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5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8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58079篇;相关期刊642种,包括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中国糖尿病杂志、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2016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文献由521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芳、等、邱俊霖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8 占比:4.75%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8079 占比:95.17%

总计:61028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文趋势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研究学者

  • 王芳
  • 邱俊霖
  • 巩纯秀
  • 苏会璇
  • 王建华
  • 赵彦
  • 辛颖
  • 陈文
  • 黄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范雪能; 王惠珠; 潘玉琳
    • 摘要: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该院ICU收治的98例DKA患者进行研究,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观察指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分值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值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 DKA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缩短其治疗时间,改善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陈广元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用于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胰岛素给药方法不同分为对比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研究组(胰岛素泵皮下输注),各50例。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略高于对比组(9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较对比组更少,p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恢复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和血糖达标时间较对比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对比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比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胰岛素滴注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比较,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用药方法整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张硕
    • 摘要: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β-羟丁酸(β-HB)水平、乳酸(LAC)水平和炎性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CRP)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3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HB和LA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MGB1、CRP和Lp-PL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胰岛素泵治疗DKA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β-HB、LAC及炎性相关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胰岛素泵治疗。
    • 吴竹娟; 陈晓春; 钱佳; 郑燕; 耿艳; 袁婷
    • 摘要: 总结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会阴部皮肤糜烂患儿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处理、控制血糖水平、积极治疗尿路感染、会阴部皮肤的用药及清创、取保护性体位、尿标本的正确留取。经治疗和护理,住院11~17 d后,10例患儿血糖控制平稳,会阴部皮肤糜烂愈合,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测正常,顺利出院。
    • 王晓菲; 张莉
    • 摘要: 2021年2月22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一科收治1例38岁男性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患者合并脑梗死、肾功能不全、重度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期间护理专业小组团队合作,借助各种护理记录单、评估单及监控单,对患者实施严密病情监测,对风险事件进行上报和监控,并执行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危重患者交接班。对血糖实施专项管理,实现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全程营养管理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对严重特别是脑疝、窒息、呼吸衰竭等潜在致命性并发症制订急救流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采取下肢按摩和穿加压弹力袜等物理治疗方法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加强安全防护措施落实,避免坠床及导管意外等安全事件的发生。严格药物治疗管理,实施颈外中心静脉导管和上肢浅静脉导管双途径药物输注,制订每日药物输入计划,确保药物能按时、按量、安全、及时输入。经过精心护理,住院期间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住院22 d后转至当地结核病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 郑清华; 时维琼; 刘慧丽
    • 摘要: 目的分析胰岛素联合平衡盐溶液对老年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β2微球蛋白、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老年重度DK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生理盐水补液,研究组采用平衡盐溶液补液。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糖稳定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pH值恢复时间、平均胰岛素用量)、血清指标FT4、尿β2-微球蛋白(MG)、尿素氮(BUN)、血肌酐(Cr):、低血糖发生率、电解质(Cl-、K+、Na+)、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糖稳定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pH值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平衡盐溶液治疗老年重度DKA可促进其血糖、尿酮、血pH值等临床指标归转,调节电解质紊乱,减少胰岛素使用量,改善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 郑楠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所有患者均以急诊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原则实施护理,对不同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血糖、血酮、尿酮水平、病情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急救有效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结果①观察组(49例,占98.00%)相比对照组(39例,占78.00%)具有更加可观的整体护理满意度(P<0.05)。②观察组的急救后24 h血糖、血酮、尿酮值和对照组相比都明显占有优势(P<0.05)。③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具有更短的血糖达标时间,更少的血统达标时间和尿酮转阴时间(P<0.05)。④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其胰岛素用量明显更少(P<0.05)。⑤相比对照组(34例,占68.00%),观察组(45例,占90.00%)有更为理想的急救有效率(P<0.05)。⑥相比对照组(10例,占20.00%),观察组(0)有更少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提供急救护理措施可有效纠正患者的微量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胰岛素用量,提升抢救效率,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 任烨; 程海燕; 王霞娟; 吴文君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8岁的DKA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比较老年组(≥60岁)与中青年组(<60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339例成人DKA住院病人中,老年组66例(19.5%),中青年组273例(80.5%);老年组初发糖尿病比例(87.9%)高于中青年组(57.9%)(P<0.05);除外无明显诱因,感染及不遵从治疗方案为老年组的主要诱因;相较中青年组,老年组DKA严重程度更轻(Z=-2.736,P=0.006),但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高渗状态及肺部感染。老年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但pH纠正时间短(P<0.05)。2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老年组预后较差。结论DKA可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首发症状。相较于中青年病人,老年病人DKA严重程度较轻,但更易合并多种疾病,低血糖发生率高,远期预后差。因此,对老年DKA病人的诊治需加强对其共病的关注及治疗。
    • 陆璐; 冯英楠; 周涵; 曾艳
    • 摘要: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临床处理原则及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PD-1抑制剂使用的安全意识。方法报道1例PD-1抑制剂致1型糖尿病病例,并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收集PD-1抑制剂致1型糖尿病的病例,并与本病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病例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2~80岁,中位年龄61岁;原发肿瘤非小细胞肺癌11例(35.5%),黑色素瘤6例(19.4%),转移性黑色素瘤3例,肺鳞癌、转移性肾细胞癌各2例,肝癌、骨肉瘤、霍奇金淋巴瘤、食管鳞癌、胃癌、小细胞肺癌、心源性血管肉瘤各1例;单独或联合使用纳武普利单抗18例(62%),应用帕博利珠单抗9例(31%),信迪利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各1例,另外2例未报告;发病中位时间为用药后9周(2周,60周);26例(83.9%)患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发病时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39.6 mmol/L(17.4~7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平均值为8.0%(6.1%~17.3%);C肽水平均低于正常或无法测出;28例患者检测了GAD抗体,10例(35.7%)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13例(52%)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PD-1抑制剂治疗,12例(48%)患者终止了PD-1抑制剂治疗,6例在文献中未做描述。6例(19.4%)患者使用PD-1抑制剂后同时出现甲状腺等内分泌免疫相关疾病。结论PD-1抑制剂相关糖尿病常以危及生命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加强C-肽和胰岛素抗体等预测标志物的检测并及时诊治对患者远期预后至关重要。
    • 王丹萍; 韩坤; 沈亚非
    • 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pregnancy-associated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PF)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女性暴发性l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发生在妊娠或产后2周内,属于PF的范畴,遂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非妊娠相关组(NPF组)6例,妊娠相关组(PF组)4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NPF组消化道症状阳性率(66.6%),低于PF组(100.0%);NPF组总胆固醇(4.87±1.96)mmol·L^(-1),低于PF组(12.59±2.13)mmol·L^(-1);NPF组血淀粉酶(83.5±54.1)U·L^(-1),低于PF组(292.3±42.0)U·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起病急,进展快,症状更重,临床上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