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34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733篇;相关期刊220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智、青春岁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2009年年会、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心理委员的相关文献由416位作者贡献,包括詹启生、李灿、王自华等。

心理委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5.5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5733 占比:94.37%

总计:6075篇

心理委员—发文趋势图

心理委员

-研究学者

  • 詹启生
  • 李灿
  • 王自华
  • 钱敏
  • 刘静
  • 周生江
  • 姚小燕
  • 张丽琼
  • 方艳
  • 来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越勉
    • 摘要: 作为缓解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有效手段,心理委员制度受到了各高校的关注。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导致心理委员制度本身和心理委员群体幸福均受到挑战。心理委员是大学生幸福教育中的重要朋辈资源,心理委员制度必须进行不断的升级与超越。心理委员分级制度便是一项新尝试,心理委员分级制度以打破行政班级壁垒为切入点,化解原有心理委员制度"同一性"特征引起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以"半专业化"或"准专业化"为发展目标,帮助大学生心理委员实现自我提升与发展,从而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并促进大学生幸福状态的整体改善。
    • 陈梦
    • 摘要: 为了解高职院校心理委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易思佳“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广州市从化区2所高职院校398名心理委员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调研。结果显示:(1)高职院校心理委员胜任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效能感良好,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全国常模;(2)心理委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为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委员胜任力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部分中介效应显著。由此可见心理委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和作用,基于此,可通过提高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感来增强学生的幸福感水平。
    • 夏梦涵
    • 摘要: 本研究以250名心理委员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共情量表(BES)、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GWB)收集数据,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心理委员共情能力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2)人际交往能力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3)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专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4)共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5)控制冲突能力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403,P<0.001)。
    • 赵立; 杨绍清; 高志华; 郑妍
    • 摘要: 目的:研究高校心理委员共情、人际交往、胜任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人际反应指针(IRI-C)》对华北理工大学405名心理委员进行现场施测,并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使用SPSS24.0来对所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① 心理委员胜任力总体状况良好,有95.3%的心理委员胜任力较好,有4.7%的心理委员胜任力不足;② 心理委员总体胜任力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专业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③ 心理委员人际交往总体状况良好,69.1%的心理委员没有人际困扰或有较少人际困扰,24.4%的心理委员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6.4%的心理委员存在较严重的人际困扰;④ 心理委员共情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共情能力较好的心理委员频率有60.5%,共情能力不足的心理委员频率有39.5%;⑤ 心理委员的共情能力与胜任力呈正相关(r = 0.161, P 0.01),即心理委员共情水平越高,胜任力水平越高;⑥ 心理委员的人际关系困扰越少,胜任力越好,即呈负相关(r = −0.427, P 0.001);⑦ 心理委员共情和人际交往对胜任力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R = 0.490, R2 = 0.240, F = 63.348, P = 0.000),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3.6%。结论:心理委员胜任力总体状况良好;心理委员总体人际交往能力良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心理委员共情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校心理委员的胜任力受共情和人际交往的影响,共情能力越好,人际交往能力越强,其胜任力越高;心理委员共情和人际交往对胜任力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 苗青
    • 摘要: 高校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在注重大学生知识、技能、思想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加强理论设计、提供制度保障、革新培养方案、增大激励力度几个方面入手,对心理委员培养机制进行优化,可疏通人才培养的脉络,促进高校国际化人才质量的提升。
    • 刘雪婷
    • 摘要: 心理委员制度自从在天津大学与浙江海洋大学试用后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以心理委员为代表的朋辈团体的力量以其独有的优势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高校心理委员的队伍入手,详细探讨朋辈团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机制,进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 刘甜甜
    • 摘要: 在当今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还是心理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都是相当必要的。本文立足于生生互助背景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构建心理咨询小组,创设良好学生互助模式;注重心理委员教育,发挥优秀学生带动作用;注重教室环境创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氛围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 代晓敏
    • 摘要: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者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校班级较早设立“心理委员”职务。作为朋辈,心理委员可能比心理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更大,更能够及时帮助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受到高校心理委员做法的启发,笔者开创性地在小学校进行了心理委员的实践与探索,期望能够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更多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 王卉
    • 摘要: 心理委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心理委员制度仍处于不断探索中。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心理委员制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为例,从选拔、培养、考评、激励等方面介绍了该校对于心理委员队伍建设与培养的探索历程,以期借此进一步发挥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严云鹤; 林雨晨
    • 摘要: 当今信息化、快节奏的社会变迁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重要一环,高校心理委员的能力建设对促进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高校学生工作中,担任心理委员的大学生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技巧等方面存在问题。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心理委员职位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停滞不前等困境。通过分析高校心理委员沟通能力提升小组工作案例,从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实践三方面探索高校心理委员能力建设路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