的高考试卷上占据着比较大的分值。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优化、完善诗歌鉴赏教学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水平。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古代诗歌鉴赏教学展开具体的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
-
-
-
-
孟凡运
- 《初中生学习指导》
| 2020年
-
摘要:
讽喻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现着作者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从内容上来看,讽喻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描写现实,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反映政事和民生,有着政治上的美刺作用,能够"为民请命";另一类则通过品评历史事件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把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借鉴或警戒,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下面具体分析。
-
-
李浩杰
- 《语文新读写》
| 2020年
-
摘要:
由于古代诗歌写作年代久远,语言凝练,含义隽永,学生对其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时就需要注意找寻抓手,从学生自身的生活情况、情感体验入手,使学生在诗歌中发现现实生活的痕迹,从而使情感发生迁移,体验更加真切。
-
-
-
-
袁爱国
-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泰安卫星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梁父吟》、《泰山吟》是泰山独有的诗歌体式.这是春秋时产生于泰山的思亲诗,到东汉未转化为哀挽诗.唐代李白作为抒志之作,南宋至元明多为抒愤之作,清代之作多生死感叹.这种诗体反映了古代诗歌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因其多抒发慷慨之气,悲愤之情,而具有特殊的感人力量,是泰山诗对中国诗歌的重要贡献.
-
-
刘康瑞
-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杜甫有诗《投简成(一作咸)华两县诸子》,诗题中究竟是"成华",还是"咸华",存在着争议.进而对"二县"所指、创作时间,也演绎生诸多说法.本文在梳理该诗相关分歧的基础上,通过考辨,认为本诗题目仍当作《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二县"指的是成都府附郭之成都、华阳二县.并推测本诗应为在乾元三年正月初,杜公初来成都,向成华两县诸子寻求接济所作.
-
-
刘康瑞
-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杜甫有诗《投简成(一作咸)华两县诸子》,诗题中究竟是"成华",还是"咸华",存在着争议.进而对"二县"所指、创作时间,也演绎生诸多说法.本文在梳理该诗相关分歧的基础上,通过考辨,认为本诗题目仍当作《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二县"指的是成都府附郭之成都、华阳二县.并推测本诗应为在乾元三年正月初,杜公初来成都,向成华两县诸子寻求接济所作.
-
-
刘康瑞
-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杜甫有诗《投简成(一作咸)华两县诸子》,诗题中究竟是"成华",还是"咸华",存在着争议.进而对"二县"所指、创作时间,也演绎生诸多说法.本文在梳理该诗相关分歧的基础上,通过考辨,认为本诗题目仍当作《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二县"指的是成都府附郭之成都、华阳二县.并推测本诗应为在乾元三年正月初,杜公初来成都,向成华两县诸子寻求接济所作.
-
-
刘康瑞
-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杜甫有诗《投简成(一作咸)华两县诸子》,诗题中究竟是"成华",还是"咸华",存在着争议.进而对"二县"所指、创作时间,也演绎生诸多说法.本文在梳理该诗相关分歧的基础上,通过考辨,认为本诗题目仍当作《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二县"指的是成都府附郭之成都、华阳二县.并推测本诗应为在乾元三年正月初,杜公初来成都,向成华两县诸子寻求接济所作.
-
-
陈才智
-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王维《过太乙观贾生房》诗题之"太乙观",究竟在河南嵩山,还是陕西终南山,事关此诗编年和王维行迹.若为嵩山,则应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结束隐居嵩山,至洛阳任右拾遗后不久.若为终南山,则应作于天宝元年(742)自岭南回归长安转任左补阙之后.目前看,前者可能性更大.因为据诗中"双泉水"等描写来看,更切嵩岳之太乙观,且检之今存文献,嵩山太乙观唐初即有,终南太乙观则唐末始见,故王维诗之太乙观在嵩山似为更妥.
-
-
陈才智
-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王维《过太乙观贾生房》诗题之"太乙观",究竟在河南嵩山,还是陕西终南山,事关此诗编年和王维行迹.若为嵩山,则应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结束隐居嵩山,至洛阳任右拾遗后不久.若为终南山,则应作于天宝元年(742)自岭南回归长安转任左补阙之后.目前看,前者可能性更大.因为据诗中"双泉水"等描写来看,更切嵩岳之太乙观,且检之今存文献,嵩山太乙观唐初即有,终南太乙观则唐末始见,故王维诗之太乙观在嵩山似为更妥.
-
-
陈才智
-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王维《过太乙观贾生房》诗题之"太乙观",究竟在河南嵩山,还是陕西终南山,事关此诗编年和王维行迹.若为嵩山,则应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结束隐居嵩山,至洛阳任右拾遗后不久.若为终南山,则应作于天宝元年(742)自岭南回归长安转任左补阙之后.目前看,前者可能性更大.因为据诗中"双泉水"等描写来看,更切嵩岳之太乙观,且检之今存文献,嵩山太乙观唐初即有,终南太乙观则唐末始见,故王维诗之太乙观在嵩山似为更妥.
-
-
陈才智
-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王维《过太乙观贾生房》诗题之"太乙观",究竟在河南嵩山,还是陕西终南山,事关此诗编年和王维行迹.若为嵩山,则应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结束隐居嵩山,至洛阳任右拾遗后不久.若为终南山,则应作于天宝元年(742)自岭南回归长安转任左补阙之后.目前看,前者可能性更大.因为据诗中"双泉水"等描写来看,更切嵩岳之太乙观,且检之今存文献,嵩山太乙观唐初即有,终南太乙观则唐末始见,故王维诗之太乙观在嵩山似为更妥.
-
-
郑淑婷
- 《2016年度安徽省美学学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伟大诗人,开创了田园诗风.他的诗歌冲澹自然,古朴清雅,却“淡”而有“韵”,映射出陶渊明高洁脱俗的品格气质,能把读者带入绝佳的审美意境.陶渊明的一生是审美的人生,他回归田园,躬耕生产,饮酒做诗,读书抚琴.虽贫病交加,却始终志存高洁;面对生死,从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