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泵

微泵

微泵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9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机械、仪表工业、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346177篇;相关期刊196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医药前沿、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13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物联网专题、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等;微泵的相关文献由1478位作者贡献,包括万珍平、高猛、柳俊城等。

微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6177 占比:99.90%

总计:346536篇

微泵—发文趋势图

微泵

-研究学者

  • 万珍平
  • 高猛
  • 柳俊城
  • 马明怡
  • 叶乐
  • 丁桂甫
  • 陈伯扦
  • 刘晓为
  • 不公告发明人
  • 何秀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屠昕; 阮淼琴
    • 摘要: 微量注射泵(简称微泵)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泵力仪器,能将少量药液精准、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患者体内,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药物治疗。传统的微泵注射巡视流程是护士根据医嘱在巡视卡上记录患者信息、医嘱名称、速度、剩余量、巡视时间、护士签名等,然后粘贴在微泵上,经常因粘贴不规范造成巡视卡遗失,在填写上有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漏巡视等情况,增加了护理风险。
    • 林艳丽; 陈育群; 鲍姣
    • 摘要: 目的介绍自制微泵时速量表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观察微泵时速量表临床应用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法,454名护理人员以临床常用的经验方法计算推注时间或推注速度(对照组),426名护理人员参照自制微泵时速量表查找结果(研究组),分别手机自动记录计算所消耗的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正确率(94.56%)高于对照组(82.01%),平均测试时间低于对照组,且不同职称研究组的平均测试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泵时速量表在临床微泵注射中可提高操作正确率、提高操作速度,实现高效性、同质性、安全性。
    • 雷嘉加; 黄家福; 庞达豪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患者接受微泵注射硝普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接诊的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的2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微泵注射硝普钠治疗的2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心率(HR)、血压、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脑钠肽(BNP)、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合指数(OI)、一秒用力呼气量(FEV;)、最大通气量(MVV)、舒张压(DBP)、HR、收缩压(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NP、HR、DBP、SBP水平更低,LVEF、SV、OI、FEV;、MVV水平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未影响治疗。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行微泵注射硝普钠治疗,疗效显著,可以缓解患者心衰症状,改善其心肺功能、HR与血压,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苏毅涛; 魏正; 冀梦豪; 苗晓丹
    • 摘要: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微机电系统几乎涉及到自然及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如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生物医学、能源科学等,在流体、智能系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微泵作为其中微流控系统的“心脏”,是微流体输送的动力源,也是微流控系统发展的重要标准。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型执行元件,微泵可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血液运输、微型卫星推进系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价值。本文在对微泵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阀式电磁驱动微泵,主要由悬臂梁阀、PDMS薄膜、钕铁硼组成,通过电磁力的作用下,使薄膜发生一定的形变,以改变泵体内容积的大小来实现流体的泵送,且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电磁驱动泵腔的流动方向和泵送流量的大小。本文最终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及实践测试以得出微泵的泵送流量范围以及对应的磁力要求。
    • 杨颖; 邓曙艳
    • 摘要: 微流体驱动元件是微流控系统运转的核心,对低雷诺数流体的流动与流量精确控制、器件集成与性能优化至关重要。运用CiteSpace对1996—2020年间395篇相关文献的发文量、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评述了用于微流体驱动的微泵、微阀、微混合器等动力元件研究的热点,分析了关注度较高的流动现象与效应,讨论了相关应用现状与研究方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和展望。
    • 杨颖; 邓曙艳
    • 摘要: 微流体驱动元件是微流控系统运转的核心,对低雷诺数流体的流动与流量精确控制、器件集成与性能优化至关重要.运用CiteSpace对1996—2020年间395篇相关文献的发文量、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评述了用于微流体驱动的微泵、微阀、微混合器等动力元件研究的热点,分析了关注度较高的流动现象与效应,讨论了相关应用现状与研究方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和展望.
    • 王锐; 钱吉裕; 魏涛; 黄豪杰
    • 摘要: 随着射频电子装备不断向高集成度和大功率方向发展,传统开式循环冷却技术已不能满足系统微型化及高热流密度散热需求,急需发展闭式循环片上冷却技术.微泵是闭式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而目前微流控泵的性能与射频微系统大流量、高扬程的需求存在量级差异,因此亟待明确射频微系统微泵的发展方向,研制符合要求的高性能微泵,以解决射频微系统散热瓶颈,破除射频微系统性能提升的限制壁垒.
    • 温锦锋; 江帆; 沈健; 祝韬; 陈美蓉
    • 摘要: 利用介质上电润湿效应(ElectroWetting-On-Dielectrics,EWOD),驱动液滴在微泵泵腔内振动,再结合锥形单向流阻结构,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基于EWOD的微泵;深入探讨了液滴振动的机理,并对该EWOD微泵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提出的一种基于EWOD驱动的微泵能很好的完成泵送液体的功能,并且其泵送效率与液滴振动的频率有关.其中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当液滴的振动频率为5,10,15,20 Hz时,微泵的泵送效率与液滴的振动频率成正相关,微泵出口的压力与液滴的振动频率并无明显关系.
    • 廖玲妮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微流控技术被成功地运用在毛细管技术中,自此开启了其商业化的进程.然而,微流控技术与中医药行业结合并将其运用到中药样本快速检测中尚属首次.该文中介绍的新型微流控系统,基于CMOS-MEMS智能微流控技术,结合高通量芯片点阵技术研制系统,整体架构包括微泵微阀、多靶标检测体系及卡匣及配套光学模组,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分、外源性毒性物质的快速与量化分析,可以帮助饮片企业或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快速评价药材质量.
    • 吉改丽
    • 摘要: 目的探讨PIPC/TAZ微泵与静脉滴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清除率及血清CRP、PCT、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盐湖区分院治疗的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PIPC/TAZ静脉滴注治疗)与观察组(应用PIPC/TAZ微泵治疗),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PIPC/TAZ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PIPC/TAZ微泵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更低(均P <0.05)。结论 PIPC/TAZ微泵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可可有效降低血清CRP、PCT、IL-6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细菌清除率,且安全性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