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酶
微生物酶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11485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海洋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2008年生物炼制技术交流和产业化研讨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化工应用技术开发热点研讨会、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等;微生物酶的相关文献由36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志浩、严理、周映君等。
微生物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1485篇
占比:99.98%
总计:411562篇
微生物酶
-研究学者
- 孙志浩
- 严理
- 周映君
- 彭源德
- 朱作华
- 胡镇修
- 谢纯良
- 龚文兵
- 刘洋
- 曹华杰
- 朱忠平
- 段静静
- 茌亚青
- 高智慧
- A·波特霍夫
- F·亨尼格斯
- M·加尔
- P-C·格雷戈里
- S·科尔吉耶
- 于波
- 何本雄
- 余召辉
- 侯洁
- 傅乾
- 刘均忠
- 刘巍峰
- 刘帅
- 刘志成
- 刘斌
- 刘春莹
- 刘磊
- 刘艳玲
- 刘菲霞
- 刘超
- 刘鹭
- 刘鼎
- 别一
- 卢英华
- 卢雪梅
- 史伟
- 吕益铭
- 吴克
- 吴意珣
- 吴立新
- 唐思青
- 堵国成
- 姜伟林
- 孙晶晶
- 宗玉丽
- 尹若春
-
-
张德勇;
郑志航;
许晓路
-
-
摘要:
近年来国外在废弃麦糟的增值化开发利用方面主要是利用生物技术转化生产各种微生物产品,尤其是生物乙醇、乳酸、木糖醇、阿魏酸及一系列微生物酶等。生物乙醇方面,主要对麦糟的预处理工艺、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超声波、非热等离子体等手段被引入麦糟的预处理环节;连续发酵法、整合生物处理法(CBP)等则被引入发酵环节,普遍提高了乙醇产量或降低了成本。乳酸方面主要集中在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优化,多种乳杆菌、根霉菌等均能以麦糟为原料获得高产乳酸。微生物酶方面,至少已有淀粉酶、纤维素酶、漆酶等近20种产品能用微生物发酵麦糟来制备。此外,麦糟还被用于提取抗氧化物质、益生低聚糖、免疫调节剂等高附加值产品,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朱均启
-
-
摘要:
健康的饮食,健康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保障食品的健康安全,就需要在食品的加工与检测中,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方法.食品加工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不破坏食品营养的前提下,进行食品检测,保障食品的健康、安全.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将该技术广泛、合理地应用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保障人们的身体与生活健康.
-
-
张长生;
李文利
-
-
摘要: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微生物对海洋及人类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海洋微生物能产生陆栖微生物所不能产生的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潜力应用于医疗、食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海洋微生物研究充满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了“海洋微生物学主题刊”,旨在展现我国海洋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促进我国海洋微生物学的交流和发展.
-
-
无
-
-
摘要:
农业生产中,作物缺素症与药害、病害等混合发生,症状难以辨别,其实质问题都是打破了营养平衡,影响了植物体内微生物全体平衡,影响微生物酶的代谢.作物缺素不能针锋相对,补充某个营养元素,更不能用尿素,其使用后叶面转浓绿,会抑制作物对钾、硼、铜的吸收,诱发病害.
-
-
吴永运
-
-
摘要:
酱油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同时也富含很多营养物质。从酱油的生产过程来看,其主要就是将各个原料中的蛋白质等物质,通过微生物酶的催化等作用而转化成为糖类、氨基酸等物质。在酱油的生产过程中,酱油的各个原材料会直接跟空气、管道等元素相接触,最终会感染各类细菌,影响了酱油的品质。
-
-
-
赵振华;
曹晶晶;
刘月利
-
-
摘要:
以南京市典型城市景观河道—秦淮河主城区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城区段内外秦淮河20个典型点位沉积物秋冬2个批次的采样及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中脲酶、磷酸酶和荧光素水解酶及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河道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及相应酶活性的时空变异均较为显著.氮、磷及有机质含量大多数都超过了丰富标准值,是典型的低碳高氮水体;碱性磷酸酶和荧光素水解酶的时空变异性较为一致,均为冬季高于秋季,而脲酶则正好相反.聚类、主成分、典型相关分析(CCA)及相关性分析表明,荧光素二乙酸酯(简写为FDA)水解酶与磷酸酶和全磷的时空变异特征比较一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由于FDA水解酶可以代表微生物的总体活性,因此,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磷酸酶的来源很可能主要来自微生物.其次,FDA水解酶又与氮营养盐均显著负相关(P<0.05),且与脲酶弱负相关,说明脲酶可能并不主要来自微生物,且沉积物中总微生物的高活性,有利于水体中氮污染物的削减.
-
-
-
-
陈倩;
韩齐;
孔保华;
夏秀芳;
刘骞
-
-
摘要:
乳酸菌是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对肌肉蛋白的降解作用是发酵肉制品风味形成及品质改善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述与肌肉蛋白水解作用相关的微生物酶类及其对品质特性的影响,综述在不同模拟体系——体外模拟体系和发酵肉制品体系中乳酸菌对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并提出现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这些对于功能性肉制品发酵剂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
-
-
-
- 《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
| 2004年
-
摘要:
酶是复杂的球状蛋白催化剂,在自然界中,酶的进化经历了几百万年。在37°C左右的温度下,酶的催化化学反应速度惊人地提高1000亿倍以上。本文介绍了微生物酶在魔芋胶生产应用中的启示,并例举了细菌合成胶及细菌的名称。
-
-
范伟国;
孙舒;
孙科;
向武;
严森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pH是影响微生物酶促还原NO3-/NO2-和N2O释放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为揭示pH对微生物异化还原NO3-/NO2-过程和N2O释放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代表性模式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CN32为研究对象,在不同pH条件下开展了希瓦氏菌还原NO3-/NO2-的反应动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NO3-为唯一电子供体时,NO3-还原速率在pH=7时最快,pH=8时次之,pH=6时最慢,并且在pH=7、8条件下N2O-N最终释放量与NO3--N初始加入量基本相当,而pH=6时N2O释放不明显;以NO2-为唯一电子供体时,在pH=7、8时,NO2-被全部还原,还原速率相对较快,分别可达22.259、18.506μmol/d,在pH=6时,仍有10%~15%NO2-没有被还原,还原速率相对较慢,为2.051μmol/d,并且上述pH条件下N2O均无明显释放.本研究加深了对微生物异化还原NO3-/NO2-过程的认识,可为N2O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
-
张莉;
王圣瑞;
赵海超;
钱伟斌
-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研究酶活性可为确定土壤微生物种群的总体状况提供一种方法.沉积物微生物及其酶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可将有机质(OM)降解及再矿化使其变成营养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通产生强烈影响,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特性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营养状况.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的研究报道过湖泊沉积物酶活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考查了洱海沉积物中六种微生物酶(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在全年中,夏季沉积物酶活性最高,这可能是由于高温和沉积物OM累积造成的,这也可能导致藻华的爆发;另外,从全湖来看,沉积物酶活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但是每种酶活性的空间分布坝律都非常相似.沉积物酶活性与水质的相关分析表明洱海生态系统中沉积物酶活性与沉积物营养盐的内源释放紧密相关;并且酶活性与沉积物总氮和总有机质显著相关,这暗示了沉积物酶可以作为生物指标反映沉积物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