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富集分离

富集分离

富集分离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38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31618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六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等;富集分离的相关文献由1027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恒毅、何杰、江鸿翔等。

富集分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1618 占比:99.95%

总计:231730篇

富集分离—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林永; 蒋训雄; 谭世春; 汪胜东; 张登高; 陈旭波; 王明艳
    • 摘要: 研究了新型中重稀土资源,即海底沉积物中稀土分离富集新工艺。根据沉积物中稀土矿物相与脉石矿物相之间的表面物理性质差异以及不同矿物相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差异,研究了两段分离富集的新工艺流程。首先利用选矿方法将大部分脉石与稀土矿物进行初步分离,获得预富集了稀土的精矿,然后对稀土精矿进行二次化学富集,将杂质元素进一步去除,从而获得高品位的稀土中间产品。通过两次分离富集后,海底沉积物中约99%的杂质元素可被分离,稀土在中间产品中的品位可达6.41%,与原矿相比,稀土富集倍数达67倍,有利后续单个稀土的分离,同时中间产物酸耗可降低到原矿的1/12。
    • 沈素雅; 黄建钊; 李小怀
    • 摘要: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部位脱落至循环系统的极少量的肿瘤细胞,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从血液样本中分离出CTC并对其进行后续分析,对了解细胞水平的肿瘤转移和疾病临床管理都至关重要。由于CTC在血液中含量极少,难以被富集,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富集分离技术的不断进步,CTC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对疾病进行预后评估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CTC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该类技术的临床应用并讨论其优缺点、未来展望和技术难题,力求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王珏; 赵巍
    • 摘要: 铼作为一种稀有难熔金属,在自然界中一般与钼、铜等金属矿物相伴而生。铼具有高熔点、高强度、良好的塑形和机械稳定性,并且由于铼添加会产生“铼效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用单晶高温合金中。此外,金属铼储量稀少、加工获取困难,导致其价格昂贵,各国都视其为战略元素。而当前高温合金行业是铼最大的消费领域,约占铼总消费量的80%,并且随着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消费市场对铼资源的需求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导致铼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缓解日益增长的铼资源紧张局面,当前已逐步发展出了多样化富集分离手段和使用替代元素、低铼以及铼回收利用等新兴技术使金属铼获得更为充分的应用。
    • 刘维燥; 何民宇; 刘清才; 张强
    • 摘要: 含钛高炉渣和绿矾是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经选矿后冶炼生铁和二氧化钛工艺中排出的两种主要固体废弃物,上述两种固废的共同处置对钛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含钛高炉渣和绿矾为原料,提出了一种富集金红石的新工艺。含钛高炉渣和绿矾经过共焙烧,其中绿矾热分解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铁,进而二氧化硫和含钛高炉渣中的钙钛矿及含钛辉石发生硫酸化反应,钙镁组分转化为硫酸盐,而钛组分被富集为金红石。系统地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含钛高炉渣富集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Na_(2)SO_(4)可以显著提高Ti的富集效率。在绿矾与含钛高炉渣质量比为2、硫酸钠添加量为10%、焙烧温度为650°C、保温时间4 h的最优条件下,含钛高炉渣中钛的转化率达98%,富集后金红石含量约为8.6%,后续可通过浮选进一步富集。Na_(2)SO_(4)的加入促进了熔融Na_(3)Fe(SO_(4))_(3)的形成,熔融物能够渗透含钛高炉渣内部进行硫酸化反应,气液固相反应加速了钛的富集过程。
    • 申聪聪; 吴呈珂; 陈粤华; 王建秀; 阳明辉; 仉华
    • 摘要: 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癌症转移的重要媒介,可提供完整的细胞生物学信息,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液体活检靶标之一.然而,全血中CTC具有含量极低、基质环境复杂、自身异质性强等特点,因此,开发高效的富集分离及检测方法是实现CTC精准分析的关键.目前已报道的CTC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CTC的物理或生化特性,将传统的密度梯度离心、超微膜过滤、免疫磁分离结合新型的微流控、双向电泳-场分离等技术,再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光声成像、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电化学法等方法,实现CTC的精准分析.本文对近年来CTC的富集分离技术、检测方法、临床检测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完善CTC的富集分离、精准计数及分子表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曹亚男; 李佳银; 罗玲丽; 李跑; 刘霞
    • 摘要: 以羧基化的Fe3O4纳米粒子为载体,6-苄氨基腺嘌呤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优化其制备条件和富集分离6-苄氨基腺嘌呤的条件.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3:1,羧基化Fe3O4纳米粒子的添加量为0.25 g,洗脱液甲醇-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9:1时,所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吸附性能最佳,其吸附容量和特异性均优于相同条件下基于单功能单体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应用所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12 mg,对4 mL 20μg/mL的6-苄氨基腺嘌呤进行静置吸附,其吸附效率可达94.10%.该研究为蔬菜中残留的6-苄氨基腺嘌呤的高效富集分离,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 刘军委; 张璇; 鲍艺萱; 徐鉴昳; 邱吉国; 何健
    • 摘要: [目的]分离并鉴定能够降解除草剂丁草胺的厌氧微生物菌株,研究其厌氧降解丁草胺的特性和代谢途径,为深入研究丁草胺厌氧降解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丁草胺为碳源作为选择压力从水稻田土壤中富集驯化丁草胺降解菌,利用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菌株培养特征对降解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利用液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LC-TOF-MS)检测菌株降解丁草胺的代谢产物.[结果]筛选到一株降解丁草胺的厌氧细菌,命名为BAD-20,初步鉴定为嗜蛋白质菌属(Proteiniphilum),菌株BAD-20降解丁草胺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35°C、pH 7.5-8.0和0-0.5%NaCl,在有氧条件下该菌不能降解丁草胺.最适条件下,菌株BAD-20在10 d降解90%的20 mg/L 丁草胺.菌株BAD-20还能降解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降解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对这些氯乙酰胺除草剂的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鉴定到2个丁草胺降解代谢产物,分别是N-(2,6-二乙基苯基)-N-(丁氧甲基)乙酰胺(DEPBMA)和N-(2,6-二乙基苯基)乙酰胺(DEPA),表明菌株BAD-20降解丁草胺的起始步骤为脱氯,随后脱去N-丁氧甲基.[结论]本研究富集分离到一株降解丁草胺的厌氧细菌嗜蛋白质菌属(Proteiniphilum)BAD-20,为深入研究丁草胺厌氧降解机制及研发含丁草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 黄昭; 李跑; 曹亚男; 李佳银; 刘霞
    • 摘要: 以氨基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Fe3O4@NH2 NPs)为载体、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为模板分子、多巴胺(dopamine,DA)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通过优化制备条件获得特异性识别NOR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nanoparticles,MMIPs NPs).结果表明,当溶剂乙醇-水体积比为1:1,Fe3O4@NH2 NPs、NOR、DA添加量分别为500、15、134 mg,洗脱液乙醇-乙酸溶液体积比为97:3时,制备的MMIPs NPs对NOR的吸附效率最高.当4 mg MMIPs NPs吸附1 mL 0.02 mg/mL的NOR 60 min时,其吸附效率为94.61%,相对标准偏差为0.79%,是磁性非分子印迹纳米粒子(magnetic non-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 nanoparticles,MNIPs NPs)的2.18倍.当15 mg MMIPs NPs吸附1 mL 0.1 mg/mL NOR 60 min时,其吸附效率可达到99.17%,相对标准偏差为1.03%.
    • 齐鑫
    • 摘要: 自然地质中金的含量较低且分布极不均匀,这就给金的测定增加了难度.运用金富集分离方法,可以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地质样品中金含量测定的精确性.在开展金富集分离前,需要对地质样品进行预加工和分解处理,运用火试金法、吸附法、溶剂萃取分离法等方法,达到金富集分离的目的.再运用滴定法、光度法、发射光谱法等方法进行金的测定.地质样品中金的测定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综合比较考虑,完成地质样品中金含量的精确测定.
    • 吴小东; 石金伟; 魏小平
    • 摘要: 将所制备的磁性Fe3O4颗粒先后分别在乙醇和水介质中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10%(体积分数)戊二醛溶液反应使Fe3 O4颗粒的表面形成醛基功能化,最后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与8-羟基喹啉(Ox)反应,生成了8-羟基喹啉功能化的磁性Fe3 O4颗粒.试验表明经Ox修饰的Fe3 O4颗粒对Pb2+有很强的络合作用,据此将其作为痕量铅的富集试剂应用于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铅含量.取水样50.0 mL,加入Fe3 O4/Ox颗粒在pH 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悬浮液1.5 mL,充分搅拌20 min后,用磁铁在反应烧杯底部吸着磁性颗粒使与水溶液分离.于磁性颗粒中加入1 mol?L-1盐酸溶液1 mL,将其表面吸着的Pb2+溶解,用水将溶液稀释至5.0 mL.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进行阴极电沉积50 s,然后进行阳极溶出伏安测定.用铅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Pb2+的质量浓度在0.50 mg?L-1以内与所测得的对应氧化电流导数值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7μ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6个环境水样,测定值与已知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8%~3.5%.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1.0%~138%.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