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237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4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108015篇;相关期刊530种,包括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七届国际中医风湿病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九届风湿病学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等;B淋巴细胞的相关文献由615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双全、加藤郁之进、李军等。
B淋巴细胞—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015篇
占比:98.98%
总计:109124篇
B淋巴细胞
-研究学者
- 张双全
- 加藤郁之进
- 李军
- 王军
- 王选年
- 孙国鹏
- 岳锋
- 张万方
- 张艳芳
- 朱艳平
- 李博文
- 李鹏
- 杨媛
- 王爱国
- D·R·安德逊
- J·E·里安纳
- M·E·列夫
- N·汉纳
- R·A·纽曼
- W·M·拉斯泰特
- 佐川裕章
- 出野美津子
- 张宏玲
- 徐以兵
- 沈传来
- 魏于全
- 黄晓军
- 刘艳荣
- 曹鹏
- 王亚哲
- 严勇朝
- 吴忠福
- 张敏
- 朱益林
- 毕涛·梁
- 陈思毅
- 丁艳
- 何维
- 凯文·T·查普曼
- 刘勇
- 崔莲仙
- 常艳
- 张奉春
- 朱平
- 杨树宝
- 汪晓华
- 王敏
- 王琳
- 郑胡镛
- 郭芳
-
-
曾靖雯;
赵子建;
刘傲璐;
王帅;
邢朝凤;
张宗猛;
唐敏怡;
彭月荣;
毕欣耘;
李芳红
-
-
摘要: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s)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狼疮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影响.方法 单次腹腔注射bm12小鼠淋巴细胞建立cGVH小鼠模型,造模当天分别给予90% ω-3 PUFAs和97%EPA灌胃治疗,持续14 d.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各免疫指标,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总IgG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GVH组明显下调Treg亚群,明显上调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亚群;与模型对照组相比,90% ω-3和97%EPA均明显上调Treg亚群,并明显下调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亚群;且97%EPA组小鼠血清中总IgG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在cGVH狼疮小鼠模型中,ω-3 PUFAs通过增加Treg细胞,减少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抑制IgG的分泌,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且其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ω-3 PUFAs含量相关.
-
-
刘亚;
贾超;
范秋玉;
万琦兵;
杨薇;
杨惠琴
-
-
摘要: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中CD7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究其下游P-JNK的表达,讨论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SLE病人48例为观察组,根据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于武汉市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8例为健康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免疫酶联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B淋巴细胞CD72及P-JNK含量表达,同时分析B淋巴细胞CD72表达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LE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量[(781±134)个比(277±65)个]、CD72下游的P-JNK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2.67±3.01)ng/L比(18.25±2.67)ng/L]、CD72阳性率[(58.7±9.9)%比(69.5±10.7)%]低于健康对照组,同时CD72阳性率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之间具有负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SLE病人外周的B淋巴细胞CD72阳性率较低,同时其与病人的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具有负性相关性,可能与CD72通过其P-JNK介导的病理过程相关,可辅助临床SLE的病情的诊断及评估。
-
-
杨培培;
昌丽莎;
朱静;
王科明
-
-
摘要: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细胞亚型在肿瘤的进展中发挥抗肿瘤或促肿瘤作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这些细胞可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发生活化成熟及产生效应,参与肿瘤的免疫应答。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是一类多效的调控因子,可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lncRNA可通过对细胞因子的调节参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同时参与相关免疫调节信号过程,调控机体的肿瘤免疫功能;lncRNA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之间的调节机制尚未清楚。差异表达的lncRNA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相关性可作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
-
蔚芳芳;
谷钰峰;
周瑾;
王静;
崔孝敏;
姚文杰
-
-
摘要:
目的分析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在Graves’病(GD)病人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GD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GD病人21例作为GD组,同期选取体检正常的健康人2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H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B细胞及其亚群PTEN的表达,并分析GD病人PTEN表达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等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CD19^(+)B细胞PTE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较,GD组CD19^(+)B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CD19^(+)B细胞、幼稚性B细胞(CD19^(+)IgD^(+)CD27^(-))、未类型转换的记忆B细胞(CD19^(+)IgD+CD27+)、类型转换的记忆B细胞(CD19^(+)IgD-CD27+)、总的记忆细胞(CD19^(+)CD27+)以及双阴性B细胞(CD19^(+)IgD^(-)CD27^(-))PTEN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36~-2.252,P<0.05)。GD组CD19^(+)B细胞PTEN mRNA表达较H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3,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TEN与TRAb呈正相关(r=0.490,P<0.05)。结论PTEN在GD病人外周血B细胞中高表达,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使磷脂酰肌醇3磷酸(PIP3)水解为磷脂酰肌醇2磷酸(PIP2)增加,可能通过磷脂酶A2途径在GD中发挥生理学效应。
-
-
李志彬;
程希;
邱伟
-
-
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等,发病机制复杂,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来源细胞参与其中。单细胞组学通过一系列测序技术实现高分辨检测单个细胞水平表达谱,以解析细胞异质性及其功能表型。本文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各类型细胞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
赵曼君;
邢莉民;
邵宗鸿(指导)
-
-
摘要:
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s等;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直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对机体内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物过程进行精确调控。作为机体内介导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细胞,B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也受到多种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在复杂的调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会导致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对B细胞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异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有望为众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
-
朱筱旌;
马静瑶;
吴润晖
-
-
摘要:
1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产生针对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同时,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受阻,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B淋巴细胞在上述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
-
-
蒋童;
郑仁东;
刘超
-
-
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引起全球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传统上认为,DN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等。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在DN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淋巴细胞与DN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通过产生促炎症因子损伤肾组织,且T细胞通过CD4和CD8亚群的不同机制参与DN的发生发展。这些发现有助于确定该疾病新的治疗靶点。
-
-
-
-
摘要:
Cell重磅:癌症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天然抗体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Tumor-reactive antibodies evolve from non-binding and autoreactive precursors”的研究论文,证实癌症患者的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专门针对肿瘤的天然抗体,为新的肿瘤免疫疗法铺平了道路。该实验室与Irit Sagi实验室合作研究了由以色列拉宾医学中心Ram Eitan教授提供的几十份卵巢癌样本,经过六年的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的天然抗体对肿瘤细胞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攻击,并精确结合到肿瘤分子上。研究人员对肿瘤内B细胞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识别出编码与肿瘤结合的抗体的不同基因片段。
-
-
陈雅雯;
蔡少丽
-
-
摘要:
文章综述并深入介绍了参与生发中心反应的相关因子和目前对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抗体和药物研究的进展,对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进行一定的理论总结,为了解生发中心B细胞的应答过程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联系,掌握相关细胞因子对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
-
Yang Lisha;
杨丽莎;
Fan Jianwei;
范剑薇;
Liang Zhiqing;
梁志清;
Tang Meiyuan;
唐美媛;
Wu Linling;
吴淋玲;
Zhang Bing;
张兵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HBV感染者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及免疫不全(非活动期)状态分为三组,进行证候虚实分类,检测其外周血淋巴和NK细胞亚群,并对上述各组虚实证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所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类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在免疫耐受状态组中实证与虚实夹杂证类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虚证类(P<0.05).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虚实夹杂证、对照组、虚证(P<0.05).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实证类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虚证类或对照组.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虚实各证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HBV感染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功能检测对于虚实证型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Yang Lisha;
杨丽莎;
Fan Jianwei;
范剑薇;
Liang Zhiqing;
梁志清;
Tang Meiyuan;
唐美媛;
Wu Linling;
吴淋玲;
Zhang Bing;
张兵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HBV感染者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及免疫不全(非活动期)状态分为三组,进行证候虚实分类,检测其外周血淋巴和NK细胞亚群,并对上述各组虚实证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所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类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在免疫耐受状态组中实证与虚实夹杂证类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虚证类(P<0.05).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虚实夹杂证、对照组、虚证(P<0.05).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实证类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虚证类或对照组.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虚实各证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HBV感染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功能检测对于虚实证型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Yang Lisha;
杨丽莎;
Fan Jianwei;
范剑薇;
Liang Zhiqing;
梁志清;
Tang Meiyuan;
唐美媛;
Wu Linling;
吴淋玲;
Zhang Bing;
张兵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HBV感染者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及免疫不全(非活动期)状态分为三组,进行证候虚实分类,检测其外周血淋巴和NK细胞亚群,并对上述各组虚实证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所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类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在免疫耐受状态组中实证与虚实夹杂证类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虚证类(P<0.05).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虚实夹杂证、对照组、虚证(P<0.05).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实证类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虚证类或对照组.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虚实各证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HBV感染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功能检测对于虚实证型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Yang Lisha;
杨丽莎;
Fan Jianwei;
范剑薇;
Liang Zhiqing;
梁志清;
Tang Meiyuan;
唐美媛;
Wu Linling;
吴淋玲;
Zhang Bing;
张兵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HBV感染者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及免疫不全(非活动期)状态分为三组,进行证候虚实分类,检测其外周血淋巴和NK细胞亚群,并对上述各组虚实证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所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类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在免疫耐受状态组中实证与虚实夹杂证类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虚证类(P<0.05).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虚实夹杂证、对照组、虚证(P<0.05).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实证类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虚证类或对照组.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虚实各证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HBV感染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功能检测对于虚实证型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Yang Lisha;
杨丽莎;
Fan Jianwei;
范剑薇;
Liang Zhiqing;
梁志清;
Tang Meiyuan;
唐美媛;
Wu Linling;
吴淋玲;
Zhang Bing;
张兵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HBV感染者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及免疫不全(非活动期)状态分为三组,进行证候虚实分类,检测其外周血淋巴和NK细胞亚群,并对上述各组虚实证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所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类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在免疫耐受状态组中实证与虚实夹杂证类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虚证类(P<0.05).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虚实夹杂证、对照组、虚证(P<0.05).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实证类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虚证类或对照组.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虚实各证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HBV感染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功能检测对于虚实证型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Yang Lisha;
杨丽莎;
Fan Jianwei;
范剑薇;
Liang Zhiqing;
梁志清;
Tang Meiyuan;
唐美媛;
Wu Linling;
吴淋玲;
Zhang Bing;
张兵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HBV感染者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及免疫不全(非活动期)状态分为三组,进行证候虚实分类,检测其外周血淋巴和NK细胞亚群,并对上述各组虚实证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所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类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在免疫耐受状态组中实证与虚实夹杂证类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虚证类(P<0.05).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虚实夹杂证、对照组、虚证(P<0.05).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实证类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虚证类或对照组.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虚实各证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HBV感染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功能检测对于虚实证型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Yang Lisha;
杨丽莎;
Fan Jianwei;
范剑薇;
Liang Zhiqing;
梁志清;
Tang Meiyuan;
唐美媛;
Wu Linling;
吴淋玲;
Zhang Bing;
张兵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HBV感染者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及免疫不全(非活动期)状态分为三组,进行证候虚实分类,检测其外周血淋巴和NK细胞亚群,并对上述各组虚实证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所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类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在免疫耐受状态组中实证与虚实夹杂证类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虚证类(P<0.05).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CD8+T细胞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实证、虚实夹杂证、对照组、虚证(P<0.05).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组中,实证类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虚证类或对照组.在免疫清除状态组中虚实各证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HBV感染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功能检测对于虚实证型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吴丽丽;
周蓓;
陈豪
- 《第二届壮瑶药协同创新高端学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在机体衰老的进程中,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涉及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相关免疫因子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就目前常用衰老动物模型在免疫系统的变化做一综述,以期有助于阐明免疫系统在机体衰老进程中渐进性变化.
-
-
吴丽丽;
周蓓;
陈豪
- 《第二届壮瑶药协同创新高端学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在机体衰老的进程中,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涉及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相关免疫因子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就目前常用衰老动物模型在免疫系统的变化做一综述,以期有助于阐明免疫系统在机体衰老进程中渐进性变化.
-
-
吴丽丽;
周蓓;
陈豪
- 《第二届壮瑶药协同创新高端学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在机体衰老的进程中,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涉及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相关免疫因子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就目前常用衰老动物模型在免疫系统的变化做一综述,以期有助于阐明免疫系统在机体衰老进程中渐进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