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因功能

基因功能

基因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828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3篇、会议论文116篇、专利文献1113628篇;相关期刊365种,包括昆虫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生物学教学等; 相关会议90种,包括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六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基因功能的相关文献由2668位作者贡献,包括金玫蕾、郭政、景乃禾等。

基因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3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13628 占比:99.94%

总计:1114347篇

基因功能—发文趋势图

基因功能

-研究学者

  • 金玫蕾
  • 郭政
  • 景乃禾
  • 李霞
  • C·普拉托伊夫
  • G·普莱廷克
  • K·莫蒂尔
  • T·波格尔特
  • 张运海
  • 彭德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晓祎; 王慧慧; 张艳雯; 侯典云; 张红晓; 康国章; 胥华伟
    • 摘要: 生长素极性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FORMED,PIN)是控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关键蛋白。虽然部分水稻OsPIN基因功能已有报道,但水稻OsPIN5c的生物学功能仍有待研究。本研究在OsPIN5c第1外显子处设计靶点并构建CRISPR/Cas9载体,通过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24株转基因植株,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表明其中15株发生突变,突变率为62.5%,突变类型为双等位突变;进一步从T1代突变体中筛选获得3种不同的纯合突变体,将其命名为ospin5c-1、ospin5c-2和ospin5c-3。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这3种类型的突变均造成移码突变和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由原来的398个氨基酸分别缩短为109、106和250个氨基酸;跨膜螺旋结构域分析表明,3种突变体中OsPIN5c蛋白的跨膜结构完全消失;蛋白结构预测表明3种突变体中OsPIN5c蛋白螺旋结构明显减少。突变体的苗高、根长和不定根数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OsPIN5c主要在根中表达。突变体根中OsPIN1a和OsPIN5b表达量提高;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OsYUC1、OsYUC4、OsYUC6和OsYUC7的表达量也显著提高。ospin5c突变体根的向重性受到部分抑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ospin5c纯合突变体并探讨了OsPIN5c基因功能,为利用OsPIN5c基因进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潜在的基因资源。
    • 黄健元; 骆旭峰
    • 摘要: 闽南宗族文化是宗族组织内在基因的呈现,既传承着中华传统乡土文化的秉性,又兼备闽南地区的特质。承载文化记忆的内在基因构建组织制度,培育“人情”价值观,织密多缘组织网络,发挥着凝聚、教化、导向、调节等功能,形塑出“角色型”“制度型”两种宗族互助养老方式。随着社会变迁,传统宗族互助养老面临着人口流动、礼俗褪化、机制不适、供需矛盾等诸多困境,导致基因功能弱化。但闽南宗族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时代价值,可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激活宗族文化基因,发挥基因功能,弘扬孝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坚持政府为主导,宗族自治为主体,在个人和家庭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嵌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制,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互助服务水平,以助推农村宗族互助养老持续发展,成为抵御银发浪潮,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性的农村养老服务的有益补充形式。
    • 张莹; 杨志坚; 王一好; 张文鹏; 白江平; 毕真真
    • 摘要: 模式植物拟南芥AtCDPK1在响应非生物胁迫的信号转导过程中,作为胁迫响应蛋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并且在干旱胁迫时可以被高诱导表达。通过NCBI网站中BLAST到其在马铃薯中的同源基因为StCDPK8,并对其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初步推测StCDPK8具有与AtCDPK1在遭受干旱、高盐等逆境胁迫时可被诱导表达地相似功能。抗旱性不同的2种马铃薯品种Atl(干旱敏感型)和QS9(耐旱型)在模拟干旱胁迫进行瞬时干旱处理后,StCDPK8的基因表达量表现出品种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StCDPK8基因在激素信号转导过程及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 龚束芳; 初明洋; 杨雅涵; 乔坤; 王金刚
    • 摘要: 脱水诱导基因(Responsive to Dehydration,RD)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脱水的基因,对植物脱水胁迫具有一定耐受性,有些成员还对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RD成员分属于不同家族,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归纳不同RD的结构组成、蛋白保守基序、调控机理以及应对生物以及非生物胁迫时的功能,以及RD基因启动子区域中不同的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应对非生物胁迫时发挥的作用,可为今后对RD基因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 熊英梅; 魏冰倩; 张彦; 熊建文; 郭壮; 王玉荣
    • 摘要: 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解析广西地区酸黄皮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并对其细菌序列的潜在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黄皮样品中的细菌隶属于22个细菌门的593个属,4个核心优势细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9.75%)、硬壁菌门(Firmicutes)(41.1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61%)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58%);10个核心优势细菌属分别为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38.77%)、芽孢杆菌属(Bacillus)(8.36%)、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4.44%)、大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4.13%)、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4.00%)、梭菌属(Clostridium)(3.15%)、纤细芽孢杆菌属(Gracilibacillus)(3.05%)、枝芽孢菌属(Virgibacillus)(2.25%)、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40%)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a)(1.03%),多数优势菌属间呈正向相互调节机制。广西酸黄皮样品中的细菌序列除具有较强的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外,在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以及脂质转运与代谢方面的潜在功能较强。
    • 郝梦媛; 杭琦; 师恭曜
    • 摘要: 随着作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陆续完成,大量影响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功能等待挖掘。由于缺少高效的遗传转化方法,多种作物的基因功能研究进展缓慢。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不依赖遗传转化,通过病毒载体接种即可在当代植物体内实现对靶向基因的沉默。VIGS技术因其起效时间快、沉默效率高、操作成本低、便于高通量和应用植物范围广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同作物基因功能和代谢通路解析的反向遗传学研究中。介绍了VIGS的技术原理及其发展过程,系统归纳了VIGS在不同作物中的应用,总结和讨论了现有VIGS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影响其沉默效率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对VIGS技术在未来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VIGS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 张豪; 李哲; 郭凯; 黄艳华; 郝永任
    • 摘要: 绿色木霉在植物促生抗逆、生物防治、纤维素酶生产和生物质利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组蛋白乙酰化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CN5是最具代表性的组蛋白乙酰化酶之一。本文针对绿色木霉TvGCN5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敲除绿色木霉组蛋白乙酰化酶TvGCN5基因建立绿色木霉Tv-1511-△GCN5缺失突变菌株,同时通过构建TvGCN5基因过表达载体获得绿色木霉GCN5基因过表达菌株Tv-1511-GCN5-OE,以研究绿色木霉Tv-1511组蛋白乙酰化酶编码基因TvGCN5在促生抗逆、产酶等方面的功能。结果表明,相比较野生型,TvGCN5过表达的Tv-1511-GCN5-OE菌株,在胁迫应答方面,具有更强的盐胁迫和高温胁迫耐受性;在对植物促生方面,具有更强的IAA生产能力,促生效果更好;在产酶方面,具有更更强的多种纤维素酶的生产和分泌能力。而缺失型菌株Tv-1511-△GCN5,相比较野生型,则在这些方面普遍降低,效果减弱。因此,TvGCN5基因在木霉促生抗逆、次级代谢以及产纤维素酶等方面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袁星星; 董少奇; 王鑫辉; 郭线茹; 王高平; 李为争; 张利娟; 赵曼
    • 摘要: CYP家族基因是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酶基因,本研究拟明确桃蛀螟体内解毒酶基因CYP4G113的基本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其在桃蛀螟适应性进化中的功能。基于桃蛀螟转录组数据信息,克隆获得桃蛀螟CYP4G113的开放阅读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技术,测定CYP4G113在桃蛀螟各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利用RNAi(RNAinterference)技术研究该基因被干扰后对桃蛀螟生长发育的影响。获得了桃蛀螟CYP4G113全长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MT721971),其开放阅读框为1707 bp,编码56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约为64.59 kDa,理论等电点为8.54;q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桃蛀螟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1龄幼虫期表达量最高,卵和5龄幼虫中表达量最低;4龄幼虫不同组织中,唾液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该基因被干扰后,桃蛀螟幼虫在其适宜寄主植物-玉米上的存活率及化蛹率均显著下降。桃蛀螟CYP4G113在低龄幼虫中表达量相对较高且主要在唾液腺中表达,该基因被干扰后的幼虫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显示该基因在桃蛀螟寄主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基于RNAi的害虫控制提供新的靶标基因。
    • 聂俊辉; 王平; 张立新; 王通; 郭建军; 曾静; 袁林
    • 摘要: 为全面了解多粘类芽孢杆菌LY1的遗传背景,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全面解析LY1菌株的基因组序列,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比较不同菌株基因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获得LY1菌株的基因组基本特征、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等关键信息,从全基因组水平了解其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LY1 的基因组长度为5 765 474 bp,共有6 08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62个 tRNA 基因、42个rRNA 基因,GC含量约为45.23%;在GO功能注释中,在生物过程分类下代谢过程和细胞过程中的基因占比最多,分别占比40.77%和38.98%;在细胞组分分类下,分类到细胞和细胞组成中的基因占比最多,为35.18%;在分子功能分类下,分类到催化活性和结合中的基因占比最多,分别为40.34%和35.78%;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显示,菌株LY1与Paenibacillus polymyxa M1、Paenibacillus polymyxa OSY-DF、Paenibacillus polymyxa SC2、Paenibacillus polymyxa E681等菌株进化距离较近。
    • 王桢; 杨柳燕; 裴卫忠; 李心; 杨贞; 张永春
    • 摘要: FT(FLOWERING LOCUS T)及其同源基因作为三大开花途径整合子之一,被认为是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为了深入研究FT同源基因的功能以及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开花的分子机理,对已报道的3个西红花FT同源基因(CsatFT1、CsatFT2和CsatFT3)进行分离及分析。gDNA包含长度分别为835、1642和113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均具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cDNA包含长度分别为528、525和540 bp的ORF,分别编码175、174和17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atFT1、CsatFT2、CsatFT3分别和同为单子叶植物的水仙(Narcissus chinensis)NtFT、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LlFT和洋葱(Allium cepa)AcFT1表现出较近的遗传距离。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小球茎膨大阶段前期,CsatFT1、CsatFT2、CsatFT3在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侧根中次之,子球茎、主根中极低几乎检测不到;小球茎膨大阶段后期,CsatFT1、CsatFT2、CsatFT3都在子球茎中表达水平较高,在顶芽中几乎检测不到;室内储藏开花阶段,CsatFT1、CsatFT2、CsatFT3在柱头中表达水平最高,叶中次之,花瓣和花药中较低几乎检测不到。通过观测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表型发现,CsatFT1,CsatFT2和CsatFT3均具有促进植物提早开花的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