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神经胶质细胞

小神经胶质细胞

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31199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等;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关文献由121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焱林、王鲁宁、于腾波等。

小神经胶质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7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1199 占比:99.86%

总计:231518篇

小神经胶质细胞—发文趋势图

小神经胶质细胞

-研究学者

  • 王焱林
  • 王鲁宁
  • 于腾波
  • 张敏
  • 彭勉
  • 李琦军
  • 聂永慧
  • 谢俊霞
  • 于泳浩
  • 刘建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文秀; 黄浩
    • 摘要: 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内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引起短暂的大脑功能紊乱综合征[1]。目前全球有超7000万癫痫患者,合并精神障碍在癫痫患者中非常普遍,发生率高达50%以上,其中合并抑郁症最常见,抑郁症比癫痫本身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鉴于一些抗癫痫药物可能会加重抑郁症状,现有某些抗抑郁药物也可能增加癫痫发作,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对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郭蜜; 向建琴; 张健; 李忠正; 邱继文; 崔银洁
    •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的各组细胞NLRP3蛋白含量,确定LPS联合ATP激活小胶质细胞最佳模型并筛选CGRP最佳作用浓度。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CGRP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细胞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BV2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最佳模型的制备方法为先加入100μg/L的LPS作用12 h,再加入5 mmol/L的ATP继续作用45 min;CGRP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最佳浓度为10μg/L。模型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IL-1β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GRP组细胞上述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F=7.261~151.232,P<0.05)。结论 CGRP可能通过抑制BV2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发挥抗炎神经保护作用。
    • 李志彬; 程希; 邱伟
    • 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等,发病机制复杂,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来源细胞参与其中。单细胞组学通过一系列测序技术实现高分辨检测单个细胞水平表达谱,以解析细胞异质性及其功能表型。本文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各类型细胞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陈枝挺; 赵振华; 蔡国恩; 李元霄; 林汉斌; 刘昌云; 叶钦勇
    • 摘要: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和血红蛋白(Hb)影响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的细胞存活率、极化及炎症反应。方法采用BV2细胞构建OGDR细胞模型。OGDR同时加入Hb和(或)Hp进行干预,分为OGDR组(OGDR损伤)、5、10、15、20μmol/L Hb组(OGDR损伤+5、10、15μmol/L Hb)、HP组(OGDR损伤+4μmol/L HP)、Hb+HP组(OGDR损伤+15μmol/L Hb+4μmol/L Hp)和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极化特异性标记几丁质酶样蛋白(CHIL)3、CD206、精氨酸酶(Arg)-1、一氧化氮合酶(iNOS)、CD163、CD11b和CD32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蛋白表达。结果常规培养条件下,BV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Hb、Hp及Hb+Hp进行干预,各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GDR干预BV2细胞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Hb和(或)4μmol/L Hp进行干预,与OGDR组相比,15、20μmol/L Hb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OGDR组、15μmol/L Hb组和Hb+Hp组蛋白CHIL3、Arg-1、CD163和CD11b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206、iNOS和CD32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OGDR组15μmol/L Hb组对比,Hb+Hp组GPX4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Hp和Hb加重了OGDR的BV2细胞的细胞损伤,并促进其向促炎方向激活。
    • 王琳; 李作孝
    •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MG)极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EAE模型组及BAI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建立EAE模型。BAI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BAI 75、150、300 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及EAE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观察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脊髓组织炎性脱髓鞘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小鼠脊髓组织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阳性MG中M1型MG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型MG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情况及分歧指数(RI)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iNOS、Arg1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未见发病,其余各组均不同程度发病。与EAE模型组比较,BAI各剂量组小鼠发病潜伏期及达高峰期时间延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均P<0.05),脊髓组织脱髓鞘程度减轻(均P<0.05),Iba-1阳性MG中iNOS表达降低,Arg1表达升高,RI值减小(均P<0.05),MG的形态倾向于M2型极化,脊髓组织中iNOS、TNF-αmRNA表达降低,Arg1、IL-10 mRNA表达升高(均P<0.05),且BAI剂量越大,变化越明显。结论BAI对EAE小鼠发病具有防治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纠正M1/M2型MG失衡及调节炎性因子TNF-α、IL-10表达有关。
    • 刘环环; 李瑞青; 苏凯奇; 袁洁; 李琪; 冯晓东
    • 摘要: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肠道微生物群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是肠-脑沟通的关键递质,对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主要综述了短链脂肪酸对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其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以期为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等提供参考。
    • 张霞婧; 井紫薇; 朱芳芸; 小辉; 邵勇平; 郑凌
    • 摘要: 目的:评价大麻素受体2(CB 2受体)通过抗氧化应激机制在谷氨酸对共培养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的N9小胶质细胞和HT22神经元分为四组(n=24):对照组(Con组)、谷氨酸组(Glu组)、CB 2受体激动剂AM1241+谷氨酸组(AM1241+Glu组)和AM1241+CB 2受体拮抗剂AM630+谷氨酸组(AM1241+AM630+Glu组)。Con组正常培养24 h;Glu组用含10 mmol/L谷氨酸的培养基孵育24 h;AM1241+Glu组用含2μmol/L AM1241和10 mmol/L谷氨酸的培养基孵育24 h;AM1241+AM630+Glu组含2μmol/L AM1241、6μmol/L AM630及10 mmol/L谷氨酸的培养基孵育24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Con组比较,Glu组和AM1241+AM630+Glu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降低,LDH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均P<0.05),AM1241+Glu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降低,LDH含量升高(均P<0.05);与Glu组比较,AM1241+Glu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升高,LDH活性和MDA含量降低(均P<0.05);与AM1241+Glu组比较,AM1241+AM630+Glu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降低,LDH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均P<0.05)。结论:CB 2受体激活减轻谷氨酸诱发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 刘文洁; 刘志林; 王明山; 陈怀龙; 张高峰; 董瑞
    • 摘要: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一般是指外部机械性暴力或投射物导致的创伤性结构损伤和脑功能障碍[1]。TBI后首先引起脑实质受损、脑出血和轴突剪切,诱发炎症、氧化应激、代谢紊乱和中枢神经细胞死亡,最终造成神经损伤、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血脑屏障损伤以及周围脑肿胀[2]。炎性反应在TBI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对于改善TBI后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小胶质细胞是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常驻免疫细胞。
    • 徐凤凤; 徐达; 朱含笑; 容宁; 李云
    • 摘要: 目的 检测癫痫共病抑郁大鼠各脑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情况。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组、抑郁组、癫痫共病抑郁组(共病组),每组5只。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法建立癫痫共病抑郁大鼠模型,采用慢性不可预见中等应激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NOS和Arg-1表达,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和癫痫组比较,共病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率、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癫痫组、抑郁组比较,共病组大鼠额前皮质、海马、杏仁核iNOS表达和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Arg-1表达明显减少(P<0.05)。共病组海马iNOS表达(0.480±0.028 vs 0.447±0.024,0.394±0.005)和TUNEL阳性细胞数(61.6±2.0 vs 46.0±1.5,30.0±1.5)明显高于额前皮质和杏仁核(P<0.05)。结论 癫痫共病抑郁大鼠海马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凋亡神经元较额前皮质及杏仁核明显增多,可能在癫痫共病抑郁发病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 解晓曼; 胡子凡; 杨妍卿; 陈文芳
    •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淫羊藿素(ICT)合用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IGF-1+LPS组、ICT+LPS组和IGF-1+ICT+LPS组。其中LPS组细胞加入LPS(1 mg/L)作用6 h;后3组细胞先加入IGF-1(12.5μg/L)或(和)ICT(10μmol/L)预保护1 h,再加入LPS(1 mg/L)共同作用6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COX-2和iNOS mRNA表达明显上调(F=20.77、39.85,P<0.05);IGF-1和ICT预处理均可显著下调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COX-2和iNOS mRNA的表达,且IGF-1和ICT联合用药的下调作用比单独应用两种药物更显著(F=54.84~241.68,P<0.05)。结论IGF-1和ICT均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且二者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更有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