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静脉滴注
持续静脉滴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9195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中国保健、齐鲁护理杂志、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颅肿瘤内科学术研讨会、《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2006全国急危重病护理(珠海)学术研讨会等;持续静脉滴注的相关文献由350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晓军、曾朝荣、李苏宜等。
持续静脉滴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195篇
占比:99.53%
总计:29333篇
持续静脉滴注
-研究学者
- 余晓军
- 曾朝荣
- 李苏宜
- 王涛
- 高金星
- 于素娟
- 何辉
- 刘萍
- 廖建湘
- 张国强
- 李冰
- 李海峰
- 杨家梅
- 杨文梅
- 杨爱菊
- 王灵民
- 田薇薇
- 石卫晨
- 程新平
- 肖志田
- 胡雁
- 苏萍
- 袁晓云
- 贾辅孔
- 邓建良
- 钱章君
- 陈兵阳
- 陈黎
- 黄铁栓
- B.
- C.
- Capuano
- Danzi
- G.
- Hakuo
- Hara
- Hiroshi
- Iharada
- Isono
- Iwasaka
- Kamihata
- Katsuko
- Kouji
- Kurimoto
- Kyoui
- M.
- Masayuki
- Motohiro
- Satoshi
- Sesana
-
-
-
-
摘要:
(一)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加曲班是一种人工合成抗凝血药,也是一种可逆的竞争性凝血酶抑制剂。可治疗发病48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症状(运动麻痹)、改善日常活动(步行、起立、坐位保持、饮食)。成人通常是在开始的2日中,每日6支(阿加曲班60mg)以适当量的注射液稀释,24h持续静脉滴注。在其后的5日中,每日2支(阿加曲班20mg)以适当量的注射液稀释,即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支(阿加曲班10mg),每次3h静脉滴注。可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吴浦嫄;
祁亮;
侯震;
王涛;
史敏科;
闫婧;
王立峰;
刘宝瑞;
任伟
-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紫杉醇脂质体持续24 h或常规3 h静脉滴注联合奈达铂方案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dCRT)与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的疗效,为优化ESCC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行dCRT与nCRT的ESCC病例,纳入其中采用不同给药时长的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周方案同步化疗的病例。本研究的主要观察终点为近期疗效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次要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治疗安全性和治疗失败模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例患者,72.7%的患者行dCRT,27.3%的患者行nCRT。在dCRT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率为62.5%,中位OS时间为43.2个月,1年、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91.7%、70.8%和58.3%。在nCRT患者中,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为44.4%,3年OS率为88.9%。紫杉醇脂质体持续24 h与3 h静脉滴注相比完全缓解率(cCR+pCR)和OS更具优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cCR是影响dCRT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P5%的3级及以上的不良事件有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食管炎,无5级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周方案化疗在ESCC同步放化疗中安全有效。紫杉醇脂质体持续24 h对比3 h静脉滴注,cCR率和OS率有提高的趋势。
-
-
-
-
黄文河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剂量呋塞米分次静脉注射与微泵持续静脉滴注对早期肾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医院收治的早期肾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呋塞米分次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大剂量呋塞米微泵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量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 d,两组24 h尿量逐渐增加,且试验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24 h尿蛋白低于治疗前,Ccr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呋塞米微泵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早期肾衰竭患者较分次静脉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利于预后.
-
-
方宝霞;
方东菲;
陈富超;
李锐
-
-
摘要:
目的 评价持续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CDSR)、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数据库,检索时限2000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持续静脉滴注奥美拉唑与间歇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6篇RCT,共2 683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持续静脉滴注奥美拉唑与对照组(间歇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比较,持续静脉滴注组的显效率[OR=2.24,95%CI (1.67~3.00),Z=5.43],总有效率[OR=2.42,95%CI (1.61~3.62),Z=4.28],平均输血量[MD=-0.80,95%CI(-1.01~-0.59),Z=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出血率[OR=0.56,95%CI (0.29~1.07),Z=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间歇静脉滴注,但受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进一步证实.
-
-
巴瑞霞
-
-
摘要: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80例癫痫频繁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咪达唑仑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联合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癫痫频繁发作患者中效果显著,且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适于临床应用.
-
-
-
-
董文静;
宫满成;
萧剑军;
张俊凯;
彭杰文
-
-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剂量氟尿嘧啶(5-Fu)长期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8例经病理确诊的Ⅳ期结肠癌患者给予5-Fu 300 mg·d-1经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10 d,28 d为1周期,治疗2~4周期,每2周期后以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CR 0例,PR 4例,SD 21例,PD23例,有效率为8.33%,临床获益率为52.08%.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 低剂量5-Fu长期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晚期结肠癌,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
任国欣;
郭伟;
李朝军
- 《第六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颅肿瘤内科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抑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rn 方法:1.患者资料: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本科口腔黏膜恶黑患者共35例接受了该方案治疗,男:女=24: 11,年龄:36-82岁,中位年龄55岁。其中复发转移性20例,接受了根治性手术者15例。2.给药方法:恩度15mg/d采用自动输液泵经静脉连续滴注,同时于用药第8天开始联合PD(CDDP+DTIC)方案化疗,Jn铂80mg/m2,d8,DTIC 250mg/m2,d9-12。每21天为一个周期,2-4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近期缓解率、不良反应和无复发生存时间等。rn 结果:35例患者共接受89周期恩度治疗,平均2.5周期,最少用2个周期,最多用4个周期。随访时间:1-23m,中位随访时间12m。在可评估疗效的20例复发和转移患者中CR1, PR3,SD11,PDS,有效率20%,疾病控制率75%。在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5例患者中,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4.3月,远期疗效正在观察中不良反应及处理:心脏毒性3例,表现为胸闷、心悸、EKG表现心肌缺血、ST段改变。其他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皮肤附件反应等,可以认为与化疗相关。rn 结论:血管内皮抑素持续滴注联合化疗可行,效果肯定,该方案对口腔黏膜恶黑的远期疗效值得期待。
-
-
王国华;
熊伟
- 《《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rn 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给予亚叶酸钙200 mg·(m2)-1,2 h内输注,随后给予氟尿嘧啶2.4~3.0 g·(m2)-1,静脉持续滴注,46 h内输注完,每2周为1个周期。从肿瘤体积变化及生存期进行疗效评价。按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rn 结果:近期疗效评价有效率69.6%(32/46),肿瘤标志物甲胎球蛋白(AFP)变化有效率63.0%(29/46),生活质量改善率80.4%(37/46)。rn 结论: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简单、有效,而且费用低,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
-
陈 嘉
- 《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肺癌专题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胃癌在世界范围内为第二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仅次于肺癌。在国内为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根据1997年的WHO的全球死因统计,死于胃癌的患者为765000人。既往的研究表明仅有少数化疗药物单药超过20%的有效率(包括5-氟脲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而且大多为部分缓解,且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