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择业效能感

择业效能感

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415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科教导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韩世范、娄方丽、刘永贤等。

择业效能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1 占比:2.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415 占比:97.43%

总计:8637篇

择业效能感—发文趋势图

择业效能感

-研究学者

  • 韩世范
  • 娄方丽
  • 刘永贤
  • 刘宝
  • 张丽梅
  • 王文文
  • 王静
  • 许倩
  • 魏昶
  • 何开莲

择业效能感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喻小艳; 喻鹏; 张晓霞; 罗倩; 张翀旎
    • 摘要: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择业效能感现状,了解本科护生择业效能感、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为高校职业教育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对南昌两所重点高校262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本科护生择业效能感总分为(74.19±12.74)分,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得分为(104.04±22.67)分,心理资本量表得分为(117.94±18.82)分。城镇生源护生择业效能感高于乡村生源护生(P<0.05)。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职业认同、心理资本是本科护生择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26.8%。结论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心理资本是择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护理教育者应关注护生的心理资本,培养其职业认同感,提升护生的择业效能感
    • 毛玥颖; 彭婕妤; 邱果; 韦文香; 陈屹
    •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认知水平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择业效能感量表、DDPRQ-10医患关系量表,对西南地区216名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认知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P>0.05),男生总体择业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t=2.459,P=0.015);医患关系总认知水平及“医生的主观经验”、“患者行为和医生主观经验结合”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呈负相关(P<0.01);临床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认知水平中“医生的主观经验”和“患者行为和医生主观经验结合”维度对择业效能感有预测作用。结论医患关系认知水平是影响临床医学实习生择业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 许倩; 胡成佩; 钟玉婷; 刘芳
    • 摘要: 为了解实习大学生积极情感特质感恩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该文采用感恩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湖北地区155名实习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实习大学生感恩存在差异,不同生源地实习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存在差异,实习大学生积极情感特质感恩与择业效能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提升实习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可能是提升其择业效能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 胡琪琦; 张西盈
    • 摘要: 为研究女大学生消极就业应对方式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随机抽取出的15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居住地不同的女大学生与消极就业应对方式,择业效能感没有显著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女大学生会选择采用消极就业应对方式,择业效能感也低。
    • 毕亚平; 牟绍玉; 姚丽丽; 王革; 廖明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择业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教育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5所高校的32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择业效能感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得分为(3.32±0.64)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2.70±0.36)分,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为(2.90±0.46)分。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专业自我概念和择业效能感呈正相关,专业自我概念与择业效能感呈正相关(均P<0.05)。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择业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P<0.05),在引入专业自我概念变量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择业效能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仍然显著(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80%。结论 护理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择业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理硕士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专业自我概念的培养和发展,以增强其择业信心,从而作出有效职业决策。
    • 王伟芳; 俞金; 占学慧; 王怡; 杨绍清
    • 摘要: 目的:探讨高专生主动性人格对职业探索的影响及核心自我评价和择业效能感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问卷、择业效能感问卷、主动性人格量表和职业探索量表对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的425名高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核心自我评价(t = 2.120, p < 0.05)、择业效能感(t = 4.120, p < 0.01)和职业探索(t = 2.384, p < 0.05)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有无社会资源在主动性人格(t = 2.429, p < 0.05)、择业效能感(t = 3.417, p < 0.01)和职业探索(t = 5.180, p < 0.01)上差异显著,有社会资源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无社会资源学生的得分。高专生主动性人格、核心自我评价、择业效能感和职业探索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 = 0.508~0.762,均p < 0.01);主动性人格可以直接预测职业探索(效应值为0.189,占总效应的28.04%),也可以通过择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职业探索(效应值为0.225,占总效应的33.38%),还可以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和择业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预测职业探索(效应值为0.211,占总效应的31.31%)。结论:主动性人格可以直接影响职业探索,还可以通过择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核心自我评价和择业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对职业探索产生影响。
    • 苏建萍; 马静; 叶金婵; 李月; 周娟; 姑丽菲亚; 孙皎
    • 摘要: 目的:通过将微课联合Mini-CEX在护理实践教学预教育中的使用,探讨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前实习择业效能感及觉知压力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护理教育者促进护理实习生职业探索及提高就业成功率提供一定的管理策略。方法:整群抽样,以自然班为单位,对新疆某高校进入外科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一般资料、觉知压力及择业效能感的问卷的调查。结果:共调查了422名护生,其择业效能感得分为(77.08 ±12.89)分,觉知压力得分(38.84 ±8.90)分,均处在中等水平。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的护理实习生在志愿选择、选择实习医院的目的、对专业的态度等方面的择业效能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觉知压力和择业效能感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觉知压力、志愿选择、选择实习医院目的是影响护理实习生择业效能的因素。结论:临床护理实习生总体的择业效能感和觉知压力处于中等水平,高校与实习单位应紧密关注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期间觉知压力的状况,临床带教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增强其择业信心,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择业效能感
    • 王冬梅
    • 摘要: 当前,社会发展处于变革期,整体就业压力较高,高职教育除了教导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外,还需关注其择业效能感的情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506份职业学校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数据、心理资本数据以及生命意义感数据,通过对其进行独立分析和综合分析,得出三者间互相关系的结论,即高职生心理资本和生命意义感的积极发展有助于预测其择业效能感的正面走向。据此本文对高职教育提出相关建议:深入研究心理资本、生命意义感融入教学的办法,增加相应课程,密切关注学生择业心理。
    • 张庭辉; 杨秀清; 佘少华; 楚克群
    • 摘要: 使用大学生择业焦虑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广西6所高校8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焦虑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效能感和择业焦虑在性别、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呈负相关(r=-0.26,P<0.01);③大学生专业认同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β=0.31,P<0.01),择业效能感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27,P<0.0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13,P<0.05),从中介效应来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专业认同对择业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知,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关系密切,择业效能感在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王雪; 何翔; 何姗; 安洪
    • 摘要: 探讨护理实习生的择业效能感在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间的中介作用,以降低护理实习生的职业决策困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