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流体力学

磁流体力学

磁流体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力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81267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紫金山天文台台刊、地球物理学报、天文学报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13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物联网专题、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等;磁流体力学的相关文献由44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刚华、孙承纬、胡友秋等。

磁流体力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1267 占比:99.75%

总计:81468篇

磁流体力学—发文趋势图

磁流体力学

-研究学者

  • 王刚华
  • 孙承纬
  • 胡友秋
  • 胡熙静
  • 阚明先
  • 段书超
  • 倪明玖
  • 甘资先
  • 董志伟
  • 赵继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灵杰
    • 摘要: 采用可压缩电阻性磁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初始电流片的长宽比L_(x)对非对称多重X线磁场重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L_(x)超过一定的阈值时,非对称磁场重联的演化过程中将伴有多重X线重联发生。进一步地研究结果表明,当L_(x)越大,多重X线重联就越容易出现,相同时间间隔内所诱发的次级磁岛的尺寸也随之相应变大,不仅如此,次级磁岛的尺寸占整个模拟尺寸的比例也有所增大。对于L_(x)比较大的情形,当非对称多重X线磁场重联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非对称多重X线磁场重联的重联点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并且所诱发的大尺度次级磁岛的大小也基本稳定,该结论与Magnetospheric Multiscale(MMS)观测现象一致。因此这些结果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卫星观测现象,尤其对空间物理中有关次级磁重联产生的多重X重联的观测有一定指导作用。
    • 张洁; 王朋杰
    • 摘要: 研究高维不可压磁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柯西问题,采用能量估计法得到了整体解的存在性及衰减率情况。通过能量估计方法和Sobolev及插值不等式方法证明。
    • 胡新宇; 杨廷方; 汪新秀; 宋华伟; 石发科
    • 摘要: 保护间隙用于防雷保护,虽然结构简单,但其空气间隙往往无法快速将电弧熄灭,进而导致线路的跳闸率升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在保护间隙旁加装一个拉弧线圈的方法,通过改变间隙的磁场分布,使得电弧所受的电磁力增加,电弧半径变小,从而加快电弧的熄灭。基于COMSOL仿真平台,根据磁流体力学(MHD)理论建立了间隙电弧放电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保护间隙的电弧偏移量远大于传统保护间隙,电弧最小半径为传统保护间隙的47%。现场实验证明,改进型保护间隙的电弧均能够在5 ms内被熄灭,远小于传统保护间隙熄弧时间,最大只有传统保护间隙熄弧时间的14.1%。
    • 罗屹豪; 杨廷方; 汪新秀; 宋华伟; 周西杰; 刘云辉
    • 摘要: 保护间隙结构简单,但其空气间隙无法快速熄弧,使得线路的跳闸率上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在保护间隙旁加装一个空气炮的方法,通过喷射出高速气流,带走电弧的热量并拉细电弧,从而加快电弧的熄灭。该空气炮能在灭弧后自动充气,为下一次动作做准备。基于磁流体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理论,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该新型保护间隙模型以及电弧的仿真模型。经仿真计算,加装自能式空气炮的保护间隙能将电弧拉细到原来粗细程度的25%,更易熄灭。由于气流带走热量,使电弧的弧心温度仅为传统保护间隙的1/3,也使电弧更易熄灭。现场实验证明,加装自能式空气炮的保护间隙的电弧均能够在13.3 ms内被熄灭,远小于传统保护间隙熄弧时间,熄弧时间最多只有传统保护间隙的31.8%。
    • 王浩鹏; 赵敬民; 吕佳锟; 柳晓静
    • 摘要: 本文利用保持平均磁场散度为零的限制条件,设计出了满足全局散度为零的变分重构方法(Globally solenoidality-preserving variational reconstruction approach,VR-GSP),并将其应用于日冕太阳风磁流体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数值模拟中的磁场重构.为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我们模拟了2234卡林顿周(Carrington rotation,CR)的日冕结构.在模拟中,我们将VR-GSP方法与Feng等(2019)中的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全局磁场散度为零的重构方法(Globally solenoidality-preserving least-squares method,LSQ-GSP)作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基于VR-GSP方法的MHD模拟同样再现了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卫星、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SOHO)飞船以及Wind卫星观测到的包括冕流以及高低速流等大尺度日冕结构,而且相比于LSQ-GSP,基于VR-GSP的MHD模拟的计算效率更高,从而也说明其更有助于在有限体积框架下设计出满足磁场散度为零的高效和紧致的数值方法,并应用于研究复杂强磁场环境下的磁流体力学问题.
    • 陆禹; 谷卓伟; 周中玉; 孙承纬
    • 摘要: 利用磁流体力学程序SSS-MHD模拟了炸药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发生器CJ-100装置的加载过程,讨论了各项装置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装置可达到的峰值磁场值与初始磁场值成反比关系。设计了铁/铜夹层结构的样品靶,在该型装置上开展纯铁的准等熵加载实验。利用光子多普勒测速探头测量到6.43 km/s的样品靶自由面速度,在DT4铁中获得206 GPa的准等熵加载压力。铁材料的压力-比容曲线与理论等熵线基本重合,表明内爆磁压缩加载过程具有较高的等熵程度。
    • 许杉杉; 梅志星; 仲佳勇; 林隽
    • 摘要: 激光驱动亥姆霍兹电容线圈靶的磁重联实验已经提出并进行了多年.当实验中的金属板被强激光照射时产生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的运动在连接两金属板的两个平行线圈中产生电流,由两个平行线圈内部电流产生的磁场之间随即发生重联.该实验不同于其他直接由Biermann电池效应所产生高β(等离子体热压与磁压的比值)环境下的磁重联实验.对该类实验进行了3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首次展示了亥姆霍兹电容器线圈靶如何驱动磁重联的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清楚地表明,磁重联的出流等离子体在线圈周围发生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堆积现象.线圈电流产生的磁场可高达100 T,使得磁重联区域周围的等离子体β值达到10?2.与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数值模拟重复了实验展示的大多数特征,可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实验结果背后的物理学原理.
    • 阚明先; 王刚华; 刘利新; 南小龙; 计策; 何勇; 段书超
    • 摘要: 在二维磁驱动数值模拟程序MDSC2中增加了LiF材料的材料参数和功能模块,使MDSC2程序具有了求解带窗口磁驱动准等熵压缩实验的能力.采用MDSC2程序,对大电流脉冲功率装置上的exp-3-window、exp-6-window带窗口磁驱动准等熵压缩实验进行了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二维磁驱动数值模拟程序MDSC2能正确模拟带窗口磁驱动准等熵压缩实验exp-3-window和exp-6-window的全过程,模拟的飞片/窗口界面速度在飞片/窗口界面速度的上升阶段、峰值附近和卸载阶段与实验测量基本一致,验证了新程序的计算有效性.MDSC2程序对带窗口磁驱动准等熵压缩实验的正确模拟有助于磁驱动样品物性实验的研究.
    • 王欣; 李旭东; 甄华萍; 史增民; 许丁
    • 摘要: 运用一种适用于高马赫数、低雷诺数流动条件下的磁流体力学(MHD)计算方法研究气动力/热特性.采用经典Hartmann流动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布置磁场的分布形式、改变磁场强度研究磁场对磁流体流动的影响,包括对激波的控制作用及对壁面压力和热流密度的影响,进而得到磁流体条件下的气动热加热特性.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磁场对流动的影响主要通过无量纲互涉参数体现,给定来流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电导率或增强磁感应强度都可以起到增强磁场效应的效果;磁场对流场作用主要表现为磁阻滞效果,引入磁场后流场变化更为平缓,随着机体内磁场强度增大,激波的脱体位置不断前移、强度逐渐变弱,飞行器表面压力不断升高、热流逐渐下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